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崽保育堂[重生](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幼崽保育堂[重生](下)——歪脖铁树(32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种人怎么敢带进宫里,就得关起来,不能叫他见人!

诸位将士忍不住小声说,隔壁的茶水、点心香味飘过来,叫饥肠辘辘的他们心情更加糟糕。

领头的贾府下人闻言赶忙道:请诸位慎言。那小厮不是府上的下人,他是保育堂第二学堂录取的学生,早先是家里穷,一出生就是兔唇,保育堂医馆给免费做的手术,赶巧那会子遇上我们家少爷,就一直当做弟弟带在身边。

伺候贾不甄的另有小厮,这位完全是跟着进来见世面的。

贾府下人也不知道怎么的,鬼使神差地补充道:他在学堂品学兼优,是先生们很看好的苗子。他跟阿烛是很好的朋友,经常通书信。

正说这话,那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小厮蹦蹦跳跳的跑回来了,也不知道跑到隔壁跟贾不甄说了什么,不一会儿贾妃就带着人露了面,先是跟贾不甄和贾不伽见面。

过了许久才有人过来传话,叫他们去前面说书。

不能直接见到贾妃,当中隔着好几层帘子,诸位将士脸色都僵硬又难堪,不断地告诉自己为了大事一定要忍辱负重,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勉强平复下来。

说书的内容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有外面流行的撼山大将军有关的段子,也有诸位大才子自己编的段子。

他们先是说了撼山大将军的段子,说的是撼山大将军如何力挽狂澜,让歧元县起死回生的最精彩的片段,倒是十分的引人入胜,就是那位撼山大将军模样有些可怖,眼如铜铃、血盆大口,还是个吊梢眼,耳朵像蒲扇一样,是个光头,却还有特别长的腋毛,反正怎么想都不会好看。

据说撼山大将军轻飘飘一掌就能推倒最坚固的墙。

讲完这个段子,几个人隐晦的对视一眼,开始讲他们自己编写的段子。

书接上回,有一读书人心存善念,捡了一条冻僵的蛇

蛇冻僵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活着,那读书人好心的把蛇放到怀里捂热,结果蛇醒了,张口咬上那读书人的胸膛,把那读书人给毒死了。

段子不算长,便是再用华丽的辞藻去堆砌也还是三言两语就讲完了。

诸位将士都面色泛红,他们感觉自己憋屈了那么久,终于是卖出这一步了,接下来就等着皇帝露面,他们后面还准备了更多的段子。

耍嘴皮子,他们可以耍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的。

没有人注意到皇帝早就来了,只是站在外面没没进来而已,他没有让外面的人出声,自个儿神色晦暗不明地站在外面。

那段子他听得分明,也瞬间就懂了其中的意思,也只有贾妃和她身边伺候的人不懂,还在可怜那枉死的读书人。

这故事啊,偏见颇多哩。

就在诸位将士准备继续讲自己编写的段子的时候,贾不甄忽然懒洋洋的开了口,叫所有人都当场一静。

这种段子不能叫小孩子听到,会误导小孩子的。要叫我说啊,那读书人也是傻,书都读到哪儿去了?如果当真想救那条蛇,可以回头去衙门找人,差役自然有法子救活那条蛇,而且还不会被伤到。

很多时候单纯的善良是没有用的,说不定还会祸害人呢。

在有本事的人眼里,真正的善良不是给自己带来损失,而是能让一切都步入正轨,让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那是圣人,至于你们这几位说书人,不过是鼠目寸光的老鼠而已。

第703章

贾不甄没说自己对这些说书人讲的段子的喜恶,而是直接盖章说不适合叫小孩子去听。

为什么呢?

小孩尚且不懂善恶对错,若是他们同情那位读书人,从此以后对蛇厌恶痛觉,这样其实是不对的;而若是他们觉得那位读书人做的是对的,也学着去用温暖的胸膛去救助冻僵的蛇,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可又不能不叫人行善,因为行善这件事本身是正确且神圣的。那么这件事应该怎么解决呢?我认为应该告诉不懂事的孩子,想行善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应该告诉已经懂事的大人长辈,有些道理可以说给同样的长辈听,却不能去误导孩子,亦或是不懂事的长辈。

贾不甄说的十分委婉,甚至是拐弯抹角的,在场的也只有贾不伽和小厮听得明白,以及早就心怀异心,准备惹事的诸位将士能听懂。

再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皇帝了。

你这说的什么,好好安静听他们说。贾妃就是没听懂的人之一,还特地训了下贾不甄,甚至是觉得这些人说书说的还算不错,示意他们继续。

甚至是心里头还想着,等回头得多给点赏赐。

听说城中那些说书的都是一根响木,一张嘴,这也就行了,这样一群人同时你一句我一句一块儿说一个段子,感觉却又十分不同,贾妃觉得有意思极了。

成,反正我是不听了。贾不甄是使劲翻了个白眼,站起来就往外走。

贾不伽二话不说也跟着站起来。

去去去,也不知道来做什么。贾妃也不耐烦见贾不甄这亲弟弟,总觉得贾不甄自从大病一场之后就变了许多,叫她愈发的看不透了。

层层幕帘后面的诸位将士顿时觉得畅快极了,他们跟贾不甄和贾不伽不合,要是这档口遇上皇帝,肯定得吵起来,他们离开了倒是正好。

贾不甄一出门就看到了站在外面,神色晦暗不明的皇帝,赶忙行礼。

皇帝轻轻摆了摆手,就叫他们悄无声息地走了。

里面又开始说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贾不甄和贾不伽离开的关系,声音听上去愈发的大了,也显得刺耳。

皇帝就在这当口抬脚进去,一言不发地坐下,示意幕帘后面的人不用行礼,继续说。

说书人个个脸色涨红,呼吸急促,恨不得现在就掀开幕帘跑出去诉说自己的委屈,诉说自己坚定的那些大道理,他们悄悄攥紧拳头,手中的响木拿起来,狠狠地拍下去,发出震天声响。

他们越说越有底气,且他们不只是编了这么些段子,耍了嘴皮子而已,他们还有更厉害的后盾:来自妖国大妖的支持。

与其放任燕洵在边城跟妖国周旋,放任燕洵请来的杜先生跟妖国周旋,倒是不如叫他们也参与此事。

这等大事,甭管对错,都不能叫一人独大。

燕洵站的太高了,他身边应该有对手。

说书人试图给皇帝讲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嘴皮子越来越快,那些早就编写好的段子一个一个地说完,幕帘对面的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动静,知道他们说完所有的段子。

咕咚有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口干舌燥,饥肠辘辘,又要一直站着,实在是有些摇摇欲坠。

终于,皇帝开口了,去照料皇儿。

贾妃一愣,终于看出一些不对,赶忙带着人退下。

这一幕却叫诸位将士觉得他们终于不用再顶着这下九流的身份读书人,终于被皇帝发现了他们的本事、他们的见识、他们的能耐,终于要跟他们单独说话,给他们施展的机会了!

等贾妃带着人离开,张瑞便亲自走到大殿门口,对着外面使了个手势。

便有许多精悍的侍卫露面,沉默地等在外面。

朕知道你们想做什么。皇帝没让人掀开幕帘,根本没打算跟他们见面,你们想的确实没错,燕大人做的事情太多了,他需要有人分担,而他也从未排斥过此事。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