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视、高票房、高曝光度,低口碑。就是腾阁工作室作品最显著的特点。”谭迟说。
“抄袭争议不断,融梗更是说不清。”华姐摇头。
“这写着,腾阁工作室里有6组编剧团队,每个团队起码有五名专业编剧,可以同时进行六部剧本创作?”小曹咋舌。
“不止,如果算上实习编剧,枪手等等,起码有五十名编剧。”华姐道。
“这么多编剧还做什么剧本招标啊?自己写啊!”
“投资方要求原创剧本,据说要求还挺高,小道消息——”陈昆明压低声音,“他们的编剧团队写了几十稿大纲全被毙了,实在没辙了才想出这么一个业内招标的主意。”
“投资方是谁?”谭迟问。
“对外保密,不过据小道消息——听说是一个商界大佬,房地产和IT都有涉及,现在想开拓影视市场。”
小曹:“陈哥,你的小道消息准不准啊?”
“哼哼,小道消息往往比官方消息更可靠。”
“腾阁的大纲过不去也不奇怪,他们这几年做的本子太粗太快了,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只要字数,不管剧情,成立时的元老级编剧九成都跳槽了,现在撑场子的都是近三年来新扶持的年轻编剧,但是这三年他们做的本子都是改编,基本没有原创。”华姐叹息。
“也就是说原创能力很低?”小曹问。
“不是很低,是基本为零。”陈昆明说。
“我的妈呀。”
“房地产和IT产业——”谭迟揪着衣角擦拭眼镜,“这个甲方背景,恐怕很难缠。”
“可不是,我一听IT就头大,肯定张嘴闭嘴都是大数据、收视率、观众喜好曲线这种。”陈昆明趴在桌上,“我没血了……”
华姐:“想想钱。如果中标,大纲20万,分集60万,成稿70万,后期10万,这就是天上掉人民币啊!”
“满血复活!”陈昆明跳了起来。
“先报名吧,”华姐抬眼,“资格审核通过就有5万定金!”
陈昆明:“华姐,我们是不是组团的成功率更高?”
“大家觉得呢?”
谭迟:“组团吧。”
小曹点头。
“行,那大家把各自有署名的作品做好目录发给我,我统一填表报名。”
三人点头。
华姐吸了口气,展开手臂:“搬砖码字——”
谭迟、陈昆明、小曹同时双臂上举。
“一切为了生活!”
※※※※※※※※※※※※※※※※※※※※
六一到了,墨兔叽很崩溃
明天要陪墨仔参加幼儿园健步走,晚上还要练习亲子舞,墨仔的英语口语作业还没做。。。。。
墨仔看上的六一玩具贵得要死,还有一条礼服裙,穷逼墨兔叽只能死等六一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