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叽叽喳喳说了起来:这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当书生的听到这个打赌之后都倒吸一口凉气。
对上何玉啊,谁敢啊。
怎么了,我来的晚,有没有人跟我讲一讲发生了什么。
禁考一年太毒了,耽误一年有可能彻底会坏了时运。
这事儿若是答应下来,堵上了自己的前途谁敢不拼尽全力。
要是熟了,就是用自己的前途来为对方扬名。
可要是不答应,回到书院一样会被人嘲笑。当书生的连这点血气都没有,也叫人瞧不起。
徐文在旁边得意洋洋,而何玉也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浑身带着一股让人讨厌的傲气,就好像认定了这一场比赛不会输似得。
大伙儿都爱凑热闹,之前书生过招大多就是赌一些好酒,第一次有赌这么大的。
很快就连店小二和店掌柜的都给惊动了。
店掌柜,道:两位公子,若是要切磋的话,我们把一楼大厅给腾出来。
就连听到风声的甲班同窗们都赶来了,看见他们在旁边煽风点火的样子就生气,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这分明是欺负人。
在场的人都知道何玉是个大才子,虽然是童生,但水平很高,压着没考是想要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来碾压方书净还提出什么一年禁考这种阴毒的办法。
你们太不要脸了,要比冲我们来。方书净为人谦和大方,彬彬有礼,总是把自己带的小咸菜拿出来分享,谁都可以借到他的随堂笔记,现在看着别人这么欺负人,当下一个个都站出来了。
既然何大才子想要赐教,不如车轮战,看看您究竟能过几关。其中一个甲班的书生冷声的说着。
就是,听闻何大才子虽只是童生却有考举人的实力,这样的实力不在考场上比拼,反倒是用来赌博。我算是头一次见了。
对啊,禁考一年算什么。既然要玩就不如玩大一点,咱们玩禁考十年的。
这些甲班的学生伶牙俐齿,从来不肯饶人的。挤兑的何玉跟徐文俩人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
何玉敢跟方书净挺腰子,还真不敢跟甲班的人放肆。之前说什么他虽是童生却有考举人的才能这也是干爹找人传出去的,要树立他才子的名声。山林书院作为知名的大书院底蕴很厚实,这里个个卧虎藏龙,跟这些人比,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方书净心中一暖,虽然这个他们挑衅在前,但是被同窗好友护在中像有人撑腰的感觉很好。
徐文见何玉的心态有点崩了,道:我们是在跟方书净说话,不是跟你们说。比与不比跟你们无关。
刚才他们那点想欺负人的小心思已经被点破,这个时候他们还执意要跟方书净比。
一时间围观的书生们对何玉投出鄙视的眼神。
何玉自从十六岁扬名,什么时候受到过冷眼,本来徐文让他来比试一番他也没放在心上。但这一次却不同,感受到大家对他的不屑一顾有些心慌了,道:你到底比不比?
方书净道:比就比。他不惹事儿也不怕事儿。
徐文听到他答应的话心里一阵阵的狂喜:这可是你说的。男子汉大丈夫,吐口唾沫是个钉,可不能说话不算话。随后立刻张罗掌柜的铺好笔墨,觉得方书净这次死定了。何玉可是私塾先生亲口说的才子,方书净就算学问再好那也是普通人,普通人跟才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掌柜的早就早到了几个相熟的读书人,都是镇上德高望重的那一种。
连他们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赌前途的,一个个都很慎重。其中一个长须老者道:不如就以秋霜冬雪为题,写一个骈文。
骈文讲究的是,四六句韵律和谐,对仗工整,而且还得押韵。非常难,而且限时一个时辰。
这短短的一个时辰就代表日后的前途。
甚至不给他们过多思考的时间。
何玉在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大脑也是一片空白,之前要想写出一个满意的文章通常会斟酌个三五天,写的过程中要无数次的打磨。最后誊抄一次才能拿出去给先生看。
现在要在这么简短的时间内写文章何玉也没有慌乱。连他都觉得难,只好略定定神就开始写。
方书净习惯了先在心里打好腹稿之后就一气呵成,眼看何玉都已经动笔了。但他还没有写,顿时山林书院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也有一些好胜心强的书生管店家要笔墨,有想过去写一遍,写完之后再对照一下他们写的,能知道自己的差距!
方书净在短暂的构思之后开始写了,他以前是写话本的人,下笔的速度比一般人快很多,旁边的人根本赶不上他的速度。
原本比赛的时候热闹非凡,就算落败了也无所谓下次赢回来就是。但这一次在比拼的时候酒楼里鸦雀无声,生怕有什么声音影响了他们的比试。
镇上书生多又碰上十年难遇的大事儿,源源不断的书生往这边赶过来,就想凑这一场热闹。
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长须的老者道了一句:时辰到。
好多正在写文章的书生都慌了,他们半个时辰才憋出来三行字。
山林书院的人也紧张了起来。
刘林脸色煞白,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好端端的在书院里读书多好,非要出来,现在可好被架在这里。万一方书净被他连累的禁考一年,他都不能原谅自己。
这仨人先看的是何玉的卷子,写的很漂亮的字体映入眼帘,第一句就是前朝大诗人的名句,牢牢的吸引了注意力。文章写的也中规中矩,在他的文章里秋霜冬雪都变成了迷人的景色。最后的一句话用的也是自己之前扬名那次写的狂傲诗句,有头有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新文章非常厉害。就看在场的人一个时辰写不上三五行字的人就能看的出来,他有多出色。
好。长须老人说着。不愧是上一次的魁首!少年狂傲但是狂有狂的本钱。
山林书院的人一听到他们夸奖何玉,当场心都凉了半截,读书人都知道科举有多重要,要是禁考一年光是心里的负担就太大了!到时候哪怕再次下场也未必能发挥的好。
其中有人道:不过是一场比试,文章有输有赢不能代表什么,十年寒窗苦读,还能因为这点事儿就不考了?这人也是山林书院的人,想给方书净在打个圆场。
但他们越是这样,徐文就越得意:是不是玩不起。之前明明说好了的。你们要是玩不起的话,我也有个好办法从我腿下钻过去,这样就当什么事儿没发生过。他朝着方书净挑衅的看过去。
在场足有七八十人,若是真按照他说的样子以后可别做人了:你欺人太甚。
徐文呵呵了两声,心里大爽。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此时已经尘埃落定,大多都想对着此事点评一二的人,就看见那长须老者把方书净的卷子拿了起来,才看了一眼眼神就变得锋利了。
这
看上去不疾不徐的,明着是写景色,实际上是借景抒情,而且十分深刻,光看这文章完全不会以为这篇文章出自童生之手,至少也是某位名家大儒。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写的文字漂亮不说,而且最后两句更是升华了这篇文章。
以景寄情,以情衬托忧思,最后笔触又落回到平淡的景色之中。宛如那剧烈的情感波动未曾出现似得。
但回味悠长。
在没看方书净文章的时候觉得何玉写的很好,可是看完方书净写的之后把何玉文章写的是什么都忘记了。
从一篇文章就可以看出他心思豁达。这种思想高度是寻常人望尘莫及的。要不是盯着他们写出来的文章甚至以为是他提前写好的呢。
都说文章不厌千遍改,越修改就越完美,但他的这个文章则是一篇完美的文章,连长须老人这样的水平都不知道这还有那里是需要修改的。
看到方书净的文章,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呼吸都跟着急促了起来。他亲眼见证了什么叫高手过招。
何玉那样有几分水平就抖起来的人,却在方书净这里被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