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迟老爷子说办幼儿园,而且还是温煦出钱,师尚真欢喜地说道:“这是好事儿啊,没有想到你这个土财主还有这样的觉悟!”
说完师尚真还伸手在温煦的肩上拍了拍,以示赞赏。
对于师尚真的动作,温煦轻飘飘的回了她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神:“我怎么就不能有这觉悟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着办小学中学呢,可惜光有这想法,真的想办条条框框真是太多了!”
“说说看!”师尚真好奇问了一句,她没有想到温煦整天懒洋洋的,居然脑子里还会想着教育这么高大尚的事情。
温煦说道:“我想让咱们村的孩子都首都的学生一样,在咱们村进行素质教育,追求的不是升学率,我理想的教育是首先教会孩子做人,然后教会孩子如何学习,也就是如何自觉获取需要的知识。可惜的是这只是我的想法!除非孩子们不想在临江考大学,要不是避不开高考这个玩意的”
首都学生上大学和临江学生上大学那就是两个概念,首都是学生可以要求学个京剧,美其名日素质教育。
临江学生哪有空去学?除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之外,别无他想!想上大学那就是要从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正是因为国内教育谈不上公平,所以现在很多临江,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富裕的家长觉得反正以后要把孩子送去留学,所以不如初高中就送出去,既避开了独木桥,又享受了国外良好的教育资源,并且将来回国不光文凭显得有含金量,还顺带着练了一门外语,一举数得。
“可以出国嘛,按着村里的情况,等着这一批孩子大了,要是村里经济一直行情这么好,估计每家每户送一两个留学生,也不是什么吃力的事情”迟老爷子就是搞教育的自然知道温煦说的是实情,也知道别说是临江了,所有以前的人文荟萃的省份,考大学都是一样的德性,没有全省靠前列的成绩就别想什么211、985这样的事情。
听到温煦这么说,师尚真这边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情要从长记忆!这可不是拍个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事情,涉及到整个村子孩子的前途问题!”
“我也就这么一说”温煦笑了笑说道:“反正不管别人,我决定了,以后我要是有了孩子,我不送他上学,直接放到家里我自己来教!”
“你?”师尚真白了温煦一眼:“那我这真要担子了,别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道士!”
说完师尚真自己捂着嘴乐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