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乡正是先前好心请祢衡吃饭,结果被讽刺奢侈浪费,为何不捐献出去的那一位。
祢衡嗤笑:您都来了,我怎好不来。
同乡皱眉道:什么意思?
祢衡看着对方,理直气壮道:衡听闻您前几日一顿吃两大块羊肉,结果因为积食腹痛难忍,一天一夜都没好。
您现在来了,今晚可别再多吃啦。
稀稀拉拉的笑声从周围响起,同乡脸色涨的通红,愤愤拂袖坐回自己席位上。
这下,可再无人上去触祢衡的眉头了。
有人估算着时间,猜测糜荏应该就要到了,故意提高声音道:欸,诸位何必再同祢公子计较呢,他可是连荀彧荀侍中都能评价为借面吊丧之人啊!
呵,祢衡显然对自己的评语得意洋洋,闻言就大声道,难懂诸君觉得,他不能借面吊丧吗?
荀彧除了长得好看一些,年纪轻轻哪里还有出任侍中的资格?不就是跟了个好主人,才有今日地位?
至于那糜国相,身家也不清白。谁都知道他以前靠着买官入朝,受先帝宠爱才能领兵打仗。啧,谁知道私底下为了讨好先帝,做过什么龌龊事儿?
他不评价糜相,不过是因为没见过这人,不知他容貌有多好的罢了。等将来见过,就可以尽情写文章抨击、辱骂此人!
只消想到权倾朝野的糜相会被自己骂地颜面尽失,他就无比期待。
便在此时,有清风拂面。
一个悦耳的声音由远及近:吊谁的丧,你的么。
祢衡跳起来破口大骂:说的什么屁话,吊你的丧还差
他的话语没有说尽,便因见到来人而消失在嘴边。
来人只身着一袭黑金色锦袍,满头青丝为玉冠所束,只剩几缕不羁地飘散在眼前。他的眼眸比星空还要深邃,唇畔还挂着一抹微笑,整个人的气质不可名状。
这人是谁?这世界上怎会有如此耀眼之人!即便在夜幕之下,亦宛如骄阳当空,称得周边的一切都有了颜色与温度!
所有人都起身行礼道:臣等恭迎糜相!
糜荏温和颔首:诸位请起。
祢衡慢慢瞪大眼。
原来这就是糜荏?
是了。除了这样的人,谁还能得到先帝宠爱?他若是先帝,也想把这人捧到天上去啊!
祢衡差点都看呆了,脑中涌现出一系列华丽辞藻来盛赞糜荏。至于原先打算的辱骂与诋毁,尽数消失。
等回过神来,便发现糜荏深邃的瞳眸正对着自己。
有人恭请道:糜相请上座。
祢衡的脸涨的通红。
他先前故意膈应这些人抢了上座,这会坐也不是让也不是,这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必,站一会就行。祢衡听得比醇酒还要醉人的声音替他解围道,我先前听闻祢从事的文章写的很好,现在呢,可写得出来?
祢衡与糜荏对视着着,昂首挺胸:当然可以!
他豪爽道:来人,取纸笔!
众人见他这幅做派,不少都暗自撇嘴。侍立在糜荏身旁的宴会主人见状,忙令府中侍从去取。
纸笔很快就来。不到一盏茶时间,祢衡文思泉涌,竟连修改都没有当场成赋一篇,叫众人震惊不已!
祢衡放下笔,连墨迹都没有干,就献宝似的地将文章递给糜荏一看。
糜荏面不改色看罢这篇吹捧他的彩虹屁文章,轻笑一声,的确写得很不错。
祢衡登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飘起来了。
他整个人都沉浸在糜荏的微笑之中,没有听到他下一句话,杨尚书,孔北海那里可还缺人才?
杨彪心领神会:北海郡为黄巾军摧残,至今百废待兴,人才凋零。
作为朝中表率,便是再不喜这祢衡,杨彪也不能做出不符合身份之事。他的儿子杨修把这人引为上宾,他只能单独训斥杨修。只是杨修生性骄傲,如今又年轻气盛,在他训斥之中愈发与这祢衡深交。
弄得他这段时间生得好一肚子闷气。
糜荏颔首:既然如此,等到正月雪退,祢从事便去北海帮他吧。
这人是孔融推荐的,对他极为欣赏。正好去与孔融相伴,让这两人待一块,怼天怼地怼黄巾军残党去。
祢衡晕乎乎地:好,好啊
百官大喜:糜相英明!
这会已是腊月二十,到雪退左右不过一个月时间,真叫人迫不及待啊!
处理过此事,宴会之主又请糜荏上座。
糜荏摆手:不必了,我还有事要处理,就不打扰诸位雅兴了。
语罢,毫不留恋带着身旁几人转身离开。
祢衡看着他的背影,下意识追了出去:糜相,糜相
他追到糜荏身边,询问道:衡可有机会,请您赏雪观梅?
糜荏瞧了他一眼,轻轻一笑,再会。
祢衡:再、再会
他眼巴巴地看着糜荏回到马车中,直到再也看不见。风雪之中,这道魂不守舍的身影,竟还有几分可怜意味。
他并不知道,那辆远去的马车中,荀彧正一字字阅读他的文章。
半晌才放下那张薄薄的宣纸,抬眸凝视糜荏。
写得真好,他淡道,比我见过的所有人都写的好。
来之前他还担心那人会如何冒犯子苏,想不到只是见了一面,对方居然就走不动路了。
把他贬谪到北海,子苏可真舍得?
哪有什么可不舍的,糜荏笑了,写得再好,也不及文若先前对我的盛赞。
荀彧一脸静静等他狡辩的模样:我哪里盛赞过子苏?
文若忘了?糜荏靠在软垫上,好整以暇地瞧着他,国、色、天、香。
荀彧:
这个,还真是他称赞的
第一百零一章
国色天香四字一出,荀彧莫名心虚。
他当时就仗着这人出征不在长安,大半年后方能回来,才在外人面前炫耀的。想不到时间都快过去两年,这笔账居然还记在他心里。
见人正笑着等待自己回应,荀彧:只是句玩笑话,都过去这么久,子苏还是忘了吧。
糜荏瞧着他,唇边笑意愈发意味不明。
因这一插曲,荀彧没有再追究糜荏今日招蜂引蝶之事其实他也知道糜荏不是故意的,不过就是盛装出场想替他出气。
结果敌人不战自溃。
想到祢衡最多一个月就要被调往北海,荀彧也不在纠结此事,想了想还是把文章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