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孩儿刘辩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何进在大将军外,又参录尚书事。
如此威权太重,我将如何?
在她身前,十常侍张让、赵忠等人皆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听着她的抱怨。
听完之后,张让说道:太后娘娘无需忧虑,本朝以孝治天下,最重孝道。
太后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刘协为王。
对外加国舅董重官位,掌握军权;对内重用臣等忠心耿耿之人,如此大事可图。
董太后大喜,十常侍等也都露出笑意。
双方尽皆得意,却不知魔气丝丝缕缕,从天空魔头处垂落,绕过气运赤龙,究竟影响了他们多少!
次日早朝,董老太后出其不意,乘驾到了朝堂之上,直接降旨。
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十常侍可以共预朝政。
当天皇宫之中,何太后于宫中设家宴,请董老太后赴席。
何太后奉酒上前,说道:我等皆是妇人,不应参与朝政太多。
老太后应该知道,昔日吕后掌握重权,最后吕家宗族千口皆被杀戮,正是最大的教训。
如今我们就应该深居九重宫中;朝廷大事,交给大臣元老自行商议,这才是国家的幸事。
董老太后拍桌而起:你还拿我相比吕后?你才是吕后!
你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实在蛇蝎心肠!
如今,你仗着你儿子做皇帝,你兄长掌军权,也敢对我胡言乱语?
我兄弟如今是骠骑将军,一道敕令,断你兄长首级,易如反掌!
何太后大怒:我兄长是大将军,怕你不成?
董老太后叫道:你家里屠沽小辈,只能受死!
这婆媳两个开始对骂,也是一大奇景。
十常侍张让等人跑出来充当好人,各劝归宫。
何太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兄妹两人商议半夜,何进又召三公共议。
第二天早朝,朝廷上便有臣子上奏:董老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仍迁回河间安置,限今日即出洛阳。
何进一面遣人起送董老太后;一面点起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骠骑将军印绶。
董重自刎于后堂。
张让、赵忠、段珪等十常侍见董后一枝已废,立刻送金银珠宝重金礼物,贿赂结交何进弟弟何苗,又每天早晚到何太后宫中请安。
等到董太后被何进毒杀,十常侍又屹立不倒,成为何太后眼前红人。
这时候,距离林南进入中千世界,已经又过去了两个多月。
林南在汉朝国都洛阳看了不少风土人情,也凭借自己的金银、灵石、修炼资源之类,结识了一些朝廷官员,对中千世界的汉朝情况,了解的更多、更加全面。
毫无疑问,汉朝已经腐朽了。
州牧们越发扎根牢固,一个个成了土皇帝;
地方豪强,结成一座座小城堡,动辄几千上万人,也没有人去管;
名门望族把持当官上升渠道,有才能无用,有名声才行。
但是,如何改朝换代或者令腐朽的汉朝焕发生机,又尽可能少地不要天下大乱,那就真的是需要好好考虑插手时机的事情。
秘境内,超过三百名筑基境界以上修士,三十名金丹境界修士,三名元婴境界修士,一个化神境界的白骐,每天都在修炼,等待着。
于此同时,秦军三千人,经过四五个月的修炼,在秘境内生存,已经全部提升到练气境界三层以上。
单纯看表面实力,秦军已经不亚于中千世界的任何一支经过训练的精锐军队。
但若是看战斗意志、战斗经验,只怕汉朝的任何一支常规军队,都不是这三千精锐秦军的对手。
尤其是,这三千精锐秦军,掌握了八百人为一阵的「绝命阵」。
经过白骐的多次验证,当八百名秦军展开绝命阵后,可以抵挡剩余两千二百名秦军的进攻,甚至还有反攻之力。
任何阵法,达到这个程度,就已经足以令人满意。
至于阵法的极限威力,不到战场上生死搏杀,真的没有办法尝试。
第227章
初见曹孟德
中千世界,洛阳城内。
何进毒杀董老太后之后,心中惴惴不安,总是担心洛阳城中有人对他不利,将他当做国贼诛杀。
因为这心中不安,何进渐渐感觉有些不能信任洛阳的军队。
要做大事,需要依靠外来的军队才行。
而也就在这时候,袁绍向他进言:张让、赵忠等人传言,大将军鸩杀董太后,欲对大将军不利!
如今天下祸乱根源,全在十常侍,大将军何不诛杀十常侍,以正天下根本?
何进闻言,深以为然。
进宫去找何太后,商议诛杀十常侍的事情。
半晌后,何进面色沮丧返回。
袁绍问道:大将军,太后如何说?
何进叹息说道:太后不允此事,如之奈何?
袁绍开口说道:太后不允此事,大将军何不召集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
到时候大势已成,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喜道:便是这个道理,立刻便做!
主薄陈琳、典军都尉曹操都急忙开口劝说,杀几个宦官,不过是一队士兵就能做的事情,何须如此大张旗鼓?
何进不以为然:你等不识军务,懦夫之见!
我意已决,速速退下,否则休要怪我不讲情面!
何进写下密诏,以朝廷名义召集四方兵马共聚洛阳,诛杀宦官十常侍。
曹操迈步走出大将军府,粗短矮小的身躯仰头看向天空:乱天下者,必定何进也!
哈哈!
一阵笑声从身边传来,曹操转头看去,原来是自己的好友袁绍。
两人曾经一起锤炼身躯,武艺,也曾经一起偷鸡摸狗,耍流氓偷人家结婚当天的新娘子,甚是欢乐。
如今随着渐渐成熟,却是有些生分了曹操本家姓夏侯,父辈过继给宦官,因此才登上名门之位。
但是这「名门」,比袁家这真正的四世三公,天下第一名门,可是差远了。
两人也算是各自有了立场,不可能再如同以往。
本初!曹操试图叫住袁绍,他心中实在奇怪,刚才为什么袁绍会献计召集四方诸侯来洛阳。
诛杀几个宦官而已,真的需要这么大的阵势?
但是袁绍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匆匆离去,似乎有急事。
曹操摇了摇头,正要离去,忽然听到有人嗟叹: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
曹操回头看去,原来是刚才一起进言的大将军府主薄陈琳,长相俊美,清秀文雅。
曹操虽然长的不好,但是一向最喜欢看威武将军、俊雅文人,在他心中,将军本就该是这样,文臣也就该是这样。
主薄有何高见?
若欲诛宦官,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主薄陈琳应道。
曹操点头称是:与足下一般想法,可惜大将军不用我等。
陈琳微微一笑,忽然开口:我府上有一位奇人,对朝中大局多有惊人之语。曹将军可愿往我府上共饮,见一见这位奇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