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主的品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洛大王(3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哥与菱母妃关系如何?

属下会尽快查清此事,再回禀公主。

菱妃的宫人早就不见了。杜若姑姑真的是那个伶人的贴身侍女,这才叫外人没发现我的身份。自我来华翎宫,杜若姑姑就离宫了,如今住在南边小城里安享晚年,膝下也有几个孙儿辈尽孝。

我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杜若姑姑非要回乡养老,现在想来,应该是燕皇怕她认出我长大后的样子。

其实杜若姑姑若真留在宫里,她一定能看出来,十二才是她主子的女儿。这样算,我的生辰应该与十二是同一日。如今十二的生辰才是莺娘真正的生辰,也只比我小月余。

燕皇把伶人所出的十二送到威宁侯府养,威宁侯夫人以为十二为菱妃亲生,就趁高妃病重之时把十二换到高妃膝下,让高妃养着仇人的女儿。

威宁侯夫人没想给莺娘一个好结局。存心设计谢承安与莺娘之事,估计觉得高妃会赏莺娘一碗堕胎药。

想一想,高妃把仇人菱妃的女儿如珠似宝养着,最后因为爱惜十二,阴差阳错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再告知高妃真相,必定会让她肝肠寸断。这真是再精彩不过的报复。

心如蛇蝎,不外如是。

事情虽然没像威宁侯夫人想的那样发展,但也没好到哪里去,高妃自杀之时,心中一定万般痛苦。

德妃的手段倒和威宁侯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令人作呕。

后宫一些阴私小事在国家大事面前,算不得什么。如今将有大兵压境,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二十年前,武将以王氏一族为首,如今王家早已败落,接替这个位置的是旬阳林氏。

林氏一族原本是传世千年的书香世族,有一位嫡子不愿当文官,偷偷改头换面入疆场,竟闯出一片天地来,他把整个林家都带偏了。好好的簪缨世家因此分为两脉,武将入世,文臣归隐。这是世家的智慧,皇族不会允许一姓坐大。

若说王家是纯粹的武将,那林家就是儒将。燕皇生母,出自林氏。不过是文脉,那时林家已经势大,燕皇一手扶起王家与林氏抗衡,最终叫王氏压过了林氏。

我虽从未见过王氏大公子,却听无数人称赞这一位少年将军是如何风华绝代,骁勇善战。他与我母亲死在同一场战斗里。他在最璀璨的少年时期战死沙场,名扬千古,我母亲红颜薄命,沦为牺牲品,还背上祸国妖妃的骂名。他二人皆出众,苍天何其薄待。

那一战后,燕国与苍国互不侵.犯,直到六姐姐和亲,才与苍国签订互不侵.犯的盟约。王氏一族式微,德妃地位渐升,是燕皇安抚王氏的手段。林氏重新显露头角,重握兵权。

我手中的兵符,可以调动林将军麾下三十万兵马,去阻击威武王封地的军队。

京城外鄢郊藏有一支隐兵,只属于我,大约三千人,可以斩杀京城的叛贼。负责守护皇室的御林军,我也可以调动。只要没有外敌来犯,我有八成把握能压下这场叛乱。

我等这一场叛乱已经等了太久。

我想迫不及待立威,想解决潜藏起来的危险,想看大哥在危急关头会待我如何。

也怕这一切会崩盘,我所珍视的一切在顷刻间化为云烟。

镇北营离京城不远,只有十万兵马,负责镇守的是恭宁侯,只有守成之能,不知锐意进取,十分中庸,要不是出身勋贵,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么多战功。同理,这样的人得不到将士认可。

斩杀恭宁侯后,镇北营危机可解。

绝不能放任镇北营围攻京城,沿途因战乱死伤的百姓何其无辜?

