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归隐田园(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归隐田园(重生)——萝卜精(7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方书净把小山楂放在大床上,又盖上了一层被子,小家伙睡着乖乖的。有几分像柳叶辰,他以前就在想,不知道柳叶辰小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么可爱。

方书净道:家里的事儿都辛苦你了,咱家这几个人的分例钱涨点吧。县里只要出去干活儿的收入不错,给他干活儿的佣人也得水涨船高。

徐权嗯了一声。

方书净道:我跟柳儿平日在家的时候少,你就是他们的哥哥姐姐了。这些人也都到了年纪,若是有合适的可以成亲,你看着安排吧。总不能在他家干活儿之后耽误了自己的韶华。

徐权道:成,这事儿我跟他们说。随后又说了下方书净不在的时候家里都做了什么改动。方书净是彻底放权,徐权的进步也很大。就听他如数家珍的说的时候就知道他肯定是上了心的。

徐权说完之后,突然道:差点忘了,还有个最重要的事儿,老家来信了。他来就是为了送饭和送信的。结果跟方书净说话把这事儿完全给忘了。

方书净赶紧拆开信件。脸上也带着几分高兴道:爹和娘要来。

啊?徐权也有些惊喜。

方书净道:他们两口想要过来跟咱们一块过年。哥嫂的孩子太小不方便过来。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这边过年,能有老家的人过来陪着是一个很大的心里安慰。

方书净立刻给写了一封回信。让他们早点来,过来多呆一阵子。

写完信,直接回县里从驿站出发会比寻常送信快一些。

柳叶辰道:从明儿开始就收拾屋子。他的公婆要来,每一个房间都要拾到的亮亮堂堂的。

方书净出去寄信,外头小雪,大街上摆摊的人都回家了。县里也没有往日的热闹。他要去衙门。在路上正好看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背着一个书箱子,左顾右盼的,天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雪,他穿的却很单薄,手都冻红了。

这书生拦住了方书净,道:这位兄弟,县里的私塾怎么走。他说话还带着一点外地的乡音,也难怪不认识方书净的身份。

方书净道:顺着这条路往前一直走到头就看见了,不过下雪停课,你去那边干什么?

书生脸颊有些发红:我我听人说这边读书不要钱。他就过来了。

方书净见他冻得够呛,周围只有一家酒肆开门。道:你先进去暖和暖和吧。随后跟酒肆的老板打了个招呼。

县太爷发话,哪儿有不肯的。

屋子里有好几个火盆,的确比外头热乎。等方书净寄信回来,就看见刚才那外地书生还在屋里翘首以盼呢。

左右方书净寄完信也没什么事儿,过去问一问。

原来这个书生家世可怜,家就就一个寡母,前些日子寡母也去世了,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厚葬了他娘,他也没啥牵挂就出来了。可是出来之后傻眼了不知道去哪儿。他是从外县听说他们这读书不要钱。心想反正他在读书上还有些天赋,不然就继续读书吧,出来一段时间他一个呆头书生,在外头被人连哄带骗的,身上仅剩的那点银子早就花没了。现在身无分文,也幸亏遇到了方书净,不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方书净第一次看见头脑这么简单的人,顺手的考了他几个学问,他已经取得了童生的功名,基础还可以。

方书净道:那你先去学堂住吧,那边也有科举班。明儿让私塾的先生安排。

这外地书生连连鞠躬:多谢这是碰见好人了。

方书净走后让酒肆的伙计把人送过去。

外地书生连连夸奖他们这的人热情。

酒肆的伙计道:你这人命好,碰见我们县太爷了。

啊?外地书生吓了一跳,刚才那个极好说话的人居然是他们的县太爷。

伙计一听,连忙把县太爷来了之后的变化和他治理县城的丰功伟绩跟他讲了一下,外地书生肃然起敬,读书当如是

县里的雪一连下了三天,等第四天的时候终于放晴了。他们这大半年一直都在干活儿就盼着歇一歇,等真的可以歇了,却觉得浑身的力气都不知道去那里使,就恨不得再干点活儿。

终于放晴了,大家都开始干活儿了。这才舒坦了下来。

县里来了一队收布的商人,他们这边的布柔软又舒服。因为是产地价还便宜。以前也总有收布的商人!

但是这一次,他们来了之后就震惊了。这还是以前那个破破烂烂的县城吗?这里头所有的路都重新铺了,马路又干净又宽敞。

他们随意找了个饭馆,借机询问一下怎么县里的变化这么大。

饭馆里的人滔滔不绝的讲起县太爷的好。县太爷上来之后县里百姓的好处十个手指头都不够数的。

他们这次是来收布的。

饭馆里的人告诉他们道:大伙儿的手里土布多,好的布都给县太爷了。

他们这的土布也很好,十文钱一匹都是素花的,要是出去染个色,价格翻上三四倍没问题。这边还有一个织布厂,那边会有些价高质量好的东西。

但是能来这边收布的都是小商家。他们也不求什么质量,只要便宜就成。

这边给的价也还行,家家户户听到消息就过来送布。原本至少要个五天才能收完,但现在这边弄的很快。两天就足够用了。要是这这边弄的快的话,就可以早点回去,早点卖钱。还能过上一个肥年。

寻思着就看见不少人往一个地方去,好似在凑什么热闹似得。

这些外地商人原本就对这里的变化十分好奇,看见大家奇怪的举动,更是想过去打探一番。

饭馆的老板道:哦,你说那个啊。就是县衙门里开了个堂食。

当初修路队,脱盲班还有各种给县里干活儿的人都形容过他们的窝窝头和菜团子有多好吃。那边只能自己吃,不能外带,外头的人听说馋的够呛。总去衙门口提意见去。就说能不能卖。

县里头是真的忙不过来,可是架不住天天都有百姓馋来说的。就订下了日子贩卖,价也不贵,窝窝头一文钱一个,菜团子两文钱一个,肉包子三文钱。蛋花汤一文钱一碗。

做的话肯定是自己在家里做更实惠一些,但大伙儿都馋他们的这堂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贵些也愿意买。县里怕人手不够,又招了一些爱干净干活儿利索的县里的妇人帮忙和面剁馅,捏团子。今儿第一天卖的肯定多,食堂那边的大锅三个从天不亮的时候就开始蒸,弄好之后,回去放在锅里稍微过过热气就可以吃了。

县里特意给他们划了一块大点的地方,也是在外头,但是会支起小棚子。不怕下雨下雪。可以在这吃,也可以带回去吃,但现在是冬天,大部分人都选择拿回去吃。

县里的老百姓有经验,还没开始买卖呢。前面就排起了长队!

县里老大的笼屉已经夹了起来。一层一层的往上摆,摞的老高,周围还防着不少的装粮食的筐,里面都逢着白布,上面也蒙上一层白布,非常的干净。

前面几个卖东西的全是一等一的大美人,唇红齿白,明眸善睐,哪怕穿着普通的衣裳都一点不掩她们风华之姿。

这些人就是当初商户给方书净屋里添置的丫头。被他处理了之后,这些女子没地方可去,就只能落入不入流的地方,哭的十分可怜,方书净叫师爷安排。师爷让她们可以出嫁,但也不知道他们对男人失望了还是怎么回事儿,竟也不愿意。于是就安排在这边干活儿赚钱。又派了几个人盯着她们,见她们干活儿虽然笨拙,但还挺努力的没有偷奸耍滑,也就由着她们去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