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骑,只为维护皇权而立。
也许有哪一日,我遇见合适的人,就袖手天下,归隐田园,做闲云野鹤去了。我心道,不会有。
行吧,其实我感觉以后可能是换个地方混吃等死了。
他不太抗拒。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抗拒。
我感觉我说的好有道理,简直太让人信服了。
而且兵符、玉玺、暗卫都在我手里。
大哥何必如此悲观?其实你还有很多政务要处理。
我拍拍他的肩。
他呆呆的看着我。
第45章胡旋舞殿下简直是难为我谢临徽
大哥其实不傻,只是没人教他。
我也不知燕皇对他究竟有几分慈父之心。
其他皇子都去封地上了,只有大皇子留在京中。
其他皇子都有班底,连我也有,大皇子是真的闲赋在家。
燕皇很少召见他,仿佛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不管大皇子如何胖,如何懒,燕皇都不管。
要是保护一个人就是这样,那未免也太过了。
孙青文才出众,他先把奏折分拣好,我再教大哥怎么看。
拍马屁的,不看。
说各种废话的,不看。
提议某种措施的,斟酌利弊,可以和朝臣商议一番,之后再决定。
想从国库掏钱的,看看要做什么,如修缮堤坝,让不那么贪、又灵活变通的官员去主持。纯属想捞油的,不给过。
有大案、流寇、灾荒等,分出来,慎重处理。
平日里,马屁和废话折最多。不能总让孙青帮忙挑,大哥总要自己分辨。
而一旦出事,需要慎重考虑的奏折就会纷至沓来。
最近倒还好,正是太平时节。
他只需要批复一下,准,已阅,诸如此类的话就好。
明昭,你说,我要是刻几个章,直接盖在奏折上,怎么样?
他可能写累了,想出一个偷懒的办法。
不怎么样。万一你受人钳制,朝臣都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万一你盖错了怎么办?比如把准盖成不准,没人发现。或者有人偷刻你的章,提前处理奏折,瞒天过海。
可是手写也会有人模仿笔迹。
那你就多回几句,让下面的人知道你的说话风格。不雅的话不要写。
噢。
大哥绞尽脑汁回复奏折,我给他一些不重要的,让他写着玩玩,其他的带回华翎宫批阅。
天下三分,东北处有苍国,西南方向有梁国,燕国位于中央,东方靠海,西边靠山,且有一片无际的草原。犬戎就在西方,不时侵扰,每次都是捞一笔就跑。犬戎也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他们只敢打燕国和梁国,很少去苍国。
平心而论,我要是只杀大哥,江熤早晚会知道。相处的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何必留一个这样的大患。如果一起除去,我也很难登位。虽有兵符,军中势力不一定认可我。虽有玉玺,紧要关头,它就是块石头。圣旨怎么可能压得住天下人,很大的概率,是扶持一位皇子,要么他做我的傀儡,要么我暂避风头,迟早也是要撕破脸的。等燕国动乱,犬戎势必要趁乱来袭,苍国、梁国联合起兵,正好把燕国瓜分得干干净净。
把江山玩没了,估计燕皇会从棺材板里爬出来杀我。
虽然他现在还苟延残喘着。
我看他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怕也活不了多久。
大哥如果真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对我来说,反而是最好的。省得我物色其他人选,再费尽心机,维持朝堂的平稳。
先通过科举,上朝堂,天天杵着,朝臣只会以为我任性,做些小打小闹的事,麻痹他们的感官。
正好趁他们不注意,把燕云骑训练出来。
到时候,不管我要做什么,都没人能阻止我。
我再也不想嫁人。
不成亲就出宫开府,又如何?
早年我总想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规矩应该是怎样,旧例应该是怎样,现在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就是一张网。要活得好,就要把网撕破。
就算嫁给世间最位高权重的人,又如何?
云妃是苍国的公主,在燕国皇宫里混吃等死,一身白衣,恍如幽魂,近来忧思成疾,形销骨立。
宁王妃,也就是二皇子妃,她当初做太子妃的时候,门庭若市,所有人都奉承。一朝树倒猢狲散,宁王府冷清至极,落针可闻。连生死都握在我手里。
京中绝大多数贵女,一生所学,都是为了嫁得一个好夫家,获得主持中馈的权利,上要孝顺公婆长辈,下要诞育子嗣,运气好有嫡子,运气不好,一直生,或者养着妾生子。运气再差一些,直接因生产而死。
寻常人家的女儿也是这样。仿佛她们生来就是为了生个儿子,再把后宅管理得井井有条,衣食住行,处处妥帖。一生贤良,换得几句夸赞。
夫妻和顺,子孙满堂,一生顺遂,已是难得。
终究意难平。
我也不知,为什么我对生来如此的惯俗,如此深恶痛绝?
荣华富贵过眼云烟,真正有大权在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想做的事。
下午,十二过来找我。眼圈红红,问:
那天晚上的事,十一姐你知道吗?二哥他怎么会突然突然暴毙?
那天的事已下封口令,知情者都不敢说出去。
当夜,后宫诸人被关在宫里,不准打探消息,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高妃娘娘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她竟放心让十二来找我,这是吃准了我不会找十二报仇?缠枝的事,她曾掺合过。
我问母妃,她说,二哥想害父皇。
二哥已经是太子,他害父皇做什么?何况,他又是那样好的人这一切是不是大哥做的?
十二说着说着,放低声音,一副笃定的样子。
他先是假死,把自己隐藏起来,再布局,最后害了二哥,也害了父皇我早就觉得他只是装成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没想到他坏得很。
你从哪里听来的?我问她。
好像大家都这么说,也这么想。十二嗫嚅道。
我竟不知,大哥结结实实背住了这么重这么黑一口锅。
也许后宫诸人是这么想,那文武百官呢?
他们应该听见了二皇子临死前的话。
就冲他说的话,也能坐实他怨恨燕皇、下毒谋逆的罪行。
现在大哥是太子,你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小心被人捅出去。我告诫道。
我知道的,所以只和十一姐说啊,我有分寸。我只是觉得大哥阴险狡诈,十一姐你和他说话的一定要小,说不定他表面上笑呵呵,背地里却在想着怎么报复你。
我会注意的。其实我觉得十二说的,更符合二皇子。
不过随他们怎样,反正与我们无关。就是十一姐,你的及笈礼,与二哥的孝期相撞,怕是不能大办了。
那有什么关系?父皇近来心情不好,低调些反而是好事。
其实这也没法低调。
燕皇已经说过,我及笈那天,他会禅位。
十一姐~
十二抱住我,拍拍我的背,大约是在安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