我决定分两批人去镇北营。

第一批,十人,先潜入镇北营,联系其中属于我这边的钉子,摸清大致情况,第一时间查清叛乱名单。

第二批,一人,先把恭宁侯给抓起来,再冒充恭宁侯,在大军接近京城时,收到威武王这边的传信,就说形势有变,暂缓进京。再突然翻脸,说自己忠君爱国,把那些谋反罪臣全部抓起来。

不管京城内如何乱,只要镇北营不哗变,大局便稳了。

就算威武王在京中住了三年,也藏不了太多兵马,隐军足以解决。

事不宜迟,我立刻着手安排。

谢临徽适合去镇北营,做第二批伪装成恭宁侯的那个人,假如他违背了我的命令,试图真的攻城,就会被第一批人斩杀。如果没有,我会继续信任他。

去镇北营的人并不属于暗卫营,第一批的十人都是我的死忠,和燕皇培养的暗卫不同。

我有时也不想这样多疑,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我做过太多噩梦,都是被心中信任的人背叛、暗害、杀死,我已经没有办法保留着一颗赤诚之心去相信谁。

一些暗卫是用特殊方法培育出的工具,没有健全的思想,还有一些是用羁绊绑在了我这里,如果背叛,全族诛杀。

这样反而令我安心。

我有时也想起燕皇说,踩在别人血肉、脊骨上就不要生出同情心,一切为大局计。他一直这样想,所以昔年将菱妃挂在城头威胁苍国。

我想在此事结束后散散心,好好抱抱大宝,吃很多好吃的东西,研究一下新的菜色。

上一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

我已经忘了。

第60章叛乱(中)大哥还没给你安排一百个男

谢临徽又翻窗进来了。

他常驻皇宫,每天会去城郊的皇庄看十二。

你去镇北营冒充恭宁侯,先把场面控制住。到时候我会安排人从京中传信,说事情有变,时间往后挪上两个时辰。

到时候你以恭宁侯的身份,联系那些叛贼,先确认他们的身份。再说一些忠君之语,把所有逆贼全抓起来,若有反抗,直接处死。

属下遵命。谢临徽不但不怕,反而露出兴奋的笑容。

他可是要孤身混入十万大军中的人,吊着脑袋办事,却如此高兴,真让我摸不着头脑。

虽然这件事确实很有趣。

还可以留真正的恭宁侯一命,届时等他知道自己被动成了保皇党,一定非常感动。

对了,安排几个暗卫,冒充威武王的人,挨家挨户问京城里的勋贵,要不要参与此次叛乱,许下高.官厚禄,看有没有人上钩。

殿下,你这是钓鱼执法。谢临徽露出赞许的眼神,我们对视一笑,达成共识。

这个说法倒很新奇。我心情好了一点。

甩个饵,看看是哪条贪吃的鱼上钩,不正是钓鱼执法吗?谢临徽眼睛放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起来有些怀念。

他是我很重要的朋友,从未逾越过,总是将我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主与臣、默契的合作者、彼此欣赏的好友未来会因为十二成为互相扶持的亲人。只要是我下达的命令,他都会尽力完成,好像我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

在王琅心里,也许我是一个性子不错的公主,柔弱且需要保护。在燕皇心里,我是他特立独行的女儿,他始终纠结犹豫,至死都没有对我的未来作确切安排。但他把选择的权利留给了我。

我所做的一切,冒天下之大不韪,注定为人所不容。仅有谢临徽理解,能与我闲谈一二大事,并提供帮助。

钓鱼执法一事,我安排下去。

今夜怕是有一场闹剧。

我并不紧张,反而睡下,心中安然。

夜半时分,反而下起雨来。

我听见窗户吱呀声,把匕首抽出来,握在手里。

殿下,是我。

声音十分清润,是夏流过来了。

你来做什么?

宫里出现了一些生人,疑有宫变,我想贴身保护殿下。

夏流并没有靠近,跃上房梁,与上面的暗卫面面相觑。

他们都沉默了。

我也沉默,只能庆幸房梁够结实。

夏流身手不错,又自称是溯洄的人,我将信将疑,但始终生不出恶感。他看我时,眼神十分温柔,总像在怀念着什么,或许是在庆幸?

我猜不出来,也不想把他抓起来严刑拷打,破坏与溯洄之间生疏的亲缘。

我听见喊杀声,也未换衣服,病恹恹卧在床上。

我在等大哥派人来救我。

只要他在生死关头记得救我,以后我就满天下游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再也不把持他手中的权柄。

殿下夏流试图劝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