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的盛宣知听了苏锦瑟选人的事情,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嘴角露出笑来,摇了摇头:“就知道她嫌麻烦。”
欧阳泛流不敢说话,只是笑着奉承着:“娘娘眼光好极了,那五个丫鬟,清白的很,年纪又小正好调/教。”
“虽然她交给王嬷嬷了,但你先看这些,宫内出来的都是滑头,别让人在她面前惹她不高兴。”
这话便是要欧阳泛流亲自去提点那些得了大运入了安朝殿的人。欧阳太监是殿下的人,殿下这样警告了一番,他们自然会明白苏锦瑟这个初来乍到的太子妃在殿下心中的位置,使幺蛾子时也会想清楚后果。
“殿下,崇王殿下来了。”门口黄门恭敬说道。
第101章锦瑟送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三大部门的主要职权,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其中政事堂为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内外宫交接的禁中,防卫森严,无旨意不能随意外出。
因为无旨无权的人不能入内,所以日日都在门口站着的崇王殿下一直都进不来。
盛宣知的视线还落在黄条上,上面是分管此事的阁老对这封奏折给出的意见。奏折上言明江南立春之后滴雨未降,不少地区已有蝗虫出没,恐有大旱风险,这是两浙路刺史上的请罪折子。
传话的黄门见殿下没有反应,也不敢多说话,继续缩肩弯腰地站着。
欧阳泛流不动声色地为殿下研磨,崇王每日都来,都来了三个多月,殿下一直没有动静,就派户部的人出去和他磨嘴皮子。
太子及冠后就有了辅国职能,他第二日就入了政事堂,此事就算是官家有意见,也说不出理由反驳拦截,加上太子监国一事,两府意外地一致口径,热烈欢迎太子入政事堂参与朝政。
他原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政事堂所有批改后的重要奏折再看一遍,然后在递交给官家最后决定。奈何庆延帝心思多疑叵测,送上天子案头的奏折只是挑拣着看,看了也不发表意见,只把分管这个折子的阁老宣到书房谈话,至于剩下的便都要太子自己做决定,只是结果如何也要太子一力承当。
庆延帝如此放权,意图明显,无外乎想要看着太子犯错,之后大做文章,尤其是现在崇王及冠一年多,可迟迟进不了户部,自请的折子就被压在政事堂。
太子压下不发,政事堂的老狐狸自然也就当没看见。官家那边假意询问过好几次,他们一问三不知,谁也不敢多嘴。
今日崇王殿下来也是为了这个事情。
日晷的影子落在正中,已经是午时了,欧阳泛流见殿下还捧着奏章,头也没有抬起来,只好苦着脸,上前小声说着:“殿下,午时了,是否传膳。”
盛宣知摇了摇头:“不用了,这批礼部的折子看完先。”
欧阳泛流张嘴还要说什么,就见太子冷淡的侧脸,一肚子话又被咽了下去。殿下做事最忌他人打扰,说多了只会惹得殿下盛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