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老弟,你信我,我是真的……”男人忙把茶几上的各个检查报告摊开,一个一个指给他看:“你看这些东西,都是我跑了无数个医院做的检查,精神科,神经科……什么乱七八糟的,我都检查过了,我真没病。”
但是在每个幽暗的午夜,有些东西就会伸长了触手,探入他最深层的恐惧之中。
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
刘亚军的工作是微博自媒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微博大V。按他的话说,热点就是命,只要有一天这热度没上来,他就寝食难安。毕竟流量需要变现,微博热搜,热门话题,热门人物,只要还没出现的热点,就没他不敢蹭的东西。
但刘亚军很聪明,在这个大到明星,小到网红,人人都有人设的网络新时代,他抢先一步意识到了人设这东西的重要性。
于是,一个现实里满脸横肉、大腹便便、举止猥琐,脱发到几乎秃顶的中年男人,在堆砌着虚拟数据的互联网上,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温柔可人、知性理智的优雅女性。
为了配合这个根本不存在的知性美人,刘亚军特地起了一个意境幽远的用户名,那就是他刚刚展示出来“彤云染叶”——天边的赤色的火烧云笼罩山头,将深秋时节漫山的枫叶染至深红,那是一派温暖和煦的景色。
可就从一个多月前,一贯安分守己的媒体人,突然在他最熟悉的微博上遇到了奇异的事。
作为媒体人,工作到深夜是常态,许多热点新闻常常在深夜里悄悄的曝光,如果没有敏锐的知觉,那是肯定要被这个互联网时代淘汰的。就他三句不离热度的德行来看,这话翻译翻译,完全能理解为:没有敏锐的嗅觉,是蹭不上热点的。
那天深夜,洗漱完毕的刘亚军擦了擦半干的脑袋,哼着最近最热的小曲儿,晃晃悠悠的进了卧室。工作习惯使然,睡前的最后一刻,必然要再看一眼他的手机。刘亚军粗大的手指划过屏幕,解开了锁,轻车熟路的划开了微博。
今天的首页居然格外的寂静。
上一次刷新的时间,停留在了十二点整。
他揉了揉眼睛,按住界面向下一拉,随即松开了手,屏幕上方的小圆圈转了一下,橙色的消息调幅在顶端缓缓展开——“1条新微博”。
“就一条?”刘亚军疑惑的看了看右上角的时间,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半。从十二点整到十二点半,足足半个小时的时间,与自己互关的众多帐号居然一条微博都没发。男人将软件退出,清了清手机的内存,再次启动了程序,迫不及待的拖拽刷新。
灰色的圆圈缓慢的转动,比以往刷新的时间都要长久。
刘亚军不耐烦的搓了搓没剩几根的头发,不耐烦地嘀咕着:“什么破软件,一天到晚的出故障……”
提示音想起,窄小的橙色调幅再次展开:“1条新微博。”
这一次,刘亚军看清了那条微博的内容,那是一个他从没见过的微博账号,发布于当夜零点整,没有头像,昵称是用户数字,内容只有一个表情,是微博自带的黄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