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元月月半-(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周长河张口结舌,你你怎么能这样?这是两码事。

我不过随口一说,你急什么?

周长河语塞。

其他知青连忙打圆场,该干活了。咱们今天得把东南边那块荒地理出来。

杨解放瞪一眼周长河就大步往宿舍去。

周长河忍不住嘀咕,这么向着方剑平,方剑平还知道你谁吗。

有知青不禁说:少说两句。离村支书家这么近,被他听见咱们谁都别想好。

村支书在厨房吃饭没听见,张小芳和方剑平听见了。

张小芳实在不喜欢她家的院墙,太矮了,没一点隐私。

可她毕竟初来乍到,不能太作。

张小草对她态度诡异的让张小芳心底发毛,也不管作不作,拉着方剑平找木柴削尖倒插在墙头上,以免她半夜爬进来。

张小芳本想找玻璃瓶敲碎了镶墙上,但张家没有。好在院里就有木头。然而她刚把这个想法告诉方剑平,准备说回头让她爹和泥把木头固定在墙头上,结果就听到几个知青的话。

张小芳下意识看方剑平。

方剑平嘴角溢出一丝冷笑,但并没有很愤怒。

张小芳就想问,你知道?到嘴边意识到她大多数情况下看不懂人脸色,那个周长河啥意思?

方剑平早料到会有人这样揣测,只是没想到村里人还没说什么,跟他一块过来的同乡先搁背后议论他。

他的心一下冷了,就像今天的天气,风都像刀子似的。

我如果没猜错他应该也想要那个上大学的名额。

张小芳一时没懂,这次是真没懂。

方剑平道:他这话传出去,叔再有私心也不能让我去。除了我他们都是初中毕业,半斤八两,人人都有机会。

张小芳不禁嗤笑,想得美!

张支书出来,又咋了?

方剑平回头道:没事。叔,你吃饭吧。

我吃好了。张支书之前已经吃了一个馒头。要不是考虑到抬木头累人,不吃个七八分饱没力气,他都不吃了,小芳,咋了?

张小芳张嘴就想说,方剑平拦下。

张支书知道跟他有关。

剑平,让她说。

张小芳拨开他的手,到她爹跟前就把刚刚听到的话告诉她。本来可以在院子里嚷嚷,可那样一来就会被隔壁的王秋香听见,最多半天就得传的人尽皆知。

张支书听她说完,叹了口气,爹料到了。

张小芳不关心这点,我不管!你不让我去,也不让方剑平去,也不能让那个周长河去。

张支书笑了,我知道。再说了,只是说能给咱们村一个名额,啥时候下来还不一定。

方剑平听闻这话不禁问:还没下来?

农场主任跟张支书有点私交,所以得了什么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张支书也不是多嘴的人,只是有次跟几个小队长开会聊到知青问题,以往来两三年就走了,这次快三年整了怎么还没消息。他顺嘴说上面已经想办法,还给了清河农场三个名额。

当时开会重点是秋收,张支书忘了嘱咐别声张。各队队长回到家,家里人随口一问开会内容。大学名额这事就传出来了。

得年底吧。张支书算算日子,也快了,也就两个月。

高素兰系着围裙从屋里出来,要不这个名额咱别要了?还没影呢就出这么多事。真下来了他们还不得打的头破血流。

起先张支书也为难,刚刚听了闺女那番话,他心里有了主意,哪能不要。这事你别管了。上工去吧。

高素兰拿掉围裙,喊住方剑平,把昨晚做的两副手套给他。

张小芳明知故问:就两个?你和爹用啥?

高素兰欣慰地笑了,还知道我和你爹啊?你可算懂点事。你爹和我的还没做好。

方剑平立即把手套还回去,你和叔都没有,我们哪能用。

高素兰压根没打算做。她又不是年轻人皮肤细嫩,揉个玉米还戴手套多作啊。再说了,全村像她这个年纪的就她戴,还不够人说嘴呢。

张支书是知道方剑平,挺厚道的小伙子。他们不戴手套,方剑平绝不会收。

剑平,你和小芳先用。小芳,帮你娘多搓点。

张小芳:那当然啦。

张支书笑了,闺女真懂事了。

张小芳抬起下巴,必须得!

高素兰看到闺女这傻样就头疼,催方剑平,快去吧。你们在院里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朝墙的方向看一眼,不能这么着急,太明显。大家又是亲戚,墙头一修就生分了。等刘季新出来吧。到时候就说怕他使坏。

方剑平拉着她出去,打算越过王秋香家,从她家东边胡同往北然后拐去粮库,结果看到张来富的妻子往这边跑,焦急程度仅次于之前的王秋香。

又出事了?方剑平忍不住皱眉,一天天的怎么这么多事?

张小芳回想一下,几乎每天都有这么多事。只是很多时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闲着没啥事,不生事干啥去。

方剑平想想村里的人,农忙的时候累得直不起腰,也不妨他们隔着一块地骂架,走吧!

等等!来富家的大声喊。

张小芳停下:啥事?还不去搓玉米,叫我爹扣你公分。

来富家的摆摆手,她现在可没空给傻丫头打嘴仗,你爹呢?

张支书从院里出来。

来富家的看到他连忙说:广进,快去看看。小草那丫头撞傻了。

张支书无语地想笑:撞傻了还知道她娘和小芳?别扯这些没用的,赶紧说啥事。

张小芳猜测:跟老太婆打起来了?

来富家的摆手:打起来还好办了。那丫头要退婚!

第24章曲线救国我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

这事不亚于晴天霹雳,直接把张支书整懵了。

退婚离婚这事在张庄不稀奇。可这些都有苗头。比如退婚前,不是发现年轻人有了别的心思,就是发现其中一方没有媒人介绍的那么好,存在骗婚。离婚的在之前都会传出夫妻不和。

张小草虽然家里家外一把抓,可她会的村里心智正常的姑娘都会。张小草跟她们比起来并不突出。

张小草中等身材,长得也很普通。当初来富家的给张小草介绍对象时,一度担心男方看不上她。

男方没看上,父母看上了,因为她大伯有本事,是张庄的村支书。男方的父母劝儿子,女人婚前长得再好,婚后有了孩子,要照顾孩子还要洗衣做饭,不能像当姑娘时一样打扮,时间长了都一样。

男人不光要下田干活,农闲的时候还要参与国家建设,比如修水渠,挖河等等。分/身乏术,家里只能指望媳妇。找个好看的不如找个勤快的。

好看又勤快的当然最好。可美貌是稀缺资源,家底一般的根本抢不过家底厚的。除非男方本人特别特别优秀。

否则没人舍得把闺女嫁过去受苦。

话又说回来,来富家的给张支书的亲侄女找对象也不敢瞎糊弄瞎隐瞒。男方家人口简单,就一个弟弟,没有小姑子,省了姑嫂矛盾。

父母还没张支书和高素兰两口子年龄大,身体健康,张小草的对象的弟弟也大了,一家四口争的是整工分,家里又没老人照顾,又都是过日子的人,所以日子挺宽裕。

张小草的那个对象不是特别高,但一米七三的个头在农村不矮了。五官周正,没有不良嗜好。两人的亲事一成,不少姑娘羡慕张小草。

张小草没少得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