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事,站在荀家的立场上,我没有选择。”
长孙恪转回身,凉薄的瞥了眼了尘,讥笑道:“是没有选择,还是不敢选择?”
了尘还要再说,长孙恪却没那个心情:“你今夜若只想同我说这些,倒没有这个必要,荀家如何与我无关。”
“是我多想了。如今了尘皈依佛门,五蕴皆空,凡尘俗世自不该多问多想。”
长孙恪透过窗看向竹屋里已经入睡的无寂,讥讽的弯了弯嘴角。
了尘视而不见,转身进屋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道:“后宫秘闻录的秘密都在这里了。”
长孙恪站着没动。
了尘知他信不过自己,虽也无奈,但还是告诉他:“后宫秘闻录其实是当年荀皇后命亲信之人编撰的,虽记录的都是宫闱秘事,但若仔细阅读会发现一些遣词造句不合常规。旁人只会以为是秉笔者不擅措辞,其实这是有意为之。通过这密令手册里的数字对照秘闻录中的文字可以得到一些名字。这些人是荀家安插在楚皇宫的密探。荀皇后想利用这些人独掌宫廷。只可惜未及实施,齐国公便率军占了盛京。楚未帝南逃时,秘闻录也被一个内监夹带出宫。”
“未帝在南郡立都后,荀皇后又想起此事来。好在遗失的是秘闻录,密令手册还在荀皇后手中。荀皇后信任大哥,便打算将此事交给大哥重新整理。当时各地兵荒马乱,叛贼四起,后楚苟且于南郡,虽暂时偏安一隅,但齐国日渐强盛,大哥心忧国事,便将此事耽搁了下来。直至齐国发动灭楚战争,书册仍未修成。而后荀家也在那一场战乱中覆灭。”
想起往事,了尘眼中隐隐闪着些许光辉,随即便黯淡了下去。
“我资质平庸,不及大哥。但很幸运,姑母将义阳公主许配给了我。我本不欲多求,但义阳却很像姑母,野心勃勃,又对晋王萧琰怀着不一样的心思,我却无力阻止。”
“说起来我也是无意中发现了义阳手中的密令手册,虽不知何用,但义阳很重视他,我当时只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记下许多,重新誊抄。后来后楚覆灭,我和义阳失散。我随流民一路逃亡,幸得师父相救,才勉强活命。之后便在这护国寺中出家修行,了却残生。”
长孙恪对那些过往并不感兴趣,但他还是毫不留情的对了尘说:“有时候无动于衷也是一种恶,你自以为的无欲无求会将整个家族推进深渊。荀家之所以破灭,也许正是因为他看出义阳的野心,宁愿毁了荀家,也不愿荀家沦为义阳公主复仇的利器,成为千古罪人。”
了尘苦笑,当初的他又何尝没有恨大哥。因为在他看来,荀家和后楚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该同进同退。可大哥却倾向投诚齐国。他娶了姜氏嫡女,本可用姜氏之财帛替楚国铺路,可他非但没有,反而警告自己莫要听信义阳公主。
那时的他是怎么回的,他骂大哥忘恩负义,骂大哥是楚国叛臣。未帝不理政事,荀皇后孤掌难鸣。后楚那么快就溃败,又何尝不是因荀家内部之乱。
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信念,在看到齐国日渐昌盛之后,渐渐变得可笑起来。
“密令手册你拿着吧,虽然不全,但总能防患于未然。当年荀皇后只来得及安插人手,那些人互不相识,也无联系。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想来也未必都愿意为义阳公主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