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的自然是周大丰的媳妇儿,其余人只得散了,人多也只是干看着,并帮不到什么忙。
第二日农活还得人去干。
回到自家房间,林锦回想四弟的描述还在后怕,还好拦住了你,四弟说,大哥跑得慢才被赶上了,那三只野猪逮着大哥就撞,一直撞掉进那沟里才罢休。若是你去了,你拖着腿,哪里能跑的赢他们?
周三丰这时候还没感觉到后果的严重性,毕竟下地务农,上山捉虫,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往后大哥再叫你去逮野猪,你敢去我就打你。林锦还提着心口,见周三丰不甚在意,威胁道。
不去不去,大不了咱家少吃顿肉,我不去了。周三丰随时应付的口吻,但是林锦了解他,只要他开口承诺了,那必是不会再去掺和了。
周三丰熄灯躺下,想了想又道:真是赶巧了,正准备出门,叫儿夫郎扯住了,二出门,又叫你拦住了,这叫什么?
宁郎?林锦要躺下的动作顿住。
啊。周三丰应声,摸黑探手去拽夫郎躺下,粮房野猫产崽,他听见以为是老鼠,找我去捉鼠。
林锦顺势挨着夫君躺下,那倒真是巧了。
第二天,公鸡第一声打鸣,谢宁就醒了过来,周寂年还在睡。谢宁扒着桶沿打量着人,周寂年的睡姿和他这个人一样,正儿八经,规规矩矩,透着拒人千里外的威严。
谢宁抿了抿嘴,想到昨夜周寂年轻声细哄,抱着他背着他纵着他,睡前还让他握着手
越想心跳的越快,谢宁赶紧又整个人钻进水里,等心跳平缓下来,他才爬起来穿衣服。
谢宁是整个周家第一个起床的人,他有些为自己的勤劳早起开心,轻快着脚步去看小院子里晒的茄瓜。
捏了捏,已经晒的脱水发硬了,谢宁抱着两个簸箕去了灶房。
开始处理第二步,取了干辣椒用石臼捣的稀碎,再切了大蒜碎,从米面缸里舀了一小碗糯米粉,最后打了一碗农家都会酿的甜米酒。
烧火热锅,挖了一勺猪油块,化开后下蒜末、辣椒面,炒出香味后,再倒入甜米酒,撒上盐和酱调味,最后倒一碗糯米粉,快速搅拌均匀,糯米辣椒酱成团状就可以熄火了。
林锦一进灶房被呛的咳了一声,宁郎起这么早?这是做啥呢?
爹爹。谢宁将锅里粘成一团的辣椒酱盛起来,做蒸茄干
林锦去取了刷子,做好了?你去忙,爹来涮锅。
把它抹在茄干上,再晒个一上午,就可以蒸着吃了,吃不完可以继续晒干,当做零嘴吃,能储存很久。
谢宁用木勺舀糯米辣椒酱,均匀地铺在每一片茄干上。
你这做法,倒是稀奇。林锦涮完锅,熬上苞谷碜子粥后,也过去帮谢宁抹辣椒酱。
两人一起倒是很快就完成了,谢宁又抱着两簸箕的糯米辣椒茄干,回小院子晾晒。
弄完回房间看了眼,周寂年闭着眼睛还在睡,应是昨天去镇上走了一天累着了。
床上的人闭着眼睛,睫毛都显得安静,谢宁看着周寂年搭在床边的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依稀可见手背上的血管。
想到昨夜,他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头,在周寂年的手背上沿着血管纹路划拉了一下。
然后轻声轻气地出了房间,去灶房帮爹爹烧火。
早上煮的苞米糁子粥,水把苞米里的淀粉煮了出来,一大锅粘稠粥散发着香甜的气息。柴火烧的米饭和稠粥下面的锅巴,就是农家孩童们最喜欢的零嘴了。
谢宁端着早饭回小院子里,周寂年已经醒了,只见他扎着马步,手上还吊着一块巴掌大的石头。
吃早饭了。谢宁放下早饭在桌上,好奇地过去颠了颠石头。
周寂年直起身子,解下石头丢给宁郎把玩,活动了下手腕,吃完早饭就出发,晚上还是回来,你离不得水。
唔。确定是个普通石头,谢宁丢到一边去了,洗洗手去拿锅巴啃。
周寂年也净了手坐下,见谢宁手背上干裂的情况好了许多,忍不住捉来掀袖查看。
谢宁也跟着看自己的手腕,忍不住被周寂年的肤色吸引,不禁拿来和自己比较,被对方的肤色衬的自己更白了。
周寂年心有疑问,谢宁手腕已经不是细细密密的皮屑,而是一大块一大块脱皮的样子。
再端详谢宁的脸,脸上没有手上好得快。
热。谢宁把手缩回来,取了蒲扇给粥降温,另一只手继续朝嘴里喂冷掉的锅巴。
昨天我去镇上,你可有发热?像上山采药那般?周寂年觉得奇怪,那天谢宁闭眼寻水潭洞,冥冥之中像是上天指引一般,那个水潭对解谢宁的毒或许有用。
没有了,晌午饭前我回水里了,下午出门又带着水袋,一直有喝水。谢宁摸了摸自己的脸颊,触手依旧有粗糙的绒毛感。
周寂年点了点头,心里打算寻一日再带宁郎去水潭洞一游。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91521:29:20~2020091614:45: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陈醋贼酸30瓶;CCR6瓶;38073906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一家四口在小院子里享受早饭,两个长辈针对回门一事,对周寂年多有嘱咐。
周三丰和林锦天生良善,交代的都有道理,只是长辈都爱抓着一个事情不停的唠叨,周寂年并不嫌啰嗦,一直认真听着。
还有啊,宁郎你要是有事要阿父,或者我帮忙,一定要提,别怕麻烦,指不定就又能挡一灾。
林锦边交代,见谢宁爱吃锅巴,把装锅巴的碗直接挪到谢宁面前去。
吃完饭你俩去看看大伯。昨儿你们赶野猫的时候,他被三头大野猪哄了,跌破了脑袋,你们做侄子的去关心关心,要是有能搭把手的,别喊累,听见没?
谢宁点头答应:嗯,不累。
周寂年未吱声,侧看了谢宁一眼,若有所思。
饭后去看了周大丰,被大伯母拒之门外了,怕扰了人养伤。
两新婚夫夫也并非一定要见人,都是为了表示尊长罢了,行了礼,客套了几句,便自行张罗回门了。
出门还是周寂年提篮,两条腊肉、一布袋苞谷碜并一些糕点,谢宁还给谢小玉装了些蒸茄干。
早上出门,难免遇上一些扛着锄头准备下田地的村民。大庆读书人受人尊敬,有不少友善的人和两夫夫打招呼,当然也有那么几个借着打招呼,实则想看看周寂年的丑八怪夫郎。
周寂年大大方方地去牵谢宁的手,帮谢宁摆正头上的竹帽,走吧,日晒,别伤着。
谢宁的手冰冰凉凉的,周寂年捏了捏很是舒服。谢宁倒是嫌热,但是他心里喜滋滋,也就任人牵着,在村民眼里恩恩爱爱地回了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