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
一声巨响之后,雅间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护卫的头上冒出了大片的鲜血,身子一软就倒了下去。
半晌之后雅间里爆出了尖利的叫声。
不好啦,杀人啦!
第59章
幽暗潮湿的顺天府大牢里,一只巴掌大的老鼠爬过了男人的脚背,男人一脚将其踢开,硕鼠吱吱的乱叫了两声又跑开了。
男人从地上爬了起来,这才发现手上带了镣铐,一动就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他淡然的走到牢门前,拿着镣铐敲打着门,叮叮当当的声响回荡在了空旷的大牢里。
你们这些瞎了狗眼的东西,知不知道老子是谁?
衙役正在外面打瞌睡,忽然被惊醒了,持着棍子就走了过来,隔着门就招呼在了男人的身上,你要是再敢闹,仔细官爷我剥了你的皮。
男人吃了亏往里站了站,吼道:你打我,你一个小小的衙差居然也敢打我,我告诉你,我弟弟那可是新帝身边的第一大红人,你得罪了我,回头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衙役冷笑了一下。
你弟弟要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我爹那还是玉皇大帝呢。给我安分点,否则差爷手中的棍子可不认人。
棍子敲在门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男人吓的瑟缩了一下,后又不甘示弱的喊道,我弟弟叫余丰宝,我叫余大龙,回头等我弟弟来了,到时候有你好看的,我呸
哼,这天下间走到哪儿都逃不过个理字,天子犯法还与庶民同罪呢,谁人不知道皇上跟前的红人是个太监,一个阉人的穷亲戚也敢在此嚣张。
衙役打着哈欠往回走去。
男人挨了打,倒也不敢再闹事。
陆正廷一早就被师爷给吵醒了,外头天才蒙蒙亮,他打着哈欠问,何事这样着急忙慌的?
在这遍地都是皇亲国戚,权贵重臣满地走的京城里,他一个正三品的顺天府尹整日里的左右逢源,讨一口饭吃容易吗?
每天都操着全京城安稳的心,却只拿着微薄的俸禄,生怕哪天一个不察就得罪了人。
师爷拱手道:昨儿万花楼里闹出了一起人命官司。
陆正廷皱了皱眉,京城里的那些个公子哥哪年不得闹出些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新闻来,倒也没什么稀奇的。
这一回的是哪家的少爷啊?
师爷顿了顿。
这人姓余,乃是京郊余家村人,原也只是乡野村夫,不过
陆正廷之所以能稳坐顺天府府尹的位置,那靠的就是消息灵通,他脑子里一转,迅速的撇去了京中权贵,然后露出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莫不是跟那个颇得圣宠的余公公有关?
师爷点头。
大人,一会儿上朝的时候,您要不要先探探这位余公公的口风?
余丰宝昨夜难得睡的安稳,今儿便早起陪着谢承安一道上了朝,他立在龙椅的斜下方,身体微微躬着。
陆正廷之前从未跟余丰宝接触过,今儿留神打量了起来,才在心中惊叹一声,果然是长了一副好皮囊,那身太监服穿在他身上,勾出了纤细的腰身,半垂着的眸子虽看不清神情,不过却难掩姿色,也难怪皇上会偏疼些,果然长的我见犹怜,天然有着一股风流气息。
余丰宝感官敏锐,察觉到有人在看他,便悄然打量着,四目交接时,男人对着他使了个眼色。
两人悄无声息的交流着,这一幕却全都落在了坐在龙椅上的谢承安眼里。
谢承安抿着唇不说话,一道锐利的光扫在了陆正廷的身上。
陆正廷吓了一大跳,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身子弓的愈发低了。
下朝之后,官员们鱼贯而出。
余丰宝寻了个机会,便往外走去,果然在宫门外瞧见了陆正廷。
他打量着他,陆正廷约莫四十来岁的年纪,面容清瘦,留着长须,京中的官员他原也不认识的,可他是近身伺候谢承安的人,平日里说的多了,少不得就留心了起来。
陆大人,有事找我?
陆正廷把人拉到一旁,悄声道:有这么个事,下官想讨余公公的主意,昨儿晚上在万花楼发生了一起命案,杀人者称是余公公您的哥哥,下官一时也不好还请余公公
余丰宝脸色一沉。
陆大人身为京城的父母官,看来是愈发的糊涂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那都是天经地义之事,怎的如今反倒先来问我了?
陆正廷擦了擦额上的汗。
余公公说的是。
余丰宝又道:大人若是证据确凿,那就按律法行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实在无需来问我。
待到人走远了,陆正廷这才抬起头来,远远瞧着那抹瘦削的背影,叹了口气。
他还真有些拿捏不准余丰宝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反话。
余丰宝刚一进养心殿,就被谢承安给搂了个满怀。
这一大早的谁惹朕的宝儿生气了?
余丰宝红着脸道:奴才哪里有生气啊?
谢承安在他的唇上轻啄了一下,宝儿是朕的枕边人,你那点小心思哪里能逃得过朕的眼睛,你说,是不是陆正廷那个老匹夫惹到你了?朕明儿就寻个由头把他调出京城去。
皇上,你可不能意气用事,陆大人他没有惹我生气。况且你把他调出去了,到哪里去找一个这么趁手的人来填顺天府这个缺,陆大人在这个位子上干了有些年头了,对京中情况最是熟悉。
余丰宝说的头头是道。
谢承安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宝儿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要不是知道宝儿一心为了朕,就冲他今儿敢在金銮殿上对你使眼色,朕就该诛他九族。
他说的一本正经,余丰宝忍不住笑道:如今都当了皇帝了,怎的愈发的小气起来,连臣子的醋都吃,况且陆大人年岁大的都可以当奴才的爹了,奴才又怎会
谢承安乐的眉开眼笑。
这么说宝儿呆在朕身边,是贪图朕年轻俊朗,身强体健,等朕上了年纪,你就要去找其他更年轻的了?
他的手不断在余丰宝的腰上挠着。
余丰宝素来怕痒,只求饶道:皇上真是越来越小心眼了,等皇上上了年纪,奴才也老了,到时候哪里还有年轻的能瞧上奴才啊?
他咬着唇又补了一句。
况且奴才是打定主意要跟着皇上一辈子的。
晌午时分,小太监匆匆进了养心殿,在余丰宝耳边耳语了几句。
余丰宝交代了几句服侍谢承安的细节,比如茶要八分烫,屋子里要通风,熏香不要太浓等等十数条,交代完之后又让御前的人重复了一遍,这才放心的去了。
余父和余母都是一辈子的庄稼人,哪里见过宫里的阵仗,只吓得缩手缩脚跟个鹌鹑似的,远远的见了余丰宝进来,余母就红了眼圈。
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