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卸甲后我冠宠六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免费阅读-酒千觞(4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还有更糟的,朕到这里的第三日,北戎打了过来。

曲红昭不由对他这趟惨兮兮的旅程产生了一丝同情。

当时打得挺惨烈的,皇帝回忆着,西边的城门被破了,攻进来一队北戎人。大楚的军士几乎是拿命去挡门。百姓们都在帮忙搬运石头、木块去堵门,朕也混在里面帮忙。

他一提,曲红昭就想起来了,那场战争是她经历过的相对比较惨烈的一场。比起秋日拓拔澈见势不妙立刻撤退那一次,要严峻得多。

那样的惨烈,连她都没经历过几次,皇帝居然第一次来游历时就遇上了。曲红昭实在不知该如何感慨他的运气。

那是朕第一次亲眼目睹战争发生,我自然知道战场残酷,只是身临其境时,方知它比我想象中还要惨烈得多,小皇帝细致的讲述仿佛把曲红昭带回了当年那个冬日,朕看着北戎人一个接一个从那扇半破损的城门里钻进来,仿佛没有止境一般,一进来,不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士兵还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只要看到大楚人,他们提刀便砍。

陛下

那一刻对上北戎士兵的眼神,朕不寒而栗,他们看着我的眼神,仿佛我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大楚人在他们眼里,大概与街边的货物、地上的石子没有什么区别。

百姓们眼里已经满是绝望,连我也有些绝望了。也许我可以靠轻功活下来,但我身边那些刚刚还与我并肩搬运木石的人们,都要死,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安静的书房,然后朕看见了你,从天而降,直冲入敌军阵中,走一路,便杀了一路的人,踩着血从城中走向西城门,朕还记得,那一次你用的是双剑。

曲红昭还是第一次从旁观者的角度听人描述这场战争,但她能给出的,只有沉默。

然后你守在西门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曲红昭垂眸:当时我身后领着一大队人马呢,哪有什么一夫当关?

至少气势上是的,皇帝笑了笑,神色又转为严峻,朕记得当时有一队弓手,你们硬撑到士兵们用圆木暂时堵住破了大洞的城门。从黄昏,到夜晚,然后是黎明,才把北戎人打退。

那是朕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日出。

臣也记得那天的日出。

城里城外,都是倒毙的尸首和鲜血。太阳升起,一如往昔,丝毫不为地面上发生的任何事所动摇。

街边倒着很多人,那时候正是严冬,朕看到路边有人流出来的血都冻起来了,我这才知道,原来热血也是可以被冻住的。

后来朕做了皇帝,此情此景没有一朝忘却。如有机会,朕一定要彻底解决北戎。

提起那场战争,两人都沉默了很久。

最后还是曲红昭先开口:原来臣那时便见过陛下。

嗯,皇帝回忆,那时你一出现,几乎在场所有人眼里都燃起了希望,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我当时弄得灰头土脸的,你定然没注意到我。

当时的宁王府小世子,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天神降临。

或者说是杀神降临。

其实他当初游历边城,除了好奇那里的风土人情外,也是想顺路看看那位声名在外的女将军。

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真正见过之后,他却觉得自己对她的看法如何,已经不再重要了。

正是曲红昭改变了他对于女子的看法,让他收起了身为男人的自傲。金吾卫中招收女子的先例,是他首肯的。

也让他后来在见到颜如归时,一时间动了惜才的念头。

虽然当时他并未想清楚,她入宫又能做什么。

颜如归身为女子,纵然才高八斗,又当如何?没有哪个留给女子的位置需要她们通晓经史子集。但皇帝看着她,便想起了当初的曲红昭。在见到曲将军之前,他也未曾想过,一个女子可以瞬间点燃一群人的希望之火。所以,便给颜如归一次机会,看看她能走到哪一步又何妨?

他总是喜欢出其不意的惊喜的。

曲红昭看向他:臣还以为,第一次见到陛下,是在金銮殿前。

皇帝笑了笑:那时候能再次见到你,朕很惊喜,只是那种时候,实在不适合叙旧。

他所见的曲红昭,大多时候都是抱着剑、冷着脸,倒是在宫里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他见识到了她的另一面。

懒散、温和、爱玩爱闹。

和战场上的女将军反差很大。

有些人了解得越多,反而越让人觉得新鲜,越让人有探索的欲望。

曲红昭问起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陛下这次出来,朝中知道的人多吗?

只有几位信得过的重臣。

他们肯同意您以身涉险?

不同意,但朕本也不是要和他们商量。

您这样很危险。除了来自北戎的威胁,京中想干掉皇帝的各方势力,也绝不在少数。皇帝瞒着天下人远赴边关,对他们而言实在是个大好机会。

假使皇帝死在边关,他们随随便便就可以把罪名栽给北戎以及护驾不力的边军身上。

帝王对曲红昭眨了眨眼:所以,接下来又要靠曲将军来保护朕了。

两人谈天间,卫琅有事来敲了一回门,送了一份军报。

小皇帝侧头看着他的背影:他是你的亲信?

嗯。

你信得过的人,朕自然也信得过,我还要在这里待一段时日,为了方便,把朕的身份透露给他,也未尝不可。

曲红昭干笑两声:最好不要。

64.第64章寻舟

将军府。

听了曲红昭这一句,皇帝奇道:为什么?

因为夺妻之恨?曲红昭试图含糊过去:为陛下安全计,此事知情者还是越少越好。

好吧,听你的。皇帝勉强接受了她的解释,喊了侍卫,捧出来一只硕大的包裹。

曲红昭目测了一下那包裹的体积,奇道:陛下要在这里待很久吗?

你还问?皇帝没好气地示意她打开包裹。

曲红昭疑惑地照做,随即陷入沉默。

朕准备离宫前,随口问了一句,她们有没有什么想转交给你的,小皇帝托腮叹气,悔不当初有此一问啊。

这满满一大包,赫然是后妃们带给曲红昭的各色物品。

其中居然还有缝制好的衣物,大概是怕她在边城买不到这般精细的。

曲红昭抚过那细密的针脚,仿佛能看到她们在灯下细心缝制的模样。哭笑不得的同时,也难免感动于她们的心意。

只是苦了千里迢迢把这份心意运过来的小皇帝。

皇帝陛下指了指其中的东西:这个是沈良媛的,那幅画是李美人的,那衣服是赵婉仪的,那两坛酒是惠嫔的,说是一坛樱桃酒和一坛桑葚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