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靠美颜稳住天下(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靠美颜稳住天下(穿越)——望三山(3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等众位官员全都落座以后,掌教开了口,他的第一句话就惊得满屋臣子心中骤停,下官要给各位大人讲一讲先帝时的牛高之争。

牛高之争,是先帝在世时的一场党乱之争,以朝中重臣牛大人一派为首,与另一派以高大人为首的党羽腥风血雨的政斗。

先帝喜佛,性格说的好听点是仁善好听谏言,说的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那时牛高之争祸乱朝政,先帝也只是各打三十大板,让他们各自收敛一些。牛高二党见先帝手段如此软弱,便更加嚣张地同对方争夺起了朝廷地位和权力,他们仗着的正是法不责众四个字。

直到如今的圣上出生后,先帝才打算硬起来为自己的幼子清除党乱,那场祸害朝政八九年的牛高之争的党羽,这才相继落马。

这一件事,也成为人人不敢提起的事,成了不可言说的禁言。

而现在,国子学的掌教就当着众位朝廷命官和圣上的面,直接说起了这事。

政治敏锐度高的官员已经察觉出了不寻常,离圣上越近的人,越是挺直了身体紧绷着听着掌教说出的每一字。

结党营私,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弊端,掌教高声道,先帝在时的牛高之争只是其一,而这牛高之争,便是两派以朝中重臣为首的争端。这场争端的战场不止在京城,也是在地方

已经有人头上泌出了细汗,微微低着头,不敢接着再听。

这时,圣上的声音就从身后传了出来,不咸不淡道:给朕抬起头,认认真真的听。

于是臣子们被迫抬起了头,不敢错过一瞬。而随着越听,他们心就是越沉。

掌教已经说到了两派地方官员因为党争而互相诬陷厮杀的事,这些事迹被血淋淋的揭露出来,每一句话都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圣上就坐在最后,无数人的背影就会被圣上看尽眼底,有的官员余光一瞥,就看到守卫在讲堂外侧的腰配大刀的侍卫们,瞬时之间,后背就被汗水浸湿了。

终于,不知道过了多久,这场艰难的党羽之争总算是讲完了。掌教从前头走下来到圣上身边的时候,坐在前头的官员们大半部分都齐齐松了一口气。他们头脑得到了半分的轻松,开始细想圣上为何今日带他们来国子学,而又带他们来听这一趟话的目的了。

掌教恭敬道:圣上,臣已经讲完了。

顾元白端坐在雕花木倚之上,闻言微微颔首,手指敲着扶手,表情看不出喜怒,道:那就重头再讲一遍。

掌教额角有汗珠滑落,他不敢有片刻耽误,大步又朝着前方走去。

这一遍又一遍的,整个屋中的气氛极度紧绷,顾元白放眼望去,肉眼可见的,一些人已经坐立不安了。

田福生给顾元白送上了茶,顾元白慢慢喝着,心底中原本的怒火已经沉了下去。

以高官为首的党派,和以学派、地方出身为首的党派,有什么区别?

全是想占有顾元白的土地、权利和资源,用顾元白的东西去收拢顾元白的官员,彻彻底底的慷他人之慨。

但皇帝之慨,哪有这么好慷的?

顾元白解了渴就将茶杯放下,他对着站在后门处笔挺的薛远勾勾手,薛远唇角勾起笑,走了过去,低声道:圣上有何吩咐?

心口砰砰,这真的是君臣之心?

薛远余光偷瞥着顾元白,想看见他笑,不想看到他如此气愤。气坏了怎么办?这大概真的就是忠君之心了。

顾元白道:你去将太傅李保请来,他当年亲身经历过牛高之争,讲起来总是要比掌教有所感慨。

薛远站起身,阴影打下一片,干净利落地应了一声是,转身就大步朝外走去。

顾元白被阴影遮了一下眼,下意识朝着薛远背后看了一眼,这乍一看,他竟然发现薛远好像又长高了些。

顾元白皱眉问:薛九遥今年年岁几何?

田福生想了想,不确定道:应当已有二十有四了。

二十四岁还能长个子?顾元白看着前头各个精神紧绷的官员,漫不经心地想,那朕才二十一,怎么没见长?

前头的官员们祈祷着希望掌教能说的快些。等这一遍终于说完了,掌教还不敢下去,圣上身边的小太监过来道:掌教大人,快请下吧。您今日辛苦了,外头炎热,您可先回去歇息一番。

众人见掌教走了下来,俱都以为这已经结束了,心头陡然一松,面上都露出了放松的神情。但身后的圣上没人说话,也就没人敢出声乱动。

长达一刻钟有余的寂静后,门旁又响起了脚步声。众人抬头一看,就见名满天下的大儒李保拄着拐杖走了进来,一步一步挪到了前头,见到底下众位官员紧盯的目光后,深吸一口气,铿锵有力地道:今日老夫就在这,给众位大人讲一讲先帝当年祸乱朝政的牛高党乱之争!

众位臣子头晕目眩,心脏又猛得提了起来。这一松一紧,吓得人简直两股战战。

外头的日头虽大但是不烈,屋里的人却像是七月盛夏一样,热得都要喘不过来气。

等李保讲完被人送出去后,这会再也没有人敢放松了。

顾元白等了一会,才悠悠问道:诸位大人可有何想法?

不敢动,不敢有。

六部尚书和各府重臣拿着余光看着彼此,枢密使赵大人眼观鼻鼻观心,政事堂的参知政事也是如此,此两府可没有什么结党营私的烂事。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站了出来,道:党羽之乱只会祸乱朝纲,一旦发现必须严惩不贷!

刑部尚书说的对,圣上道,那这严惩,应该又如何严惩呢?

刑部尚书道:视其程度,分级追究。

顾元白颔首,声音温和了起来,刑部尚书说得对,朕也是这么想的。

各位大臣听出了圣上语气中的缓和,紧绷的精神微松。

刑部尚书却不敢胡思乱想,他直觉圣上的话还没说话,而这话,必定就是今个儿这一出的主要内容。

果然,圣上语气不变,又问道:那若是党派中的地方高官动用手中私权,铲除了另一党派罪不至死的官员,在其空缺上安插自己党派的人,这该当何罪?

刑部尚书压力陡然一大,他慎之又慎,思之又思,当以徇私枉法、结党营私、德行不佳以做处罚。

圣上没说好与不好,只是转而叫道:吏部尚书,你说该如何?

众人不明白圣上为何突然叫起吏部尚书,转头朝吏部尚书一看,吏部尚书也满头雾水,但还是恭恭敬敬地道:臣认为刑部尚书说的对。

圣上亲手把持朝政到如今也有一年半的功夫了,大家伙也研究出来了一个细节。圣上要是心情好,那就是唤臣子为某卿某卿,若是心情不好,或者哪个官员犯了他的忌讳,那就是会口气淡淡的叫全了官职,就如同此时叫吏部尚书一样。

朕也认为刑部尚书说的对,顾元白笑了起来,如今正好也发生了一件朕所说的事,既然吏部尚书认为理应如此,那便去同大理寺一同处理好吧。

吏部尚书不负责处理这些,他眼睛一跳,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觉:是。

顾元白终于起身,在宫侍的陪侍下往外走去,刚走了两步才想起来,转过头道:吏部尚书,此案中的官员涉及到的派别,正是双成学派了。

朝中是双成学派中的人猛然惊醒。

圣上笑了一下,然后声音骤冷:朕希望你不要也犯了徇私枉法的错。

朝廷重官,应以国以民为重,顾元白的目光在众位臣子的身上一一扫视,道:朕也望众卿应知,今日你们所听的三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