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举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人读书人哪里看得上我们这乡野家的姑娘。”

“嗨哟,咱乡野人家的女儿能干吃得苦,可比县城里的娇小姐好的多。”

牛车上的妇人叽叽咕咕谈论,有女儿的更是颇为兴奋,其实张釉还没有考上童生以前就有不少村民瞧张家条件说过亲,张釉用要考取功名逃过去了,后来考上童生以后说亲的更多了,可张釉一直模拟两可,惹得不少姑娘心里七上八下的,现下发了财又如此高调,恐怕说亲的都要踏破门槛了。

杨晔却是不甚在意,他从来就没有拿张釉当过对手,也没工夫理会别人的闲事。

夜里,杨晔照旧练习了几页纸的字,如今每晚上阿喜都会从旁监督,他是一天都没敢懈怠过,年头翻过去,院试的时间也不远了,院试有正试和复试两场,试贴诗并且默写《圣谕广训》其中的一些内容,原身有过院试经验,这些倒是也背得滚瓜烂熟了,他只要在考前一两月温习即可。

练完字又读了几页《孟子》,他才收拾了学具,阿喜以为他要休息了,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帮他整理,杨晔却道:“明日我要去找木工师傅给我们的糕点铺子做个招牌,另外,还让给做些模具,用来做糕点。”

“那要些什么样的模具?”

杨晔抽出一张纸,在上头画了五片花瓣的花,又画了简单的蝴蝶。

阿喜长眉微动:“这、这些模具一般的糕点铺子都有。”

“既要些一般的,也要想些不一般的。”

“可、可以画翠竹的图案印在糕点上,也能题些寓意好的字。”

杨晔了然一笑,提笔便在纸叶上落下个喜字,阿喜脸微红:“我、我不是说这个。”

“我觉着很合适,和我们的店铺名字也搭配得当,到时候再写些福字。”

“那、那可得麻烦木匠师傅了,又要花上不少钱。”

“前期重要投银子进去,咱们的糕点做的精致,价格也高,回本会快些。”

翌日,杨晔上工把夜里画的一整页图纸带去了县城,趁着午饭的时间找了县城里最有名的木匠师傅做招牌和模具,做的东西多,师傅又有名气在,杨晔足足花了小一两银子才说定,好在师傅提供木料,不然可真是要请不起。

另外,上次遭了王达的白眼,倒是给他提了个醒,糕点做的精致漂亮不行,包装也得跟上,就好比一品香的包装,但凡是瞧见了其包装都知道是一品香的糕点,这无疑也是一种宣传渠道。

他进购了一批油纸,从糕点铺子的名字入手,雕刻了一枚印章,挨着用红砂印在包装上,既大气又美观,还能起到宣传,一举三得,花钱值当。

三月十六,木工师傅就把做好的模具和招牌送了过来,平整的梨木上雕刻着福禧斋三个字,祈愿日子平和顺遂,幸福吉祥,当然,即使他不说,家里人也知道这铺子的名字和阿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