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西嘉(8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刚才说得还不够明白吗,你们杭家快完了,你再也不能嚣张了!

郡主如此笃定的模样,怕是不只听到了有关杭家的传闻。

告诉你干嘛?姜月谨慎地住了嘴,反正我娘说了,这件事绝无转机。

原来出自长公主口中。她注视着对方,话题一转,那长公主有没有告诉过郡主,皇后娘娘自那日摔倒后,现如今还卧病在床呢?

你骗人,姜月的眼神有瞬间的慌乱,我都听说了,皇后的孩子保住了。

再说了,那又不是我的错,是皇后自己摔倒的!

再怎么说,郡主也该负起责任,若不是你来到寒潭,执意要与十六公主比斗,皇后也不会一时心急,出来劝解。

杭絮的语气慢条斯理:陛下对你早有不满,只是碍于皇后请求,才没有施予责罚,若我把事情的始末上报,郡主觉得自己的解释有用吗?

跟我有什么关系,要算也该是你的责任,姜月急忙道,她听娘亲说过,皇帝有多看重皇后。

我来寒潭是为了找你的!

她心中一喜,既是找我,那又是谁告诉郡主我在寒潭的?

姜月现在只想洗清自己的责任,忙不迭道:是个太监,矮矮胖胖的,他说看见你往寒潭走去的,还给我指了方向。

长什么模样?

这要我怎么说,就普普通通的模样,声音到尖得要命,我再见一面,也不一定认得出来。

姜月狠狠威胁了杭絮几句,让她不许把这事告诉皇帝,慌慌张张地离开了。

杭絮站在原地,沉思一会儿,才抬起脚步。

看来不止寒潭边的油脂,除了自己,那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早有预谋。

那些人在寒潭做好陷阱后,把消息告诉阿月,阿月借着建议,将皇后带往此处,与此同时,那个太监也把假消息告诉了姜月,将其骗去。

若是杭絮没有来,姜月就会与容攸撞上,皇后也不会待在小亭,两人就算没有真正动手,当时的场面也会混乱至极。

到时皇后滑倒,顺理成章,毫无破绽,就算杭絮依旧把她带下山,救了回来,寒潭边的陷阱也不会被人察觉。

她理了许久,不禁惊叹于这计划的巧妙,若不是她当真来了那里,目睹了事情的经过,恐怕这事永远都不会有真相。

现在,杭絮低着声音,不知在向谁诉说,只需要问问阿且,到底是谁告诉她消息。

她几乎可以确定,那个太监就是设局之人的手下。

杭絮走出崇仁坊,四处看了看,又向西边走去。

西市满是喧闹的叫卖声,她转到一条街,人声忽地淡去,变成了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这地方她只来过一次,幸而时间隔得不远,记忆还算清晰。

她找到个巷口,在幽深的胡同里七拐八拐,最后站在一座熟悉的破烂院子前。

正是上次她同大理寺一起搜查的地方:仲武的居所。

杭絮伸手碰门,还没用力,那门板便吱呀两声,向内倒去,溅起一阵泥水。

她轻巧避开污水,踩着门板走进院子。

这里一如既往地破烂脏污,加上上次大理寺的全方位搜查,显得更凌乱了些。

杭絮不相信杭文曜有罪,也不相信杭文曜的朋友会叛国,对仲武言辞含糊的供词更是十分怀疑。

大理寺搜到的证据确凿无疑,但并非没有推翻的可能,只要找到仲武与另一人交易的证据。

她来到内室,环顾一周,屋里箱柜翻到,东西滚了满地,这里上次被众人搜了个底朝天,几乎每一处地方都没有放过,所有有用的东西都被带走。

她只扫了几眼,便退出去,又把别的地方都看了看。

茅房、后院、卧室、这些地方都被杭絮重新翻找的一遍,依旧没有找到什么东西。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倒并没有多么失望。

就算仲武与其他人有交易,那些信件肯定也被销毁,怎么会跟伪造的证据一样,刻意留下来。

她此次到来,也不过含着侥幸的心理,妄想能找到什么,如今毫无收获,也属正常。

她站在院子中间,朝四处望去,院子里都一切都显得陈旧又肮脏,院角长满杂草,一张椅子烂掉半边,就连草棚下的灶台也

灶台?

