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之穿成男主前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元月月半-(17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张支书倒是看出闺女故意的,不过他怕小芳不好意思,笑了笑就说:赶紧吃吧。凉了腥味更重。下午可能还有事。

高素兰顺嘴问:啥事?

方剑平给儿子一小块馒头,农场的人来买羊肉。

不是跟菜市场一个价吗?高素兰搞不懂,这些人吃饱了撑的跑这么远啊。

菜市场的秤经常缺斤短两,羊肉虽然不需要票,可它限购,而且从菜市场买也别想随便挑随便选。

来到村里不一样,随便挑随便选,还不用求爷爷告奶奶,说的口干舌燥,对卖东西的人卑躬屈膝。

正吃着饭,方剑平懒得解释这么多:咱们的肉新鲜。

这倒也是。高素兰转向张支书。

张支书:咱家不缺钱,就别跟人家争了。顿了顿,明年是咱们在村里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我想着也别卖了,让老九他们都过来吃个团圆饭。说着看向方剑平和小芳,你们觉得呢?

小芳:后年走的时候再让他们过来吃饭。我们明年还回来过年。

关于过年这一点,小芳和方剑平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就跟老两口聊过。

张支书相信离家第一年孩子们会回来。

往后可就不好说了。

此言一出,老两口不由得齐声问:还回来?

方剑平点头:要不然爷爷奶奶怎么希望你们早点过去呢。

张支书沉吟片刻,说出违心的话:差一年不回来也没关系。

小芳不这样看:怎么没关系啊。别人家热热闹闹一大家子,咱们家只有你们俩,做一顿足够吃三天,冷锅冷灶,院子又这么大,不觉得凄凉悲惨啊?

老两口被她逗笑了。

方剑平解释:不用担心我爷爷奶奶。以前我大哥大嫂没回来,他们在我妈那儿可能不痛快。今年不一样,我哥和我姐有孩子了,人家的年比咱家热闹。

张支书算算,方家十来口人,而且老两口只是讨厌儿子和儿媳妇,并不讨厌大孙子和大孙女,行。赶紧吃吧。

你们再不吃,我就吃完啦。小孩忍不住说话。

小芳摸摸他的小脑袋,瞳瞳越来越厉害了。

小孩被夸很高兴,立即冲他爸爸伸出手。

方剑平知道他的饭量,给他掰一大口馒头,慢慢吃,别噎着。

小孩点点头,乖乖地吃完,碗筷一放就往他妈身上倒。

方剑平快速吃完,抱起小孩,困了?

小芳解释:在五叔家玩小半天一点没停,回来的时候鞋子里面全是汗。

小孩立即把小脑袋藏爸爸怀里。

张支书瞧他这样就想笑,一笑就容易呛着,冲方剑平抬抬手,赶紧把他抱走。

方剑平朝小孩屁股上轻轻拍一下,你也知道不好意思啊?

小孩抬头捂住他的嘴巴,妈妈,我就睡一会儿啊。

小芳看着他也挺累的,也想睡一会儿。只是她怕睡过了,忘了喊张瞳瞳起来。所以看着她爹娘把厨房收拾好,缸里的水用得差不多了,就拎着桶拿着扁担去挑水。

我的妈呀!

身后传来一声惊呼,小芳下意识回头,结果看到一群老太太。

这些人她还见过,正是恐怕买不到肉,嚷嚷着先来后到的那群人。

小芳有理由怀疑这些人都是有钱有时间的退休干部。

你们咋来了?小芳好奇。

听说你们村还卖羊肉?

小芳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离她们上次买肉和鸡蛋才过去多久啊。

中午杀了一头。

只有一头?

小芳笑着说:你们买的多再杀一头也行。往四周看一下,瞧着张来贵端着碗出来,他家就有。我们村还有屠夫。

刚刚吃过午饭,时间还早,这群老太太不着急,问出先前的疑惑:听说你是大学生?帝都大学的学生还挑水?

小芳无语又想笑,大学生跟她挑不挑水有什么关系啊。

她还吃喝拉撒睡呢。

这里又不是学校。在村里我就是张小芳。

先前说她儿子管买卖这一行的老太太点点头:你这姑娘不错。将来有大出息。打算从事哪一行?

还没考虑好。

听说帝都大学的学生很多家单位抢着要。至于哪些单位,小芳还不清楚,她打算到时候挑一个相对轻松,又能体现个人价值的工作。

小芳补充一句,离毕业还早。

对,你们七七年考上的,还有两年。我跟你说,闺女,做什么都别进工商管理部门,事多还烦。

小芳点点头表示记住,好的。

去哪儿挑水?远不远啊?

小芳指着东边,也就一百多米。

这群老太太一看跟她们同路,就边走边说:我们几家要是能买一头羊,那是不是想买谁家的买谁家的?

小芳想一下,应当给公家的那份好像都给了,是的。

那我们再看看。哎,你们村的路两边种的怎么那么像果树啊。有个老太太指着右手边的树,这一颗就像桃树。那个大兄弟,指着张来贵,他靠着吃饭的好像是杏树。

小芳:我们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果树。五月的杏六月的桃七月的葡萄八月的石榴九月的柿子一样不缺。

此言一出,众人震惊,好一会儿才回过神。

有个小老太太往前后看了看,果然每家每户门口至少三棵树,我的亲娘祖奶奶,莫不是到了桃花源?

张来贵走近一点,解释道:我们这儿不是桃园。

老太太瞬间回到了现实,哭笑不得: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村的人咋这么能干?

说起这个,张来贵有话说:我们村支书见多识广,非常能干,大伙儿都服他,他让我们种的。

就是这位姑娘的爹吧?我见过。看不出来。就像一普通小老头。

张来贵不高兴:那是您不知道,越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越不简单。咣当咣当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可能就是半瓶子水。

有个小老太太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你这大兄弟也不一般。上过学吧?

张来贵摇头:家里穷没钱。不过我们村有扫盲班。除了今年大伙儿没心思上课,天天想着卖东西,以前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都有。

难怪瞧着你们村的人精气神就跟别的村不一样。这样吧,我们逛一圈回来就买你家的羊。一头羊我们老姐几个分了。

张来贵不想卖,他家年后得嫁闺女。

他家第一次办喜事,他也想办的大大方方漂漂亮亮,跟小草结婚那次似的。

时间订好了,农历四月底,农忙之前,全村鲜花怒放之时。

可是看到小芳一个劲使眼色,张来贵点点头,行。我这就去找屠夫张杀羊。

有个小老太太转向小芳:我们可以随便看看吧?

随便。东边还有鱼塘和养蜂厂。但你们别靠近,看鱼塘的小房子里有个大黄狗真咬人。

正好张来贵家旁边有个胡同口,我们从这儿向北,然后从东边胡同口再转回来?

小芳点头:可以。我们村就那一只大黄狗。多了养不起。

众人点点头,拐进胡同往北去。

瞧着离张来贵和小芳有段距离,有个小老太太就忍不住说:这个村里的人实在。

她的同伴忍不住问:你是说那个小芳姑娘吧?

她实在她爹肯定也实在。张庄的人佩服他,那肯定都是实在人。就算有滑头,有他这个村支书盯着,也不敢跟咱们耍心眼。

她老姐妹好奇地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家邻居你们知道吧,她闺女跟这个小芳年龄相仿,自打考上中专,就不知道用眼睛看人。说着忍不住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