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元月月半-(9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是光有兴趣没用,得有蜜蜂。

有了蜜蜂还得有花。

方剑平得空跟他老丈人聊过,能不能把门口的空地利用起来种上果树。

起初张支书觉得不现实。后来想想果树也开花,再种些花,那就不用像老李信中写到的那样,开着拖拉机到处放蜂。

张支书听到村民询问花源,就看向老六家的代表他四弟妹:这事好办,没有花咱自己种。一枝花有经验,你回头跟她说说。

王秋香代表他们那一家子,立即说:没用。种再多也不够你家羊吃的。

张支书噎住。

来富想起张支书家门口的花被羊吃的干干净净,小芳气得冲她娘大吼的场面,顿时乐得哈哈大笑。

张支书也忍不住笑了:别笑了。不种那种,种小芳她娘不敢让羊吃的。

王秋香不禁说:羊什么不吃。

张支书:带刺的不吃。

老四家的不禁说:我想起来了。

一枝花怕她那些花被张仁义拔掉烧火,就让老六、老四他们连土一块帮她移老六家里。其中就有一棵带刺的。她一开始不知道,大拇指还被扎的直冒血。

一枝花家有。好像叫什么月季。老四家的仔细想想,可是一棵有啥用。

张支书:快过年了,你们回娘家问问谁家有。看向张老二,回头跟小草说一声,让杨斌帮忙打听打听。只要是花都行。甭管是桂花还是槐花。过了年就育苗。

刚开始没那么多蜂蜜,也不用太着急。几个队长回头统计一下咱们村有多少果树,争取后年开春也都栽到外面,大后年开花结果。

有人忍不住说:种到外面还不是给人家种的。

张支书:果树都移出去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桥上弄个门。农场也答应咱们,不耽误农活,结多少都归咱们自己。

那索性留两亩地好了。有人说。

王秋香忍不住说:想啥好事。一年收好几茬的菜都不让种,让你种果树?

说这话的人也觉得不可能。可是不说出来总有几分侥幸。

张支书道:秋香说得对,耕地除了粮食什么也不能种。你们就别想了。谁种的谁做个记号,回头我问问农场,树长大了能不能归个人所有。

你早说啊。昏昏欲睡的人精神了。

张支书气笑了:那就这么说定了?

等等,等等。那很精神的人说:要我说村里这些空地留着种果树和那种带刺的花,洋槐花都往河头上种。

有人立即附和:对。省得占地方,还不用担心长大了遮住庄稼。

张支书:你们看着办。不占用耕地想往哪儿种往哪种。要是种到地里,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不会,不会。出这主意的人立即保证。

张支书道:蜜蜂的事你们回去都想想,有没有听说过哪儿有蜜蜂。我要的不是马蜂。大头来了没?

大头踮起脚。

张支书看到他说:回去准备下木材,尽快把蜂箱做出来。

我不会啊。

张支书把兜里的纸给他:图纸。自己研究。

大头连忙接过去:有图纸就好办了。您放心,我争取年前赶出来。

先做两三个。

王秋香忍不住问:就算能弄到蜜蜂,谁养?

张支书:我养。看向四队长,从蜜蜂弄来那天起,给我记工分。

此言一出,大伙儿不乐意。

张支书看向他们:我去收购站问了,有多少他们要多少,比糖还贵。要是养成了,家家户户一年能分三五块。

他们自家种的青菜拿去收购站卖,一斤才给一分钱。三五块钱一家五口一年的青菜钱出来了。

这么简单的账都会算。

开会的这些人算明白了,不光没意见,一个比一个高兴。

张支书道:腊月二十前打听清楚。过了二十我开车带你们去弄蜂蜜。

众人连连摇头。

老四家的更是忍不住说:要去你自己去。出去一天给你记两天工分咱都没意见。

张支书气到无语,直接走人。

哎,哎老四家的连忙追出去。

四队队长上前说:刚才村支书的话都听清楚了吧?三件事,头一件打听蜂蜜和花树果树,第二件事是养蜂,第三是育苗。听清楚了就散会。

有人问:也不说去哪儿打听?

四队长反问:这事还用说?你们平时东家长西家短的本事哪去了?

此言一出都没话了。

老四家的连忙抓住张支书的胳膊:大哥,生气了?

张支书懒得搭理她。

我有正事跟你说。

张支书放慢脚步。

老四家的要说的事就是钻玉米地。

张支书:这事我知道,剑平跟我说了,他们那天就是碰巧了。

老四家的不禁问:说了?

亏得她还特意选方剑平回家探亲的时候坦白。

还有事?

老四家的没话了,但她想起一件事:小芳和剑平现在啥情况?

该啥情况啥情况。剑平又不傻。张支书确定闺女和女婿现在是真夫妻就不担心了。

老四家的不知真相啊,忍不住说:过了年小芳就二十二,虚岁二十三了。

小芳她娘二十二的时候还没嫁给我。

老四家的不禁说:抬杠?

张支书摆手:剑平真有数。

老四家的担心,他小青年有什么数啊。

你要是没事现在就回娘家。你娘家也是大村,我不信一个村找不出一个种花的,一个种果树的。你必须给我找五样,或者二十份。

老四家的忍不住嘀咕:咋还带强制的。

张支书:别以为我不知道,有些果树掰掉树枝往土里一插就能活。连几根树枝都找不到,你娘家人在村里怎么混的?

这可关系到面子。

老四家的明知道他故意的,第二天也忍不住回娘家。

这事说起来不靠谱,尤其整个清河农场也没有养蜂蜜的。所以老四家的回去没敢说实话。

高氏虽然嫌张支书窝囊,干啥都讲道理,废话贼多,但她相信这个大儿子,有算计能成事。

得知老四家的回娘家,就让张老二去他舅舅家和张广华家。

也是担心一时半会弄不成被嘲笑,所以张老二也没敢跟亲戚说实话。

张支书闲着没事挨家挨户转悠,挑出不需要娘家接济,对上娘家人比较强硬的,让她们统统回娘家,包括一枝花。

不过一枝花还有个任务。她懂花,以免蜜蜂到秋就断粮,让她多寻些秋天和冬天开的花。

结果等方剑平从首都回来,他家院子里也有很多看不出是花还是树的枝条。全插在菜与菜之间的空地上。

高素兰看到女婿盯着菜地,忍不住跟他抱怨:这样我来年还咋种菜啊。

张支书忍不住说:短视!

哪天来一伙人偷光就不短视了。高素兰忍不住嘀咕。

张支书想想:你说得对。犹豫片刻就往外走,他得带人把平时用不着的路犁起来,然后再用耙耙平整,人从上面过一眼就能看出来。

方剑平忙叫住他,叔,等一下,给你。

啥呀?张支书下意识伸手接过来。

方剑平:写着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