杭絮突然发现灶台这地方她还没有找过。

她连忙走到草棚下,这是一个泥砌的灶台,上面驾着一口大锅,锅底生了红锈,积着层浅浅的灰。

看上去有大半个月没有用过,恰好是仲武被抓走的时间。

灶台上放了几个碗碟,一筒筷子,看着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可以藏东西的地方。

不对,杭絮回忆着灶的构造,低头看向灶门,还有这里。

她蹲下来,看向灶门深处,里头积了不少灰,可以看得见几根树枝的形状。

杭絮找了把锅铲,把深处的草木灰扒拉出。

或许是前几日下了雨的缘故,许多草木灰结了块,变成黑褐色,其间隐约有着纸片的痕迹。

她心中一喜,加快了速度,继续往伸出掏着。

终于,杭絮顾不得脏污,伸出手指,轻柔地拂开一层层灰尘,拈起只剩一张角的纸片,低低念出了三个字。

博乐坊

第126章我找到他们的漏洞了

这算不上一张纸,只能说是纸被烧尽剩下的一点残骸,或许是污水,又或许是骤雨,将灶火打湿一点,才让这点残骸幸存下来。

杭絮再接再厉,继续把灶灰掏出来,零零碎碎竟找到了数十张纸片,只不过大部分都是空白或一点墨迹,看不到字迹,只有一张留下两个只剩半边的小字。

杭絮轻轻吹了一口气,将残破纸片上的草木灰吹开,那几个被水晕开的墨字更加清晰,是两个糊得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借据。

博乐坊的借据?

她低低念道,想了许久,才从记忆中翻出来,这是西市的一家赌坊。

还是阿景同她讲的,说这博乐坊是京城最大的几家赌坊之一,花样多得很,他都想去玩玩了

这话被杭文曜听见,狠狠抽了杭景一顿,禁足半个月,让他跟那些朋友断了来往。

仲武家中为何会有赌坊的借据?大理寺把他的身世搜了个底朝天,可从没发现他有赌博的习惯。

难道是故意隐藏起来的,可这又是为何?

借据是借钱一方持有,如今博乐坊的借据在仲武手中,足以说明他有钱还清债务,赎回借据。

把借据放在明显的地方,让大理寺的人找到,不正好可以佐证杜曦纬用钱财驱使仲武吗?

如今仲武把这些借据放在灶火中烧掉,不想留下一点痕迹,除非是因为杭絮捏紧纸片。

因为替仲武还债的另有其人,且有明显的证据证明,那人不是杜曦纬。

她猛地站起身,将那两张重要的纸片放在手帕中仔细包好,又塞进荷包里。

正要出门,她想了想,又找了把铲子,将草木灰铲回去,将自己到来的痕迹消去。

离开仲武的家后,杭絮脚步匆匆,却并非向西市博乐坊的方向,而是去了兵部侍郎的府邸。

兴许是杭文曜禁足的消息传得太快,杜府门口的御林军见到她来,没了以往的恭敬,反倒眼神谨慎。

她清清嗓子,说明自己与杜津远是好友,今日想来拜访一番。

几人低声交谈了许久,又一人离开去通报什么,才终于挥挥手,让她进去。

杜夫人的精神比上次见到是好了许多,她被禁足在府,还不知道外界的消息,看见杭絮眼睛一亮,连忙迎上来。

王妃,我夫君境况如何,柳大人上次所言是真的吗,他何时能够回来?

杜夫人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杭絮一个也回答不了,可也不忍心告诉她真相,只好含糊道:你放心,杜侍郎不会有事的。

这话说出来,她没什么心虚,反倒有些底气。

等杜夫人情绪安定下来,她才告诉对方来意。

闻言,妇人原本欣喜的神情惆怅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