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如何做一名画风清奇的庶长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悠桑的大胖砸(2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夜色朦胧,烛火忽明忽暗,可那瞬间的惊艳却最是抓人。

余老爷瞬间便走不动道了。

去眉姨娘院里。

余三夜里被摔桌子与瓷瓶的声音惊醒。

被姨娘身边的心腹抱来姨娘身边。

只见秦姨娘精致的妆容早已被眼泪冲花,身子一抖一抖的,伤心坏了。

姨娘你别哭了,好不好,哪里疼我给你呼呼。余三向来见不得女孩子哭,所以他从来不招惹院里的妹妹。

娘幸好有你,若是靠你爹,我这后半辈子可怎么办呐?你以后一定要比余大强,娘就是被他娘给欺负的。

秦姨娘一抽一抽的,怀里抱着儿子,怎么着也是有了安慰。

心腹在一旁,虽然刚才姨娘话里有了僭越,但现在夜深,院里都是自己人,便歇了劝诫的心思。

姨娘一个人在心里苦了那么久,现在释放一下也好。示意其他人动作麻利点,把屋里打扫干净,动静虽大,去得快也抓不着什么把柄。

姨娘放心,我自是比那个余大强很多的。余三心里燃起熊熊怒火,你家姨娘既然敢欺负我家姨娘,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横着走?不管了,反正没有好果子吃。

天明,余清缨去祖母那里请安,半道上被人告知此事。这几日她表现出来的机敏灵动,行事有寸,早就令人信服,得了消息,大家都愿意往上报。

掌事嬷嬷听了消息,当下便肃了脸,想要发落。

无妨,我们听一听便是了,自是不会伸手去管的,嬷嬷不必如此。现在在请安路上,不如回去在说。余清缨拦了下来。

这与后宫争宠是一样的,后宫之中比之更胜,现在这些不过小打小闹,母亲背靠徐氏,又怎会将此放在眼中。

只不过这样一来,大哥在家里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缨儿,早饭可曾用过?这孩子自从清醒了以后,行事颇有章法,一心为着余家,是个好孩子,现在还过来请安。

不曾。余清缨瞄着坐在一旁的大哥,面无表情,不知道他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了没有。

她带了的丫鬟一众脸色各异,除了嬷嬷看不出来以外,其他人与老太君身后的丫鬟稳重端庄是比不得了。

从这便能看出一个人御下是否严谨了,余清缨对比着自己与老太君的不足,思虑着改进措施。

太君嬷嬷,小唐带着老唐来蹭饭了。唐时悠拖着自家的老头子来了。涉及自己的美好生活时,他的嘴都特别甜。

哟哟哟,来得好。

老太君脸色一变,嘴角带着笑,眉开眼笑甚是欢喜,让人赶紧摆饭。

人齐了,大家坐下来用饭吧。老太君招呼着大家。

你不是吃过了吗?怎么还这么馋?小心你那些姐姐罚你。唐时悠看到秋收那表情便知她又犯馋了,只是此刻情况特殊,须得压一压。

秋收知道了。秋收虽然馋得很,但也能忍住。

小米桂花粥,白玉黄金糕,奶油松卷酥,白灼青菜,还有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金黄蟹膏,又厚又软裹着一层将滴不滴的汁水。

小唐此时的手速飞快,夹了一个过来配着小米粥的桂花瓣旁边,微黄配着金黄,别有一番滋味。

怎可如此没规矩。唐茶呵斥了一声。

哎呀,孩子这样才吃的香,你这磨磨唧唧的,真是上了岁数。老太君看这人想发火,赶紧拦了下来。

先生,时悠不过是喜欢的紧罢了,您教我们一场,不过是些吃食,又怎么会舍不得呢。余清缨笑眯眯地看着唐时悠。

唐茶是颗金大腿,他的孙儿自然是个小大腿,虽然上辈子不曾出现,但凭着先生曾经的光辉履历,也能保住余家多一会儿。

还给唐时悠再夹了个卷酥,多吃点,这个卷酥祖母这里做的特好吃,平常吃不到的。

余后流想着偶像就坐在旁边,他一定能让偶像对他刮目相看的。

他给所有人都夹了白玉糕。

又是成功让偶像多记住他一点的时刻。

目不斜视地吃完了早饭,接下去是他的练字时间,他向来自律,今天已经是多留了一会儿了。

金戈,姨娘昨晚留了父亲?余后流对余家后院里消息的掌握其实足的很,虽然老太君的院里偏僻,但消息却没有断过。

是的,大少爷。听说秦姨娘还摔了很多东西,不过没一会儿便停歇了。金戈看着大少爷冷隽的脸,有时候觉得老天爷真不公平。

大少爷长得又好,脑子又好,比他见过的许多大人都做得好,偏偏出身差了些。

秦姨娘之前安在我们院里的人去哪了?他自出生起便晓事了,别人总觉得他不认眉姨娘,可他曾与眉姨娘一同跪在夫人的院中,听着她的分娩时的嘶吼,便知女子生育的艰辛。

总还是要护着她的。

你小心些去提个醒,别让姨娘吃了大亏。

那个丫鬟去了夫人的院里。想起那人他便想笑若不是因着少爷洁癖的性格,不容许院内有一丝尘埃,这人倒好,进来偏当了洒扫的差事。

苦了她来这边一年多,什么事情都没做成,到练了一身的洒扫功夫被夫人院里的人看中挑去伺候了。

余后流沉思了些,稚嫩的小肉手敲了敲桌子。

盯着些,秦姨娘没那么简单。他还记得被风吹入耳中的对话。

你总在信里说你忧心这王府的将来,可我看倒也没有这么紧迫。唐茶看家常话也唠的差不多了,便提起了二人心中的忧心事。

你那孙女年纪虽小,却行事有方,若是个定性的,将来自不会差。

那孙辈长子聪慧机敏,万事了然于心,做事极有章法,可惜非嫡出,不然定有大造化。

嫡子才气有余,心气甚高。

听着一句句的点评,老太君重重地叹了口气,小小年纪便如此老成,才令我心焦啊。嫡孙还有徐氏照看,我还是放心的。

只是这些年那嫡孙行事虽然四平八稳,但有时总令我生出些不好的预感。

我年纪也大了,长子是个靠不住的,连府里都甚少回来,次子又远在边疆若是发生了什么根本.....

所以啊,我不是来了吗?

这一刻的唐茶,若细密风雨里的劲竹,看着只有一株,实则是一片的竹林,弥久且坚。

作者有话要说:

眉姨娘跪着:夫人这胎定要平安!(我才不是这么想的。)咬着帕子。

望着怀中的孩子

真弱小.余后流:亲生的娘是真的漂亮,可又是真的没脑子!

忧愁......

问书

老爷明明是个康乐王,而且还是开国以来唯一一个异姓王。多风光呀,老爷夫人和老太君为什么不叫王爷和王妃呢?

若是你娘拿了那条街里地段最好的铺子,她不止卖着现在的面而是这街上所有的吃食,你觉得你娘这铺子还能开多久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