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税档是越看越糟心,周寂年皱了眉头,建州府临海,南方又雨多,今年秋收没多少颗粒。
周寂年放下税档,伸手点了点册子,向衙官示意,分发下去。
都看看,周边县城的情况你们也都来了解一二。
其中代表南渔县的是李县丞,县令一职吏部还没有补上。他看完册子挺直了身子,他南渔县今年依旧荣登第一。
他的小动作,上座的周寂年看的一清二楚,周寂年紧抿薄唇,长长吐了一口气,有些头疼地问:今年三月,各县《农田律》有否收到?
《农田律》是周寂年还担任县令的时候,根据南渔县农田情况,庄稼生长,夏秋丰收编纂出来的册子。他亲自巡田,将农民应对暴雨的措施,挑了好的记录下来,呈给了当时的知府吴道,吴道再下发各县的书册。
南渔县前年和去年丰收,也是周寂年下田和农民学好的种植方式,然后大肆宣传,传给各个村庄,教给各个庄稼汉,和所有南渔百姓一起努力,交出来的满意答卷。
回周大人,清平县未收到。倒数第一发言。
盐溏县也未收到。倒数第二发言。
周寂年也有些无奈了,农耕之事,吴道没当一回事儿,信息又不通,好的农耕方式没有人去宣传,造成这么低的收成,可烂摊子只得他来收。
今年秋收,确实是盐溏县县令有心挣扎几句,是无法入眼,可是这降雨乃天意,实非下官们能左右的啊。
周寂年耐着性子,听完县令们的说辞,最后总结道:稼已生后而雨,应立即书面报告降雨量和田地顷数,不要等着我来催。
春种和秋播,多巡田,有善田技的百姓,挖掘出来多多嘉奖,需将好的种植方式发扬。
周寂年交代了一通,又说道解决上面,粮税退回去,让老百姓过个年,春种之前,你们将《农田律》普及给农民。
最后,河堤使每月都将水位涨落呈报上来。
上一世,庆元四十三年洪水肆虐,为害了不少地方百姓,周寂年要预防洪水。
他在府衙会谈,他夫郎谢宁正牵着渝哥儿上街,要过年了,街上很是热闹,卖什么的都有。
渝哥儿两只小手戴了棉手套,头戴幞头帽,若是帽子上加上两根长长的翅膀,就和他父亲的官帽一样了。
三岁的渝哥儿就是缩小版的周寂年,只是性子比周寂年活泼一些,比较天真调皮。
建州府的冬天,地面相对湿润,渝哥儿踩着皂靴在地面蹭着走,谢宁拎了拎他的小胳膊,说:脚迈起来,小懒蛋。
哈哈哈渝哥儿挨一鞭子动一下,故意高抬腿走了两步。
谢宁隔着手套捏了捏他小小的手心,渝哥儿可费鞋子了,一双小脚不是这里踢,就是那里蹭。
走到热闹的市集,渝哥儿看到红红的大灯笼,扯着爹爹要去买。
他翘起一根手指,指着卖灯笼的摊子,爹爹,我要一个灯笼嘛。
谢宁随他凑近瞧了瞧,不是普通的灯笼,是暖炉,只是制作成灯笼的样式,外面罩了一层大红色的棉布。
那你挑一个。谢宁知道儿子和自己一样怕冷,所以暖炉可以买一个。
渝哥儿举着小手不敢随便上手摸,他三岁了,家里开始给他立规矩了。
谢宁给他选了一个成人巴掌大的圆灯笼,灯笼上面用铁线做把手,小巧又精致的手提式暖炉。
渝哥儿两只小手捧在胸前,撅着小嘴儿说:爹爹我要大的。
噗谢宁笑了声,儿子人小心不小。
那你看,你看中哪个了,指给爹爹。谢宁弯腰把他抱起来,方便他看摊。
渝哥儿大眼睛眨了眨,挨个挨个的看,想要挑一个大的。
谢宁就耐心给儿子时间看,他并不愿意将自己认为好的,适合的强硬去要求儿子接受,能力范围内的,渝哥儿可以随心挑选。
摊主也眼巴巴看着小娃娃。
渝哥儿看了一圈,指了一个有成年人脑袋大的,褐色的铜制暖炉。
绿禾去拿近给谢宁看,谢宁歪着脑袋看儿子,柔声问:要这个啊?
