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笃定,动作麻利,肖娘子根本就拗不过他。
其实从前天赵霁说要出门寻生路开始,夏老太就发现自己孙子的变化,她把这一切归结于,经历磨难,让赵霁有了魄力和担当,她的小孙子已经长大了。
今天肖娘子也有了同样的感悟,赵霁本就生的好看,讨人喜欢。她只觉得,她儿子现在好比旭日骄阳一般,更让人喜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介绍一下架空的大背景和物价。
第四章
大晋国都建安城,背靠太启山,前临晋江水,是一个藏风聚水,交通发达的好地方。
从青阳县出发,赵霁他们走了十二天,终于来到建安城下。
如果单凭双脚走路,当然不会有这么快的速度。九天前,赵霁他们就坐上了商队的马车,如果没有商队的保护,中途两处有盗匪占据的山岭,祖孙三人根本过不去,就算提前打听消息绕路走,也不一定安全。
听商队的护卫说,有些远离城镇的路边村寨,平时同样耕作劳动,看起来安静祥和,实际吃人不吐骨头。要是遇到没有防范的旅客,他们不仅会杀人抢劫,还会略卖人口,女人小孩卖去为奴,成年男人割掉舌头打断一条腿,留下来像牲口一样的干活儿,赵霁他们祖孙三人,就是最合适的猎物。
但是遇到大型商队路过,村寨里的人知道不是对手,还会用干粮银钱跟商队换一些外面的好东西。
当时赵霁正在喝水,那护卫指着赵霁的水壶说,“喏,你刚才换熟水的那个村子,就专干这种买卖。”吓得赵霁毛骨悚然。
回想刚刚的情形,热情的老大娘一边给他装水装干粮,她膀大腰圆的儿子就站在旁边,呲牙对他笑,赵霁当时还感慨古代人就是淳朴好客,现在想想冷汗直流,说不定人家正用看一块肥肉的眼光看他呢。
赵霁了解到,最安全的出行方式,就是官员出行,沿途有兵丁保护,有驿站可以歇宿。
其次就是商队,有专门的护卫,也有手段合法拥有武器,沿路能找到相熟的旅店,村野里也有借宿的地方,不用担心晚上睡着觉,突然被人宰了。
本朝虽然废除了路引和宵禁的政策,但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不敢背井离乡,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安全,这也是赵霁他们能走出三江县的原因。
因为一直负责出主意的狗腿师爷对曲熊说,“何必脏了自己的手,让他们走。他们无钱无势,又是老弱病残,走出去必死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