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咸鱼皇子在线翻身[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这世上哪一个读书的学子能不知道翰林院是什么?几乎在瞬间话锋就被转向另一个方向,试图搅混水甚至想在其中插一脚的神棍们纷纷被揪了出来,送进了官府里。

证据确凿,加上朝廷的示意,那判刑简直是一个比一个长,甚至从中揪出好些个骗取孤儿寡母家财的,更是被公布于众。

一时间,靠着各种小伎俩来展现自己仙人威名的神棍们纷纷榱崩栋折,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无人再敢以此为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骗子被揪出,翰林出版社和大清技术学院也顿时出了名,报名人数也骤然增加。

见状,朝廷立刻颁布了大清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京城大学,招收各地举人以及国子监监生,入学测试便为此前公开于世的数本书籍上的内容。

通过京城大学毕业后,将能够直接入仕为官,也可以参加会试,而科举考试在原本的八股文基础上添加时政科学等内容,强调入仕者需要懂时政明事理,不需要死读书无应用能力的学子。

这个消息传出,可谓是举国震惊!

有学子极为愤慨,集团在各地衙门前静坐示威或是焚烧书籍游街,也有学子狂喜非常,只恨不得科举改革能够立刻施行。

还有不少对八股苦手却自认为才情不低的,或是相比科举更是对书籍上学到的科学实验心之向往的学子们,等不及下一届的科举就急急赶到京城想要参加京城大学的第一次入学测试。

这场风波足足闹腾了大半个月,在朝廷宣布科举制度在接下去的三届中将暂定为两册卷的模式才压了下去。

至此开始,大清科举将采用一卷考经义八股策论,二卷考法令、算术与政论。

而宗室权贵和朝臣们,以及耳聪目明的学子们更是明白,只怕在不久的将来二卷的重要性将超越一卷,对报纸、书籍等重视度一再提升。

胤祉和康熙对此高兴之余也暗自松了口气,做出这样的决定,两人的身上可都承担了不少的压力。

幸运的是在蒸汽机、发电机、铁路火车到电报电灯等物出现后,绝大部分的宗室朝臣也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即便对科举改革充斥着不安,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定的站在康熙这一边。

依然尚在挣扎的只有那些翰林院或是国子监,上了年纪的老儒生们。这些人上了年纪,早已失去当年的锐气,犹自想要抱着老古董老祖宗的东西过活。

康熙笑眯眯的翻看着送上来的厚厚的一叠叠奏折,胤祉立在下头眼观鼻,鼻观心,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梁九功。”

“奴才在。”

“宣国子监祭酒刘鼎、都察院都事李承恩、翰林院修撰李振裕、翰林院典籍郎弘业、许嵊、尉迟茂德、翰林院编修耿自怡、董敦、翰林院庶吉士公羊尔等人入宫,与三阿哥对质。”康熙将奏折一本一本的翻出来,一个一个的喊着上书奏折的名字。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