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新秀而已,所以完全不需要紧张,这反而让他在每次大场面里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很多时候能让对面的球星心态失衡。
大卫·罗宾逊冷静下来后,也开始增加给队友的分球。
“上将”此刻很清楚,他的压力要比张茣大太多了。
那小子哪怕不持球进攻,也可以靠队友给他创造机会。
但他却必须由自己给队友创造机会,所以严格来说,这场比赛的看点如果是他和张茣的对决,那对他来说真是太不公平了。
然而在NBA,“公平”是不存在的。
就算是两支势均力敌的球队,裁判的判罚也会让双方球迷都觉得不公平。
这世上能够称得上公平的竞技比赛,应该只有网球和棋类运动,篮球和足球是最不公平的比赛,都是裁判一个误判就能决定一场比赛胜负的运动项目。
马刺这边在整体实力上落于下风,但是靠着罗宾逊这个强点,以及擅长打逆风战的特质,即便一直处于下风,他们也不会轻易被击溃,依然有打出反击的能力。
打逆风球是衡量一支球队强弱的主要环节,凡是强队都有一股韧性。
鲍勃·希尔用一个上半场就确定,马刺如果要战胜湖人,一定不能与对方拼进攻,必须压下节奏打防守反击才有希望,要尽量让每一回合都落入阵地战的节奏,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球队运动天赋上的不足。
马刺的强处在于整体性、执行力、经验,他们必须利用好自己的长处,尽可能的扬长避短,才能击败湖人。
上半场结束时,马刺总算将分差维持在十分以内,湖人以58:49领先马刺9分。
张茣上半场贡献了16分5篮板7助攻,与他进行对比的是大卫·罗宾逊的21分7篮板2助攻。
两人的数据其实差不多,张茣强在得分更具爆发力,他的16分有大半都是在短时间内的爆发。大卫·罗宾逊没有那么强的连续得分能力,但是他一直在得分,一直为马刺输血。
第三节开始后,马刺的攻防节奏变得比上半场更慢了,他们率先做出了改变。
这些老家伙们对于这种超慢节奏很是喜欢,打得越慢,他们的经验和执行力就越能得到发挥。而且老球员一般都能沉得住气,不会看到进攻时间只剩下五六秒了,内心就产生慌乱。他们能在进攻时间的最后几秒,依然打出连续的转移球配合,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的得分机会。
NBA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些球队就喜欢在最后8秒才出手,总要把进攻时间拖到最后。
这似乎和后来的CS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款游戏在扮演进攻方的时候,也有“快攻流”和“慢攻流”,但是世界强队大多都喜欢打慢攻,弱队却大多喜欢打快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