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监司大人,我可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三公子前来,是有要事?”

曹英已从陈大口中得知这位卫三公子的事迹,更知道自己能捡回条命全是靠着三公子。当时曹英便已有了几分心思。今日三公子亲自登门,曹英那几分心思便愈发活络了。

第68章

曹英虽是江湖草莽,但自幼喜好读书。他读书不为科举入仕,只图自己喜欢。也因这一点,曹英身上书卷气十足。因久病卧床,曹英身形瘦削,但双目炯炯有神。初见卫昭虽有一时慌乱,但转瞬即逝,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自有一番风骨。

因长孙恪的缘故,卫昭向来敬重江湖英雄,对曹英自然而然也带了几分尊重。

曹英虽有谋略,但承曹家遗风,是性情疏朗耿直之人。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卫昭不愿拐弯抹角。

“曹公子虽足不出户,却能叫陈大在吴家漕运立住脚,在赤火堂钉上钉子,本公子佩服。”

曹英淡然一笑:“三公子公堂自辩,破解梅苑那桩扑朔迷离的案子,叫北燕不得不吃了这个亏。盛京城中提起卫三公子无一不引以为傲,在下比起三公子来实在微不足道。”

“曹公子对京中大小事件颇为熟稔,想必也猜到本公子的来意了。”

曹英用水沾湿手指,在桌面上写下一个‘洪’字。

卫昭嘴角挂着淡笑,也沾湿了手指,在桌面上写下一个‘吴’字。

吴洪为一家,要彻底扳倒洪坤,便要釜底抽薪除掉吴家。若要抢回被吴家霸占的曹家漕运,自然也要先砍断洪坤这棵大树。

“曹家虽出身江湖,但天下漕运源自曹家,可想而知当年是何等风光,若论江湖第一帮也并不为过。能有曹公子相助,必事半功倍。”

曹英摇头笑道:“曹家说是掌天下漕帮,其时也不过是执掌三条水域交汇之处。其余各地漕运皆是效仿曹家,所以才有天下漕运出曹家一说。楚时漕运利大,朝廷想方设法收回漕运权,设漕运使监督,又另设督军镇守。即便帮中子弟众多,但多是穷苦之辈,先祖不忍其命丧官兵屠刀之下,又深知树大招风,曹家迟早生变。便当机立断,归顺朝廷。”

“曹家立足江州,朝廷便是派下漕运使,也撼动不了曹家根基。曹家虽归顺朝廷,但与朝臣一向泾渭分明。对待漕运使,曹家敬而远之,多年来达成默契,互不相犯。直到武帝立国,家父为保曹家顺势而为归降武帝。武帝撤掉漕运使,叫各地漕运自行经营。由此一来,各地漕运为争夺有利港口,互相倾轧,厮杀不止。家父不忍江湖同门厮杀,却又无力阻止,日渐憔悴。”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