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们看到病人呼吸平稳了些,也都稍稍放了心。又等了两个小时,已经昏迷一整天的蒋夫子终于醒了,虽然非常虚弱,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赵霁休息了两个小时,又重新恢复了精神,检查过病人体温后,发现没有升高的迹象,就对伺候在病床前的蒋鹤山说,“病人不方便挪动,现在也不能进食,要是口渴,只能用筷子蘸清水抹一点在唇舌处。要是便溺,就用夜壶来接。”
蒋夫子是夏家两个小孩的老师,周娘子虽然不方便亲自来照顾,还是吩咐管家前来照应。
等赵霁离开客房之后,管家老郑也跟着退了出来。他走到赵霁身,叹了口气小声道,“表少爷,蒋夫子和蒋家大爷,今晚是不是得住在咱们家啊。”
昨晚夏宏开就是在那间客房里搭的竹床,今晚又来了两个客人。不说蒋夫子是病人,就算蒋夫子无缘无故要到夏家来住,夏家也没有拒绝的道理,主要还是夏家的房子太小,但是老郑作为仆人,也不敢抱怨太多。
虽然老郑没挑明,但是赵霁听懂了他的意思,顺势询问道,“郑叔,这附近有没有租赁或出售的宅子啊。”
赵霁这么问,老郑又怕赵霁生气,连忙陪笑道,“表少爷您可别多心,我就是随口一说。”
赵霁不在意道,“不关你的事,我们一家人,肯定是要找房子住的,要是能住在附近,也好有个照应。”他知道,在皇帝肚子上的伤口完全愈合之前,他不可能走出京城。
就算以后要回三江县处理赵老爹的事情,他也不打算带着肖娘子和夏老太一起去。除去其他危险,一路舟车劳顿,也不好受啊。
老郑听说赵霁确实要找房子,还真给他推荐了两处,都在附近,不过没有租赁的,全是出售。
刚刚发了一笔大财,赵霁觉得在京城买房是一项不错的投资,就算以后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
只要大晋不灭国,在京城投资房产,稳赚不赔。
当然,稳赚不赔的投资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老郑说,“东安街的房子都不便宜,那两处宅子都比这里大。老爷当初买下这间宅子,都花了二百四十五两白银。”
这时候肖娘子婆媳俩,正陪着夏莲儿绣花,听到赵霁说要买房的事情,抬头来张望。赵霁对夏老太她们笑了一下说,“要不然让郑叔带奶奶和娘去看看房子,觉得合适,咱们明天就去买下来。”
周娘子想到赵霁的本事,也没有劝阻,还撺掇道,“让老郑带你们去看看吧,要是你们在东安街买了房,咱们也可以住的近一些。”她并不觉得赵霁他们会离开,任何在京城生活过的人,都不会想离开。
当然,像蒋鹤山这种想出去当官奔前程的人除外。
赵霁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出门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夏家的骡车要给夏老太她们坐,刘达的马车,人家当然带回去了。没有交通工具,赵霁只能去东安街的正街上租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