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姐妹,都是娇俏型的长相,淑妃看着也是比实际年龄稍微小上一些。
闻言,曲红昭顿觉是自己用龌龊的心思揣度了皇帝陛下,十分惭愧。
同时心下也为淑妃松了口气,尹五陛下都嫌小,至于什么尹六、尹七、尹八,那更加还都是小孩子呢。
淑妃她完全可以再浪上两年,再去考虑这个严峻的问题。
还没等她再说什么,陛下已经开口道:你可以转告淑妃,朕绝不会让尹家五姑娘入宫。
曲红昭微讶:陛下怎么知道妾身是帮她问的?
总不会是你自己醋了才想问的吧?皇帝摇摇头,那天,朕在御花园看到你们了。
哪天?曲红昭一时没反应过来。
陛下颇无奈地看她一眼:就是淑妃给你跳舞,你还搂了她的腰那晚。
曲红昭呆住:陛下,妾身可以解释
解释什么?你还怕朕治你个秽乱后宫的罪名吗?
说实话,有点怕。
那你就该考虑一下,朕偶然经过御花园,却看到自己的妃子正躺在另一位妃子怀抱中的心情。
曲红昭试着代入他的角度,想象了一下那副画面,一时陷入沉默。
好了,说笑的,朕并不介意。皇帝那晚其实也是想去御花园寻个清静的,远远经过,觉得她们挺可爱的,轻笑了一声,不想扰了她们的兴致,便悄然离开。
陛下会武?曲红昭奇道,以她的耳力,就算饮了酒,也不该察觉不到附近有人。
只学过轻功,逃命用的。小皇帝倒是诚实得很。
很实用的选择。
当初朕还是宁王世子的时候,特别想出去闯荡天下,父王和母妃说不学轻功就不许我出去,小皇帝顿了顿,现在该改口叫宁王和宁王妃了,不然被有心人听到又是麻烦。
陛下的世子时期听起来很精彩。
是啊,小皇帝忧愁地叹气,朕特别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
曲红昭拍了拍他的肩,对此十分能感同身受。
至于淑妃皇帝突然正色道,朕不会再让尹家任何人进宫了,你可以转告淑妃,让她稍稍歇一歇,不用常常来堵朕的门。
其实她也不想的。
看得出来,皇帝瞥了曲红昭一眼,她在你面前,倒是比在朕面前要欢快活泼许多。
皇帝不是滋味地摸了摸自己英俊的脸,怪不得,那晚淑妃告退的时候,举止间似乎透出了几分迫不及待。
39.第39章红绡帐暖,烛光氤氲,君
景仪宫正殿。
到了临就寝时分,便有宫女进门上了安神茶。
曲红昭执壶给皇帝斟茶:陛下待会儿还要回御书房处理政务吗?
小皇帝望了望窗外的瓢泼大雨,似乎找到了心安理得的偷闲借口:不回了,朕要偷懒一日。
大概是偷懒这件事本身太让他兴奋,一时动作幅度大了点,袖口不小心拂倒了桌上的茶盏。
曲红昭完全是下意识地伸手去接,武人的迅速反应让她在茶盏即将坠地的瞬间,握住了那只温热的玉杯。
武将的手很稳,连杯中的安神茶都没有洒出几滴。
曲红昭抬头去看陛下的反应,两人的眼神在空中碰撞,都看出了彼此目光中的试探。
曲红昭敛眉,将那茶盏双手奉上:陛下小心。
皇帝便也恍若无事般收回视线:多谢爱妃。
两人一路进了寝殿,曲红昭给正思考些什么的皇帝指了指:殿里换了更舒适的软塌。
皇帝对自己爱妃这极自然地赶他去榻上的行为,并没有提出异议,轻车熟路地躺了上去:确实比上次的舒服很多。
曲红昭坐在床边,两人隔着一室夜明珠的光晕,遥遥相望。
皇帝感叹:这景仪宫里的夜明珠,倒是好看得紧。
陛下若喜欢,妾身把它们敲下来,移到您的寝宫去?
那倒不必,皇帝甚无奈地看她一眼,爱妃莫不是担心朕劳民伤财,效仿前朝末帝在民间大肆搜刮明珠?
曲红昭笑了笑:陛下自然不是这样的人。
小皇帝便陷入沉默。
陛下在想什么?曲红昭总觉得他在打什么主意。
朕在想,长夜漫漫,左右无事,不如我们皇帝飞快地凑了过来,在曲红昭耳边低声提议道,来打牌吧。
两个人打牌似乎没什么趣味。
可是难得朕今日没带起居官,可以稍稍放松一下。
曲红昭提议:不然我帮您叫两个人来?
小皇帝谨慎地叮嘱:要小心些,若被人发现了,朕又要应付那些又臭又长的劝谏了。
于是曲红昭派缠雪去请了沈良媛和孙修仪,原因无他,实在是她们两位住得最近。
而且沈良媛十分可靠,足可以把孙修仪的不靠谱抵消了去。
在雨夜的掩映下,两位姑娘丝毫不惹人注目地来到了景仪宫,一路进了寝殿。
孙修仪乍一看到陛下,简直又惊又喜,觉得丽妃娘娘真是够意思,连侍寝都不忘叫上自己,等等连侍寝也不忘叫上自己?她的视线在皇帝和丽妃、沈良媛几人中间转了一转,惊恐地伸手捂住了自己的领口。
妾身虽想侍寝,但也不是这种侍法啊!
沈良媛向陛下行礼问安,皇帝也问了她几句最近如何。两人对话十分平淡,比起夫妻,倒更像是交情淡如水的故友。
孙修仪颇诧异地看了一眼淡定的沈良媛,怎么这种事你们都习以为常,只有我自己大惊小怪吗?
她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犹豫着松开捂住领口的双手,正迟疑着要不要忍住羞耻干脆咬咬牙献身算了,就看见皇帝陛下坐到了牌桌前摩拳擦掌,一时陷入沉默。
曲红昭少不得给她们解释了几句。
孙修仪刚刚乍见到陛下便一脸喜色,此时听闻是叫她来打牌的,顿时喜上加喜。毕竟自从太后娘娘回宫,她们谁都没敢再碰过这个。
此时别说什么侍寝不侍寝,孙修仪连脱发的糟心事都暂时抛到了脑后。
寝殿内正燃着合欢烛,散发出一阵撩动人心的甜香气,这是李嬷嬷之前点燃的,大概是想给陛下和丽妃营造点缱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