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陛下欠我半座皇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说话的人是户部尚书崔清河,田拙被他绵里藏针刺了一下,笑着说:“崔大人钟鸣鼎食,却比谢大人聪敏些。”

谢翰林又拍了一下桌子,提醒田拙慎言。

其他人眼观鼻鼻观心,懒得听他们俩撕。

崔清河继续道:“季小郎君是个有大气魄的。”

“唐安也不错。”田拙道。

“只是季小郎君年纪太小,是得挫挫他的锐气,让他沉淀下去,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免得恃才傲物,胆大包天。”崔清河翻着卷子,低着眉,似乎随口一言道。

“崔大人言之有理啊,唐安年纪也太小了,”田拙附和着,“我也痴长崔大人一两岁……”

“唉……”崔清河叹了口气,长而密的睫毛眨了眨,给脸上打下一片小小的阴影。他放下手头的卷子,捧着脸道:“田大人怎么就不人如其名呢?”

田拙不理他了。

他又叹了口幽长的气。

田拙只好道:“崔大人倒是人如其名。”

崔大人迅速笑了一下,又拿起卷子。

田拙转过去背对他,也阅起卷子。

次日一早,田拙与其他几位读卷官理出了十几份一等卷子,季玦与唐安皆在此列——头甲三名就将在这十几人中产生。

文无第一,各位大人各有偏好,谁也说服不了谁。

田拙抽出季玦与唐安的卷子,显得独断独行。

他还是那副笑模样,道:“这两份卷子好似呼声最多,我就在这儿把他们定了,诸位大人有什么意见吗?”

崔清河摇摇头。

其余人也摇摇头。

翰林院掌管学士赵慈又抽出了一份卷子,道:“此篇亦为佳作。”

田拙定睛细看一遍,笑道:“确实不错,文不加点,言之有物,典也用的好。”

“方朗?”他问道,“这位可是卢大儒的门生?”

“关门弟子。”有人接了一句。

田拙点点头,把这份卷子和季玦唐安的放在一起。

凡事要慢慢来,他想。

不出意外的话,这三位就是今科的一甲进士了。

第19章

田拙、崔清河、赵慈三人于文华殿觐见,将三份卷子奉于皇帝案前。

皇帝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

翻到季玦那一张的时候,他微微坐直身子。

“季小郎君这篇不错。”他说。

田拙扬起嘴角。

也不知道那些说季小郎君策论不好的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