首页 孤怼了国公就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常怀之算了下脚程:“入夜到不了,大约半夜能到。”

“半夜就半夜吧。明日起程晚一些。”反正他们是去接人的,不急。抒摇如果先到了,就让他们在青罗江等上一等,又碍不了什么事。何必辛苦他大乾的人马。

常怀之道:“明白了。”随后就去休整队伍。

不过是两柱香的时间,他们就到了那个茶馆。茶馆建在半道,就是为了给过往客人喝水用的,地方小,比较简陋。里头寥寥几张桌椅已被人坐了去,温仪勒令队伍停下来不要前进,只扎驻在不远处,差人走至茶馆,买了几壶水来分与侍卫们喝。稍事休息后,就各自牵着马去喂草不提。

常怀之将水壶递给温仪,便也走了。

温仪问元霄:“喝吗?”

元霄摇摇头。他们的马车里有些许水,他先前喝过了,不渴。

温仪见他不喝,便自己饮了几口,剩下的灌入水袋。出行能简则简,他们只带了些许清水,本就想着一路沿着驿站过去再进行补给的。他原本正在整理行囊,忽然见坐在身边的元霄站了起来朝茶馆走过去。温仪没有吭声,只一个眼神,常怀之便跟了上去。

元霄突然动作,是因为他忽然看见那边的树下躺了几个人,衣衫褴褛,有老有小,在这里显得格外瞩目。他不是没有见过乞丐,就算是天福盛世,乞丐也是少不了的,永远不会没有。但这个数量集中在这里,就有些怪。

常怀之虽然没有说话,却一直不远不近跟着元霄。他们出行,并没有很招摇,最多打扮地像是走商头头和仆役,常怀之不担心有人想劫财。但是太子的安危总得顾一下。

想这的当口,元霄已经走到了那一处。

温仪虽没起身,却默默在观察,依他判断,这些估计不是一般乞丐,大约是哪个地方的贫民,一路往东迁徙过来,正好逢到此地落脚。

果然,元霄与他们交谈了一会后,便回来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们说是从肃岭来。那里发生了流石流,村子塌了。本想去县城,县官竟然驱赶,就一路往这里来。”本来就穷,路上只能省吃俭用,想去找人主持公道。

温仪听到肃岭二字,脸色便微微一变。淡淡道:“那里山多,山贼也多。山下住户的日子向来不好过。若果真有泥石流,县官知而不报可要担大责任。”

元霄道:“你知道肃岭?”

温仪不欲多谈:“略有耳闻。”就想着转移话题,“你可有问那里的县官叫什么名字。”

元霄道:“问了,叫薛琴,豫州人。”

温仪便招了人过来,要了纸笔,将肃岭一事连同县官名字一道记下,递给常怀之说:“你想个法子,把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平都陛下手中。”

元霄看着温仪的举动,想了想:“你是怕驿站的人明着应你,暗中推托?”原本是可以今晚到了驿站后,再令那边的人送的。

这个道理他竟然也懂?温仪略微有些诧异,但转念想到,太子懂有什么稀奇呢,难道被他近几日的无辜表象所骗,就忘记这人刚至大乾时是如何不动声色就捅了户部一刀的。温仪给元霄解释:“天灾发生了,不论为时晚不晚,总要第一时间去处理,以免问题扩大。至于驿站,你说的不错。我不信任他们,且令常怀之安排,能早一时是一时。”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