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章 月黑风高夜,杀倭报国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孙越急不可耐,起身便拉着她双宿双栖去了。

林十三夜里被窝也没冷着。他挑了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子。久跑江湖的女人果然不一般,又有柔术在身。林十三这夜如坠云雾一般.

翌日上晌,林十三告别徐知府,领着睡眼惺忪的孙越、沈惟敬回官船。在官船边,他看到唐顺之正在跟一个精壮汉子切磋武艺。

那汉子想来就是沧州孟村八极拳的传人。

只见唐顺之步伐稳健,出拳狠辣。他用的是军中杀人拳技。

精壮汉子不多时竟败下阵来。

林十三感叹:“咱们唐郎中真有汉唐遗风。虽是文人,却武艺超群。”

沈惟敬在一旁道:“据我所知,唐郎中的本事远不止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他身负万人敌之法。”

林十三惊叹:“万人敌?”

沈惟敬颔首:“没错,万人敌!他还精通周易八卦,算到自己的寿元并不长。他此番去浙,名为督战,实为收两个徒弟,以求万人敌之法不要断了后嗣。”

官船一路南下,经德州、临清、聊城、济宁,过山东,又经宿迁进入淮安府。

这一路上林十三可谓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光是程仪便收了快一万五千两。那真是吃不完的珍馐、睡不完的佳人,收不完的钱。

运河淮安至扬州一段发生了阻塞。无奈众人只得下了官船,改走陆路。

此番南行,刘守有给了林十三两个北司总旗队一百人护卫。这一百人个个持铳带弩。一看就与普通卫所军不同。

盗匪们见到这路兵马,得绕道走。

行至傍晚时分,距淮安府盱眙县城还有三十里。众人打算找个地方宿营歇脚。

眼尖的林十三突然发现,前方有个村落,冒着滚滚浓烟。

众人赶到村落前。他们被村内的惨状惊呆了。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说是血流成河都不为过。

房屋几乎全部被烧。人肉烧焦的味道能传出几里地。

孙越倒吸一口凉气:“这村子是遭了土匪了?这股土匪好狠辣的心肠啊。”

唐顺之蹲在地上,检查了一具尸体:“从伤口看,他们是被倭刀所杀。如果我所料没错,此地有倭寇出没。”

林十三皱眉:“倭寇出没?这里是盱眙啊!不是说浙江、福建才是倭患猖獗的地方嘛?”

唐顺之道:“倭寇无处不在。连山东沿海都有,何况盱眙?”

突然一名北镇抚司校尉跑了过来:“禀林总旗、沈总旗,前面发现.这个村子的百姓遇到的不是人,而是畜生!”

林十三跟着那校尉去了前方观瞧。不多时去而复返。

对于前面的血腥场景,林十三没有说出口。因为他已说不出话了,低头便开始疯狂呕吐。

唐顺之正色道:“林传奉,这一百名锦衣卫的任务是护送你到杭州。他们只听命于你和沈总旗。”

“看村里的余烟,倭寇应该没有走远。我想借你这一百锦衣卫,替这个村子的百姓报仇。”

林十三当即应允:“我们锦衣卫的袍泽也都是热血男儿。要如何为百姓报仇,我们全听你的。”

沈惟敬在一旁有些担忧:“我们不知倭寇具体有多少人。若寇少还好。若是寇多.咱们还有大差使要办啊。”

唐顺之道:“我刚才勘察了村西。倭寇应是从村西撤退的。看脚印,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多。这应该是几十人规模的一小股倭寇。”

林十三道:“那还等什么,打啊!锦衣卫弟兄个个持铳带弩还配着锋利腰刀,可谓是武备精良。”

“遇到倭寇作恶不管不顾,等回了京城,别说是我们,就连陆都督都丢不起这个人。”

唐顺之道:“这样,以两人位一组,向西派出五组斥候。待探明倭寇位置,咱们再做打算。”

林十三照做,又命剩余的九十人在村外扎营。

用过晚饭后,唐顺之找到了林十三和沈惟敬。

唐顺之道:“军旅之事,以一而成,二三而败。二位可知是什么意思?”

林十三道:“大致说的是打仗不能令出多门我明白了。我和沈总旗都没打过仗。我们愿将一百袍泽全权委托给你指挥。”

唐顺之赞许的说:“你是个爽利人。”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派出的斥候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

他向林十三、唐顺之等人禀报:“弄清楚了。倭寇大约有五十多人,在咱们正西大概十五里的地方扎营。他们绑了七八个女人。那群畜生正在.”

唐顺之道:“女人们的仇,我们替她们报。你说清楚,倭寇扎营地附近的地形如何?”

斥候一五一十的将地形讲给了唐顺之。斥候边讲,唐顺之边在地上画图。

图画完了,唐顺之心中大致有了数。

他将全部锦衣卫召集起来:“今夜我们要突袭倭寇。我将你们划为十队。每队一个队正,一个队副。”

“队中有一人敢退却者,则斩全队。”

林十三高声道:“杀倭报国,有退却者,不止斩全队。我还会上报大掌柜,密裁其全家!”

一众锦衣卫袍泽纷纷表态:“我们都是站着撒尿的汉子。绝不当孬种。”

“就是,都说咱北镇抚司只会整人杀人。这回得让世人看看,我们也能杀外敌、保江山。”

唐顺之心中暗道:军饷就是士气。这群锦衣卫平日里拿着足额军饷,锦衣玉食。自然远胜于食不果腹的卫所军。士气可用啊。

想到此,唐顺之道:“好。接下来我分派差事。”

接下来林十三见识到了唐顺之的军事才能。

唐顺之几乎是半躺在一张椅子上,将今夜的计划布置了下去。布置计划时,他几乎精确到了每一个校尉该干什么。

交待完毕,唐顺之道:“好了诸位。立即检查火铳、手弩、腰刀。两刻之后,出发!”

说完唐顺之从马背上摘下了一柄唐刀,抽刀时刀身被月光一照,寒芒闪耀。

林十三不懂刀,沈惟敬却懂,沈惟敬称赞:“好刀啊!”

唐顺之没搭理沈惟敬,而是自顾吟诵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不知怎的,林十三听完唐顺之的吟诵,心中闪过一个古怪的念头:今夜这批倭寇恐怕不会有一个活口。

月黑风高夜,杀倭报国时。

一百锦衣卫袍泽在“书生”唐顺之的带领下,趁着夜色向西而去。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