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方大哥以前没做过这么漂亮的柜子,柜子上不光是有抽屉,还有好几个机关暗格!
像他这样木匠,一看见好的图纸眼睛就放光越琢磨越有意思。恨不能立刻拿回去跟他爹分享。
方书净取了二两银子递给他道:我想做来成亲用。
方大哥道:你为家里盘火炕已经花了不少钱,怎好还能用你的钱。家里的料子还有一些。足够了。他死活不肯收钱。
如此这般方书净就把给他们买的两身夹棉的新衣服拿来。道:上次去城里,碰见又合适的衣裳。就一人买了两套,你帮我拿回去把。
方大哥粗糙的大手一摸就知道里头用料十足。像他们乡下人谁能穿得起新衣裳。这例外都是细棉布的,摸起来软软乎乎的。
有点汗颜。他们都没给方书净点什么,哪里好意思那他的东西。
推拒着说不要。
方书净道:买都买了,收下吧。
方大哥十分不好意思,本是想来帮他的,没想到又从他这占了点便宜。
方大哥道:你这院子弄的这么好,要不养一条好狗吧。村子里啥样人都有。万一有那不开眼的,岂不有损失。
方书净道:那倒不用,家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好偷的!嘴上这么说,听说乡下的狗听说凶得很,吓坏了他家小媳妇可怎么办?
自从上次徐子洋跟冯紫嫣生气之后,俩人最开始是谁都不想搭理谁,冯家听到女儿的说法也很生气就想等着他道歉。可谁知一来二去这都过去半个月了还没来。
倒给冯家上上下下弄的有些不安。
冯老爹更是出乎意料的训斥了冯紫嫣道:咱们家还欠了一千多两银子呢,你若是能跟徐家成亲过些彩礼也就够了。要是跟徐家的关系差了,回头等冯家破败了,你可就不是现在的大小姐了,到时候就只能找更差的男人。
家里的仆人也道:小姐,你既然是冯家的人要为冯家多多考虑才是。男人有几个不好色的。只要你顺顺利利的嫁过去了。有无数丫头奴仆伺候着。到时候就算徐子洋再纳八十个妾都不要紧。妾就是下人,还能越的过您去?
冯紫嫣却有点不高兴:可是他那么对我,我怎么能上赶着过去呢。
仆人道:只要能过好日子脸面算什么。那些丫头人人都知道徐子洋不是良配,一个两个还不都是上赶着,生怕自己没抢上位置。
冯紫嫣道:可是方书净以前从不这样,又规矩挺又守礼。以前她不懂珍惜,被徐子洋这种人一对比之后只觉得方书净样样都好。
仆人道:您可千万别再说这样的话,无论怎么样徐子洋才是徐家公子。您现在最重要的事儿就是要他开心!
冯紫嫣似乎被说服了,道:那去请他吧。
仆人这才重新展露笑颜,不然若是冯家破败了,像她这样的老奴也没什么栖息之地了。还给他出谋划策道:小姐你做的牛乳奶糕最好吃,您给徐公子做一块。他一定会很感动的。
冯紫嫣又去了厨房。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徐子洋跟小厮壁墨姗姗来迟,来之前壁墨道:少爷,我说的没错吧,着急成亲的是她不是您,只要您吊着她,她就怕了。
徐子洋摇晃了一下扇子自诩风流倜傥。他最近沾多了女人,对那方面的好奇减少了一些,但对冯紫嫣还是格外有耐心的!毕竟还没得手。冯紫嫣对他若是柔情小意还好,若是认不清楚自己的身份还总想管着他那就算了。
他将来是要娶媳妇,不是娶个夜叉。
过了一会儿见到了人,徐子洋的眼神就变得下流了起来。
冯紫嫣虽然讨厌,但一想到爹爹和老仆说的,就算不喜欢也要跟他假意周旋一二。
可谁知徐子洋越发的过分,色胆包天竟想在冯家就行不轨之事。她还是受不了这事儿,狠狠的把他推到了一边,谁知好巧不巧,徐子洋正好撞到了柜头,血一下子从头上冒了出来。
就听壁墨大喊:杀人了!
书斋的少东家最近正紧锣密鼓的把雕版的师父弄到自家的宅子,开始秘密开工。
他之前听方书净的那个法子果然有效,广告牌立出去没几天就有人过来打听北翁的新书什么时候到。
甚至有同行过来暗搓搓的打听的。
做书斋的这些人谁有什么渠道都是一清二楚,倒没听说他这里有什么特殊的渠道。
县城里不大的地方。他这么点新鲜事儿很快就掀起了一点风浪。
越是这样越是要谨慎。
雕版结束之后就请人开始印刷。
他们选用的是中高档的纸,印刷一本小册子成本就要十二文钱,找人配了图,还下血本了,订购了一批装书的木头盒子。
给这书放在一边的时候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看着就上档次。
这个话本让少东家这么用心,顿时道:少爷,最近已经有很多人在打听了。咱不是已经有一百多本了么?他看到装订好的新书,散发着油墨的香。外头都想买怎么他家少爷反倒是不着急了,他有点看不懂。
少东家道:现在多少人盯着咱们家呢,只要把书弄出去,不出两日就会有复刻版。
这复刻版就是所谓的手抄本,他砸了这么多血本在里头。若是被别人搅和了,甭说挣钱就是想把八两银子的本儿捞回来都不容易。
掌柜的也是做了多年生意了一点就透。听到少爷这么说,点头称是。
于是俩人硬生生囤了十天。
手里的精装本有一千多册了,才肯放出消息要卖。
书斋那边打广告就有大半个月,早就把这些书生的胃口吊的足足的。听说终于要开卖了。
一个个都翘首以盼的。
掌柜的定价八十文一套,包括一个木盒,一个线装本的书。纸质和印刷都是很好的。里头还配了画!
就这一套话本拿出去,就带着个贵的样子。
兜里没有钱的都不敢问价。
终于到了卖话本的那天。
少东家终于露面了。昨儿就把卖书的消息放出去了。今儿早早就有人在门口等着。就想看看这传说外地来的话本有没有本地的好看。
书斋还看到不少相熟的面孔,都是各家书斋差小厮过来买的。
这属于拿回去多半会用来复刻版,也要早有准备。就算是要复刻也是需要时间的。
这一千本,卖八十文,成本有三十文,五十文的利润。要是都卖光了去了本钱就有五十两的利润,跟方书净对半分一人也能拿到二十五两。
想想心头就是一片火热,但是这话他也就是想想,县里不大。几个私塾一个书院加起来也才三四百的书生,这一千本是打算放在铺子里慢慢的消耗。
少东家当着大伙儿的面还得讲两句道:多谢大家光临,北翁最新的话本八十文一套。先到先得,有喜欢的可以买一套回去收藏。
这北翁以前写过啥啊?南南北北的话本我看的可多了。你一说,我也许能记得。
买一套。
给我也拿一套。
这书都放在匣子里,这种精装版可不好买,有人打开粗略的翻了一下,里头还有画作,印刷也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