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小夫郎他天生好命(重生)——欲来迟(6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谢宁眼眶一红,眼泪又掉了下来,心里狠狠发誓,再也不擅作主张,叫夫君担心了。

两人一直跪到中午,谢宁肚子咕噜噜,才起身。

周寂年去沐浴,谢宁捧了夫君的官服,亲自去洗。

渝哥儿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跑来找爹爹,紧紧盯着爹爹的脸,看了好一会儿,那小手指着说:爹爹眼睛肿啦。

谢宁是第一个受家法的人,丢脸的紧,不好意思说话。

渝哥儿过来挨着谢宁,嘟着小嘴儿亲在谢宁的下巴上。

谢宁扔下衣服,抱着儿子,这才不住的后怕。

吃完饭之后,一夜未歇的两人一起回房补觉,谢宁枕着夫君的手臂,侧躺着说:鱼群好像是被浪卷出海面的,它们一直被海浪驱赶,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周寂年沉思,给出了答案,海啸。

喔。谢宁恍悟。

那海怪怎么找到你的?

嗯?谢宁瞪大眼睛,啊估计我穿着白色的衣裳,太显眼了吧

幸好他伤口愈合快,不然估计要跪上个三天三夜了。

周寂年动了动,偏过头看着小夫郎。

谢宁连忙闭上眼睛装睡。

周寂年捏了捏他的脸蛋儿,搂紧了人一起睡着了。

海东村的村民如数撤离,搬去了南渔县城,县城里有不怕死的跑去看沙滩上的海怪,拦都拦不住。

但是此事,也让那些传谣的人闭了嘴,甚至对周知府有了内疚之心,因此也更是听从知府的命令。

沿海渔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撤离了海边。

遣散了居民之后,周寂年就制定了挖渠疏溏的计划,谁让朝廷不批建水坝之事呢。

雨季一过,周寂年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八月,海啸淹没了空无一人的沿海村庄

曾经的祖宅变成了海域,海东村的人才理解了知府大人的用苦良心。

坏事传千里,有了前面打油诗的在先,海东巨怪和水淹海东两件事让建州知府周寂年在江南一带,名声大噪。百姓都惊奇,这周寂年莫不是上神下凡?料事如神啊!

这回周寂年的奏贴再呈上去,终于被递到了庆元帝面前了。

九月七日,京城宫内,金顶红门,三十几个朝廷官员整齐站立,殿前台阶中间,雕刻两条金龙,再上方,就是雕龙宝座,上面坐着大庆帝王,庆元帝。

庆元帝就建州报汛一事,在早朝的时候和大臣们商议对策。

就算是朝廷命官,也还是有抬杠选手,大家都在思考对策,偏有那钻牛角尖的,从队列出来,开始抬杠。

王显:臣有疑问。

庆元帝用右臂撑着,倚靠龙座,左手一挥,太监大总管扯着嗓子喊:允报~

建州知府奏贴用词之严重,又称无一人伤亡,自相矛盾,有欺君之意!

历朝历代,灾情和地方官员的政绩是直接挂钩的,所以常有谎报灾情,甚至瞒报伤亡人数的情况,一旦发生,延误救灾进度,那得掉脑袋的。

庆元帝眯了眯眼,看向刚从建州回来的江南巡抚,你说。

江南巡抚是个老油条,不慌不乱,出列禀报:微臣巡至建州,并无异常。周知府所奏,洪水淹没村庄,确有蹊跷不过江南烟雨,确实雨不停歇,海水涨位也属实。

他这话还是给自己找了条退路,小聪明是有,就是不用再正途。

不过有这等昏官,当然也有干人事的清官。

好比礼部尚书,管全国学府和科举,站出来说了一番中肯的话,建州知府周寂年,乃庆元三十八年越州府解元。因解题优秀,一篇《务农策》而被吏部择优放官,如此优秀,不太可能谎报汛情。

吏部被点了名,吏部尚书也只好向前一步走,一脚趟进浑水。

这周寂年是微臣特批,不过他确有真才实干,初任建州府南渔县县令一职,短短一年内,南渔县就从最穷成为建州府最富的县城,任职第二年,也就是去年九月

话扯到这里,当朝宰相尹胜也不得不站了出来,他看了一眼下属中书侍郎黄敦义,禀告:去年九月臣特指周寂年补上建州知府一职。

原建州知府吴道因何被革职,庆元帝是知道的。

至于周寂年补位,尹胜也是听了黄敦义的举荐。这周寂年,最好是不要给他生出事端!

庆元帝咳了一声,随即怒摔奏折,朕问你们要个治水计策,你们就差把那周寂年的祖坟都给朕挖出来了!

王显,你说,你给朕出个计谋!

王显连忙弯了老腰,心里叫苦不迭,他是真觉得奇怪!这洪水淹没两个村庄?一个伤亡都没有?确定没有夸大吗?

江南巡抚低着头看前方人的脚后跟,极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庆元帝也真的没追究他,抓着王显一通骂。

等皇帝气撒的差不多了,中书侍郎黄敦义才出来献计,建州靠海,搭建水坝防范于未然,建州知府既然指出了困难,理应是要解决的,不如就派了工部水利司去。

工部侍郎郭韬:微臣愿亲往。

庆元帝这才缓了口气,点了点头。

黄敦义又说:暴雨连绵,洪水肆虐,百姓颗粒无收,再派个屯田司的一同前往罢。

庆元帝半垂着眼皮,嘴巴开合,郭韬去,眼观洪水,耳听百姓,所闻所见,呈报上来。

庆元帝天性多疑,虽批评了王显,显然还是对周寂年抱了疑心,一代帝王怎允许欺瞒?

这周寂年第一次被帝王注意是以这样的方式,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了。

郭韬领命。

这事情闹大了,朝廷也终于重视了此事,庆元帝开国库拨款建水坝,安排了工部侍郎和水利司的人朝建州赶路。

因为暴雨加海啸,毫不意外的,庆元四十二年,春季又是颗粒无收!

周寂年得开仓赈济,但是他要计划着建州百姓吃粮,同时计划时间向朝廷申请粮食。

谢宁乖乖待在家里闲了三个月,章海负荆请罪来了。

在商言商,谢宁还是见了,依旧是府内凉亭。

章海扑腾跪在谢宁面前,黝黑的脸上满是感激,宁爷,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章某愿献上柔鱼养殖的法子,求宁爷原谅小人瞎了狗眼没识出来好人心!

谢宁哪里会和他计较,站在他的角度,骤然被通知,即刻从祖宅搬出去,确实犹如晴天霹雳。

但是,谢宁还是不忿,城内造谣我夫君的打油诗,你可知情?

章海吓得额头砰砰砸地,对天发誓:我章海绝无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

我要如何信你?谢宁叹气。

章海想了想,我回去问问海东村民,我帮宁爷暗查此事。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