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也是知情人,他也知道冉熙回来了?洛芸芊是不信这事的,毕竟他要是真的知道冉熙回来了,可不会还是那一张臭脸。
父亲不知道冉熙回来,但是知道时安去礼部当探子的事。
洛芸芊终究不是不讲理的人,算了,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也只能等熙儿的夫婿回来我在同你们算账。
娘明白就好,只是娘,冉熙虽然回来了,但你不能常常来看他,这其中的厉害我方才也同你说了,万不能在这时候出了差错。白冉星叮嘱母亲,就怕他母亲忍不住时时来看冉熙,就功亏一篑了。
这我知道,今日的事你就当我和韵儿是上门来捉奸的,你不是要那些人放松对你的警惕吗?那你就牺牲一下你的名声,将计就计拿这件事做做文章。洛芸芊并非什么都不知道的妇人,朝中之事白冉熙的父亲自然是同她说过的。
娘,你这法子好是好,但你儿子我的名声可就不怎么样了。虽然有些瑕疵,但的确不失为一件好计策。
养外室这件事传出去,不过是道你一句风流,且这事子虚乌有,等到熙儿的身份公之于众,自然便不攻自破。洛芸芊对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明白的很,纵使她不需要内斗的手段,但不代表她不会。
内宅不宁,我自无暇去处理他们。倒是误打误撞的帮了他一个大忙,想必李尚书他们也乐于见此。
好了,剩下的你来安排,我去房里看看熙儿,等他醒了我再走。洛芸芊抱着小泥鳅走了,留下儿子儿媳。
韵儿回去可得演好这出戏才是。白冉星看着妻子,怕钱秋韵做事太温和。
夫君,你且看着,今日你怕是得睡在书房了。钱秋韵轻笑,她是温婉待人,但这性子起来也不是那么好收拾的。
直到黄昏左右,白冉熙才清醒过来,他之前见到母亲也不知是不是做梦,但肚子里的孩子是出来了,应该不是假的。
熙儿,醒了。洛芸芊守在床边,就怕白冉熙今日要睡过去,她连话都与他说不上。
娘。白冉熙喊了一声。
嗯,娘在这儿,远儿今日也受了惊,如今累了正睡着,都还没来的及看一眼他的弟弟呢。洛芸芊抬手摸了摸白冉熙的脸,瘦了。
娘,我怀孕的时候夫君待我极好,比平日都胖了许多,没有瘦的。白冉熙吃的一向不多,自然也长不胖,就算有了孩子,吃的比平日多,也没胖多少,但要说瘦了是万万没有的。
是娘不好,让你受了这么多苦。洛芸芊是愧疚的,她对不起她的熙儿。
娘,不怪你,是我不懂事,谁让你们担惊受怕了,是儿子不孝。白冉熙原先觉得自己见到父母还会有疙瘩,但这见了才知道,哪有那么多隔夜仇,不过都是自己心里想不通罢了。
熙儿,娘知道之前的事你受委屈了,之前娘一直心里记挂你的安危,便没有管幕家。但现在你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娘会让幕家还了你受的委屈。
洛芸芊要打压幕家也简单,这幕家明面上的生意都是比不上白家的,自然,她要幕家再也不能在京城的铺子挣一两银子。
娘,这事,能不能先别告诉父亲。
洛芸芊听到白冉熙说到他父亲,便心里有些难过,熙儿,你别怪他,他当时也是心中有苦难述,他也不是故意打你的。
白冉熙从小哪个敢对他动手,长这么大也只有他父亲盛怒之下给了他一巴掌,当时白冉熙也是因为这件事气不过,才生了逃走的心思。
我不怪的,父亲打我是应该的,怪我自己眼瞎识人不清,害的家里因为我名声受损。那一巴掌现在看来就是把他彻底打了个清醒,是他该受的。
你父亲那日打了你就后悔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门,等他想找你道歉,你就已经走了,当时你父亲知道你走了的消息,在床上躺了好几日才缓过来。熙儿,以后莫要再这样吓我们了。
洛芸芊想当时那段日子着实难过,外面风雨不断,家中也不得安宁,还是后来白冉星回来白家才重新站稳脚跟。
不会了,熙儿现在懂事了,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知道当父母的辛苦,以后再也不会让父亲母亲难过了。养儿方知父母恩,这话说的不错,若不是他也养了远儿,哪里会有这么多体会。
娘,熙儿醒了吗?夫君说时辰已经晚了,需得回去了。钱秋韵站在门外,知道母亲向多陪陪白冉熙,但如今的情况不允许。
诶,我马上走。洛芸芊摸了脸上的泪痕,熙儿你好好照顾自己,我在府中抽调几个人过来伺候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下去,要是这些下人办不妥的就告诉你哥。
嗯,娘,天色晚了,你还是和嫂嫂早些回去,太晚了我不放心。白冉熙知道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
好,孩子这会在奶娘那儿,估计正睡着。洛芸芊知道她的熙儿正挂记什么。
嗯,娘回去小心些。白冉熙看着洛芸芊一步三回头的出了门,就知道她在不舍,他又何尝不是呢。
第91章证据
唐时安从赌坊回到驿站,把拿到的东西放好,便告诉了阿四阿五从甘清酒那儿得到的消息,让他们去指派暗中的人前去查看。
沐竹,过几日我会去知府的府上,你到时候在他府里探一探。沐竹的功夫只要不遇上什么高手,在知府的府上可以说是来去自如。
是。沐竹跟着唐时安这一趟,自然是知道唐时安要他去知府府上做什么。
一切小心行事,若我们要的东西真的在这府上,必定看守的人不会少,你去打探情况就好,要是想盗取之后在想办法,切记不要让人发现你的踪迹。打草惊蛇对现在他的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万一这账本在知府的府上,却因为探查不小心让他们起了疑虑,将账本换了地方就难了。
主子,既然知府也是这其中的人,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身份。沐竹不解,目前唐时安应该是在李尚书一边。
李尚书他们并没有告诉我这里面都有谁掺和,贸然去找王知府,他们身边还有一个人盯着,李尚书没有告诉他接头人的事,不代表没有告诉他王知府的事。终究就是两个字不信。
而且也觉得不必要,毕竟他不过是临时顶替的人,告诉他太多,也没什么作用还增加风险,这种赔本卖买可不是是人就会做得。
凉州知府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他不敢保证这为他引路的官员是不是会和这知府接头,毕竟算起来他这才加入的人,被人处处提防也是应该的。
不过凉州知府既然也参与其中,那么手底下办事的人被甘清酒他们捉了,为何没有反应,还是说,他们也如同唐时安和引路官员那样,都只知道一部分,互不干扰。
等唐时安到凉州的时候,正是六月中,院试差不多结束了,这会正在由考官阅卷,而知府大人自然是知道唐时安过来是做什么的,便由着唐时安查阅院试的考卷。
唐主事今日也辛苦了。凉州知府姓王,已经四十多岁的年纪,该是日子过得不错,身体富态之感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