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欲来迟(1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一走近,就听到了大哥和夫君的声音,他兴奋地跑去开了门,寂年!

喊着人还要黏黏糊糊的去抓着人的手臂,一双桃花眼把人望着。

谢尧叹气,唉

大哥谢宁赶紧应付一下。

这还差不多,家里可有吃的?一路快马加鞭,饿的很。

有,我给你们炖鱼,在下些面条。谢宁赶紧又往灶房走。

周寂年十来天没见小夫郎了,放下包裹,就去灶房给人烧火。谢尧算是开了眼界了,什么君子远庖厨?

周寂年竟然疼爱他弟弟至此,他摸了摸鼻子,没好意思跟去灶房,回了自己房间休息。

谢宁手里忙着,嘴里叽叽喳喳,特别好夫君的奇科举之旅,当秀才都考了些什么?

若是他大哥,肯定就不会说,认为说了他也不懂。寂年却不会,只两人在屋里时,也会教他识字,念诗给他听。

考论文,考作诗。周寂年坐在灶台后,眼神随着小夫郎移动,不曾错开。

谢宁处理好鱼块,先热油将姜蒜大葱爆香,再倒鱼块下去煎,那我要背你作的诗,用完饭,你去写下来教我。

好。周寂年颔首,继续朝灶里加柴。

谢宁欲言又止,特别想问问寂年考的如何,毕竟他夫君面上真是不显山,不露水。

周寂年太了解他家小夫郎了,也没吊人胃口,想问什么就问。

谢宁一惯努起嘴,这是要撒娇的意思。他仔细打量周寂年的表情,见夫君嘴角擒着笑意。

谢宁软着小嗓音问:那我是秀才夫郎了吗?

唔。周寂年也学小夫郎平时抿嘴应声。

啊!!!谢宁激动地跳了一下,仿佛自己高中了一般。

谢尧听弟弟尖叫,忙跑出来,刚出堂屋,就见自家弟弟撅着屁股,两只手背在身侧,俯身去亲周寂年

谢尧长舒一口气,原来是高兴的,吓他一跳。

谢宁凑上去啾了一口,就回去掌勺翻鱼了。周寂年仍旧正襟危坐,他的小鱼越发活泼了,晚上得好好喂一喂,奖励一番。

周老三两口子也早早地收了摊,回了院子。得知儿子中了秀才,喜笑颜开,问了几句话,见儿子都一一作答,只是眼里的疲态俱显,才催着人赶紧回去休息。

谢宁自然是跟着周寂年回了房,一合上房门,就被身后的人拦腰抱起来了。

让夫君好好抱抱。周寂年抱着人坐回床头。

谢宁心里也似吃了蜜一般的甜,搂着人的脖子,把人望着。

没夫君给你暖被窝,夜里冷不冷?

谢宁缩回手揣在怀里,脸埋进周寂年的胸膛里。寂年哪都好,就是屋里没有旁人的时候,对着他惯会说些浑话惹他难为情。

周寂年将头埋进宁郎的脖子,轻轻嗅着,夫君累了,宁郎帮夫君解衣可好?

谢宁趴在周寂年身上睡着了,显然是累狠了,这会儿被周寂年握着手臂翻来翻去的看,他都没睁眼。

周寂年打量着怀里人的肌肤,光滑细嫩,肌底仍旧覆着红丝,除了身上的痕迹,宁郎倒是再也没有喊过热,皮肤也不再痒。

如果没有后遗症,周寂年倒是不介意这些皮肤上的痕迹。

第二日,谢尧雇车打道回村。按理说临走前,他该和弟弟交代一二,可是想到周寂年对他弟弟爱护之心,好似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过了五日,县衙才派了人来,县太爷骑在马上,马有人牵,身后两列官兵。不少百姓牵着孩童凑热闹,毕竟县太爷亲自送榜,只有案首有此殊荣,百姓都想一睹甲等第一的秀才长什么样。

眼见热闹的队伍进上北胡同,众人都惊讶,还以为又是东街文人圈里的,竟是去了上北胡同吗?他们赶忙跟紧了。

周寂年正在家里书写,如果不是为了等县衙送榜的人,他早带着小夫郎回村了,他有个养鱼的计划。

周三丰两口子摊儿也不管了,连忙回家去。巷子里已经挤满了人,谢宁给开了门迎县太爷。

除了案首周寂年,其他百姓都给县太爷行礼。

喜报!庆元三十七年,因清水镇考生周寂年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均名列第一,于取定周寂年案首之称。

那送榜人嗓音嘹亮,围在门口的百姓也都听的清清楚楚。

众人哗然,又是羡慕又是好奇,挤破脑袋朝人院里看。

县太爷朝端着廪银的下属一挥手,今日之后,周秀才就真正成为一名读书人了,往后需得更加刻苦,莫要辜负了朝廷的栽培。这是廪银,下月起廪银需得来县衙亲领,接着吧。

学生明白。周寂年一作揖,接过廪银。

那县太爷又叮嘱了几句刻苦学习的话,这才领着官兵们离去。

谢宁惊呆了,案首?他夫君考了第一名!

相较于镇上的热闹,大井村里周家一家喜一家愁啊。

周六丰在科举路上的第十年,总算是考上了秀才!虽然没有村尾谢家那么风光,人谢尧是个廪生,周六丰也仅仅只是中了秀才,免徭役以外没什么优待。

周六媳搂着儿子,苦尽甘来,儿子,你往后就是秀才的儿子了!你爹是秀才,你娘是秀才娘子了!

秀才两字翻来覆去地说,说完竟是激动的眼泪都掉了下来,老太太直接跪在堂屋门口,又是磕头又是呼喊:当家的,你瞧,我给你老周家养了个秀才,你瞧见没!

周四丰也很是欣喜,毕竟是自家弟弟,且他家也有好事儿,他媳妇儿林桂花又怀上了!想到这儿,赶忙揣了钱去找村里猎户买肉。

周温书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心里正愧对父母呢,门口传来他娘小心翼翼地声:温书啊,没事儿,明年咱再接着考,他考了十年才中,咱争取九年。

周温书虽没回应,但是心里好受多了。他占了个先发制人,自己先委屈上了。

儿啊,你可万万莫要想不开啊周大媳见儿子也不吱声,着急的哟。

他娘的话终于让周温书好受了一些,他并不觉得没考中多难受,唯一难受的是,怕长辈的责骂,长辈既然不怪罪,他也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只是一想到一家三人赶考,一个案首,一个秀才

他怎么都想不到,周寂年能有这般学问!他二弟一直未曾参加院考,因着赶考一次少不得三两银子。

这一娶亲,银子也够了,学问也够了!想那宁郎原是指配给他的,如果他阿父没给他退亲,说不定案首就是他了吧?还有谢尧那个廪生大哥

其实谢宁没出事的时候,他是真的很认可这个未婚夫的,出了事之后,他也曾想过和谢宁成亲,然后寻医治病。

他都计划好了,可是他父亲和娘亲给他细细算了一笔,又勾勒一副蓝图给他,比如他一举高中走入仕途,将来的夫郎或媳妇将会是话本所述的千金小姐,丞相之女等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