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容易找,譬如董承有些要事想与糜荏商量,抑或陛下将糜荏召唤去某处商议政事,还怕他不能落单吗?
只要糜荏落单,关张二人还怕打不过他吗?
刘备眉头皱的更深。
他思索许久,一想到要让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去刺杀糜荏,便觉此事不妥。
糜荏是何许人也?
他在弱冠之年以商贾之身买下官位,从此乘风化龙。剿灭黄巾军,斗倒十常侍,大败休屠各胡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直至如今挟天子而令天下。
他就像是一座永远不可跨越的高山,从容而冷静地伫立在他们眼前。不管他们如何追赶,始终难以望其项背。
这样一个人,会那么容易被刺杀?
刘备不信,不愿关张二人前去冒险。
他斟酌道:董从事,此事还须三思后行啊。
糜丞相能有今日功绩,都是在战场上拼搏厮杀换来的。您与董将军没有见过糜丞相打仗,或许不知他有多勇猛。
备以为,陛下与董将军在没有试探出糜丞相深浅之前,还是莫要轻举妄动的好。
董藩眯起眼睛:刘郡守之意,是说那姓糜的,其实也是异常勇猛的将领?
确有此意,刘备慢慢点头,他究竟有多厉害,谁也不知道。不过备觉得,他的武艺应当不会输于吕布。
他说罢这话,果然看见董藩不以为然的哂笑。
刘备心中无奈。
糜荏的外表,真的太具有欺骗性了。
他长得太好看了,身躯又不像别的武将那样强健厚实,甚至比一般文官看起来都要儒雅风流,一副根本不会打仗的模样。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每一次打仗他都会冲在最前方,以此稳定军心。
他们都有过这样领兵打仗的经历,知道冲在最前方的糜荏能够战无不胜,那他的武艺就绝不会像他的外表这般柔弱。
董藩皱眉:刘郡守可有证据?
刘备沉吟:糜丞相能只身入未央宫刺杀董卓,便是最好的证据。
董藩微怔,嘴角笑容愈发嘲讽。
他的语气略带轻慢:刘郡守,难道您不知道,董卓之所以会死,是因为糜荏令他的侍女貂蝉施以美人计,诱惑吕布临阵倒戈,才在董卓猝不及防之下杀的董卓吗?
刘备摇头。
他听过这个传言,追究起来还是王允意图勾结马腾谋反时放出的消息。或许是因为这个版本听起来没有那么玄乎与神秘,于是被不少人认为是被掩盖的真相。
这话骗骗别人还行,不管是刘备还是曹操,都笃定事实定非如此。
吕布生性轻狡,倘若最大的功臣是他,他敢于屈居于糜荏之下吗?要知道糜荏待麾下士卒温和又严厉,喜好杀烧掳掠的西凉军想要适应,恐怕不是
是以,杀了董卓的一定不是吕布,而是糜荏。
他不知道糜荏是如何杀的董卓,但对方既能在守卫重重的禁宫中杀死董卓,一定是有特殊的办法。
这样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让他的两位义弟刺杀糜荏,岂非是要他们去送死?
刘备还是劝了一句:董将军身在长安,与糜丞相接触更多,应该知道这个消息并不可靠。
董藩却没有相信刘备的说辞,反而冷笑道:不会是刘郡守不敢对那姓糜的动手,随口托词吧?
刘备无奈,董从事,备乃刘氏子弟,不会害陛下与董将军。此事
董藩抬手制止了他的话语:行了,刘郡守不必多言,董将军自有主张。
密谋至此没能达成统一,董藩冷了脸色,最终道:刘郡守虽不愿出手相助,但还望您能记得您的身份,不要泄露此事。
刘备只得应下。
目送董藩策马离去,关羽询问道:大哥为何不答应此事?我与二弟可以先随他前往长安,找个机会试一试糜丞相深浅。
张飞也道:是啊大哥,我们虽然对付不了吕布,但对付糜丞相,应该没有问题。
他们都知道刘备心未成中的霸业与遗憾,都想帮刘备,即便付出生命。
刘备摇首。
他往回走:刘表意欲向陛下献忠心,对付糜丞相,却不愿涉险出人出力,才向董承推荐我们三兄弟。
他是在拿我们当枪使,自己则作壁上观,想要获渔翁之利。
张飞怒道:好他个刘表,居然如此下作!
所以我不打算趟这浑水,刘备敛眸,而且,我怀疑糜丞相之所以能杀董卓,是有一件与震天雷不相上下的秘密武器。
震天雷的威力,刘备三兄弟没有亲眼见过,这几年时间里它的声音也渐渐落下去了。但不管是刘表、曹操,抑或袁绍,谁都在暗中找寻震天雷的配方。
关羽与张飞相视一眼,纷纷看见对方眼中的震撼与茫然。
三月,董藩回到长安。
他回复董承:荆州牧刘表与南阳郡守刘备,虽然都表示愿意帮助将军起事,却不愿意做那动手之人。
董承被气到了:口口声声说得好听,关键时刻却都不顶用!
将军莫气,此行也不是一无所获。董藩凑近董承耳边道,袁绍愿意帮助陛下,只要陛下立他的女儿为后。
第一百十二章
袁绍?董承皱眉,此人不可信!
刘协对此也是同样的看法。
他虽年少,却因为历经磨难,心性早熟。又在几位先生的教导下学得一些帝王心术,心中知道袁绍想要参与此事,必定不是什么善人。
早年他的兄长刘辩为天子时,蹇硕跟随他的祖母想要立他为帝。袁绍当时是大将军何进麾下从事,正是这人巧言劝说何进引凉州牧董卓入京洛对抗蹇硕。
却不想董卓包藏祸心,酿成后来惨剧。
袁氏百余条命,全部变成孤魂野鬼,凄凉游荡在京洛被焚毁的废墟之中。他倒好,不顾枉死的族人,招兵买马口口声声说要铲除董卓,结果就躲在外围看糜荏曹操等人与西凉军厮杀。
不久又摇身一变成为冀州牧,意图割裂天下。
若非糜荏与曹操,说不定此人还真能作乱多年。
他见打不过糜荏,就仗着袁氏一族的名声继续当冀州牧。朝廷已经对此人已足够宽容,想不到他却胆大包天,堂而皇之地送那样一封奏折,撕破刘协与朝臣辛苦维护的平静,掀起如今的风浪。
他试探、挑拨糜荏的野心,将某些不能宣之于口的东西放到明面上来说,逼的朝臣纷纷站队。
依董承看,若是没有这个契机,大家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糜荏说不定也会永远蛰伏下去。
与袁绍联手,不啻于与虎谋皮。
更何况袁绍还想要刘协立他的女儿为后,诞下长子为太子,继承大统。
刘协不做思考,直接拒绝董藩的建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