渝哥儿大眼睛去看爹爹,抿着嘴点头。
在陌生的人多的地方,他可乖巧了。
谢宁对他说:那你自己抱着。
渝哥儿举着小手抱着小暖炉,绿禾掏银子付钱。
先给渝哥儿买了东西,谢宁再办事就顺当多了,渝哥儿不闹。
谢宁去粮食铺子买米,得知大米涨价了,他马上定了一百斤,全鱼宴和谢记商号近百人要吃粮,他得多备着些。
订好大米之后,出了粮食铺,渝哥儿被香味吸引,扯着爹爹要去看。
原来是一个面食摊子,摊主面前架着一口锅,舀了一勺黄色的面糊糊下去,香味就出来了。摊主拿一个小木板,将面糊刮成薄薄一张。
摊子前围了不少人,摊主趁热闹介绍道:蛋卷,又甜又脆,买点儿吗?
渝哥儿太矮了,急得拽着谢宁要往他身上爬,爹爹抱
谢宁一低头,儿子仰着小脸,举着小手臂,像个嗷嗷待哺的雏鸟。
被抱起来之后,渝哥儿总算能看清楚香味的来源了,那摊主拿一根木棍,将炕熟的面饼一卷,就成了圆筒状的蛋卷。
爹爹我想吃。渝哥儿收回脖子,昂头看谢宁,软软地请求。
一问价钱,还真不算便宜,一根只费一小勺的面糊,要五文钱呢。
谢宁给渝哥儿买了一根,是脆的,吃起来有鸡蛋的香味。做起来倒是不难,贵其实就是贵在稀奇。
还没走几步,渝哥儿就吃完了一根,扯着谢宁要回去再买。
他就是赖着,小脚一点儿都不挪,抱着谢宁的腿求着要吃蛋卷。
谢宁扶着他的肩膀说:没有银子买了,回去爹爹给你做好不好?
喜欢下厨的人,是真的不喜欢给家人在外面买着吃,不管谢宁如今多有钱。
渝哥儿举着灯笼暖炉,这个换。
哈哈谢宁忍不住笑,这个好贵的。
换两个!渝哥儿自认聪明,举着两根手指头比划。
渝哥儿真是太爱吃了,他有一大半的快乐都是在吃东西的时候获得的。
谢宁笑够了,又把他抱起来,走,买鸡蛋去,回家爹爹给你做蛋卷。
渝哥儿扁了小嘴巴,不想同意。
嗯?谢宁也瞪着眼睛,努着嘴。
渝哥儿这才点头,他还是很喜欢吃爹爹做的东西的。
这趟出门就是带渝哥儿走了趟街,还有就是给过年储备粮食。
回去的时候,渝哥儿抱着灯笼暖炉就往府衙跑,府衙上下都认识他,知府家的小公子。
谢宁跟在他后面,他放了心大着胆跑,到了大堂跟前,他伸着小脑袋朝里面探头探脑。
他父亲就坐在案前,握了毛笔在写东西,石头叔叔站在一旁。
渝哥儿高抬小腿迈进去,父亲没抬头,石头叔叔冲他点了一下头。
渝哥儿自以为轻悄悄的蹭过去,钻了桌子空去扒着周寂年的腿,小嘴吓唬人,哇!
周寂年早就瞥见儿子了,自然不会被他吓到,只会被儿子萌到。
掐着渝哥儿的小身板,将儿子放在腿上坐着,渝哥儿小嘴边还有蛋卷渣渣,他顺手给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