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摄政王他又脸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科西嘉(171)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是将军印,是杭文曜的信!

她连外衣也没解,上前拿信,匆匆拆开,果然是杭文曜的字迹。

但信上的内容就有些乏善可陈了。

近来安好,可有何趣事,京中一切都好,保重身体

这显然不是杭文曜的行文风格,她扫一眼,便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站在桌前想了想,返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包药粉,又用铜盆接了一浅盆水,把药粉洒在水里,再将信纸浸入水中。

被浸透后,纸上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杭絮耐心地等着,直到纸上墨字被泡散,墨线逸散入水时,她动作起来,用手指将逸散入水的墨迹搅匀,这时候,纸上才显现出密密麻麻的浅蓝色字迹来。

这是需要传递绝密信息时,杭文曜才会采取这种方法。

在许久前,军中传递信息,用的还是流传许久的老办法用笔蘸羊奶在纸上书写,待羊奶干后字迹消失,需用火炙烤方能显现。

但这方法操作简单,容易被敌方学了去,用起来总有隐患。

直到宋辛出现,杭文曜想起这小子爱捣鼓奇怪药物的性格,于是给他下了相关的任务。

宋辛接到命令,异常激动,不眠不休了几个月,终于弄出了成品。

写这样一封密信,需三种药粉互相配合,缺一不。

第一种药粉洒在墨中,用此墨书写,与常物无异;第二种药粉用水和匀,以笔蘸此物书写,干后不见任何痕迹;第三种,就是杭絮方才洒在水中的药粉。

只有三种药粉混合在一起,才能让纸上显现出字迹。

这种密信无论是书写还是阅读都极为复杂,但同样,也极难被泄露出去。

至少从杭文曜开始用宋辛的方法传递密信,到现在为止,从未出现过泄露的情况。

待所有文字显现完,她才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捞起来,摊在桌上,用布斤将多余的水吸干净,认真读了起来。

待读完信,信纸已变得半干不湿,杭絮的心又往下沉了沉。

信中说的还是陛下昏迷不醒的事,但时间比刘喜那封晚了几日,因此事件有了新的进展。

陛下依旧昏睡在床,没有半分要醒的迹象,太后暗中代政半月,原本一切妥当,未曾想有人将皇帝昏迷之事外泄,朝臣哗然,纷纷上奏,认为一介妇人干政,有违祖宗之道,请愿撤去太后代政之位,态度坚决。

还有朝臣认为皇帝昏迷与通商有关,宁国与北方草原各族百年不和,血仇颇深,通商是违了祖宗意愿,这是先帝在天上惩罚,甚至还扯到了杭絮身上,同样是那些女子当职有违礼法的说法。

幸而太后铁腕,震住了朝臣,但流言依旧在京内疯传,屡禁不止,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散播流言。

杭文曜也是这么猜测的,他在信的最后一页写道:我已查出些许线索,此事或与三皇子容敛有关,对方行踪隐秘,似有大事欲行

京城局势危急,阿絮,这半年内,你与阿景和容琤不可回京,好生留在科尔沁,待局势平稳,再返京不迟。

看罢整封信,杭絮吐了一口气,下意识将信纸放在油灯上,正要烧掉,又想起来待会儿容琤回来或许还要看,便把信纸折好放回信封,压在一叠白纸下面。

她仰靠在椅背上,一边思索,一边等待容琤,没过多久,两道脚步声靠近,一个沉稳、一个跳脱。

帐帘被掀开,两个人影走进来,咔哒一声,一个食盒被放在桌上。

阿姐,阿且给我们留着菜呢,快快快,再不吃就冷了!

杭景一手提着食盒,一手缠着细布,走路还一瘸一拐,但这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好动,他把又高又阔的食盒打开,将几碟菜拿了出来。

云儿这两天生了病卧床,没法做饭,杭絮和杭景姐弟俩的厨艺都不好,容琤有天赋,但如今也不是现学的时候。

他们吃不惯草原里口味,跟着手下吃了好几天大锅饭,杭絮才意识到还能求助容攸,三个人腆着脸蹭了好几天饭,幸而容攸半点不介意,还十分欢迎。

离了食盒,饭菜热腾腾的香味逸散,勾得杭絮腹中又饥又痛,因着祝思明正午赶到,她连饭也没来得及吃就去迎接,直到晚上,大约是一整天水米未进。

明明早几年,自己为了潜伏喝了三天露水,还能带人劫住敌人的粮车,现在竟是连一天都饿不了了。

她一边唾弃自己由奢入俭难的行为,一边利索地端起碗筷。

罢了,来信的事等吃完后再谈,可不能坏了大家的食欲。

食罢,杭絮起身把碗筷收拾了,终于将信拿了出来。

那鲜红的印章一下勾住了杭景,他的视线随着信封左右移动,问道:阿姐,是爹来信了吗?

他当然也对杭文曜的印章很敏感。

对。杭絮把拆出来的信纸摊到桌面,上面不同寻常的浅淡字迹一下引起了两人的注意。

杭将军的信上,写了隐秘之事?

对。杭絮点头,抖了抖信纸,上面还是有点湿意,我刚拿到它的时候,上面只有这两行话。

她把信纸放在容琤和杭景面前,让两人阅读,之后便坐下等着。

大约一刻钟后,杭景率先叫起来,阿姐,京城发生了这么大事,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看来他显然没把杭文曜信末的嘱托放在心上。

跟你现在做的事相比,倒也不是很大。

杭景一愣,接着挠着脑袋笑起来,阿姐,你是在夸我吗?

少年自请去劫杀塔克族援军,这一身凄惨的伤,便是在对敌中所受。

第250章我做了一个很可怕的梦

我说的很隐晦吗?杭絮反问道。

她轻点信纸,京城局势固然危急,但论起危险程度,远没有我们这里来的凶险。

看信的落款,是在半个月前,而拉克申也正是在半月前行动的。

这说明什么?

呃,说明杭景挠挠脑袋,说明京城和北疆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对,按照容敛的老谋深算,他绝对不会贸然行动,而是步步为营,这次在京城放出流言,必然是为了给下一步造势。

下一步,则和塔克族有关。

若我们没有发现延风城被侵占的事实,这时候他们应该已经召集大批人手,意图侵占别地。

而第一站,就是和混在流民中的人里应外合,打科尔沁一个措手不及,我们的商队也不能幸免。

杭絮的分析让杭景恍然大悟,阿姐,我明白了,如果让他们得逞,把商队的人杀了,京城里的流言坐实,那对你、对爹爹、还有太后,都会造成影响。

甚至连皇兄,都会受到影响。容琤轻声道,目光冷沉,毕竟通商之事本就是他力排众议,如今又昏迷在床。

杭絮叹道:确实,陛下一日不醒,就越加坐实反噬之论,没有了陛下的庇护,那些支持通商的官员,都要遭殃。

这些官员都是纯臣,大多对皇帝忠心耿耿,没有派系,若他们遭殃失势,朝廷是极大的损失。

还有一点杭絮没说,塔克族的目标并不止于边境各城,而意图在南。

先前杭絮质问拉克申时,曾说过对方不过区区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就算占据了延风城,也会被其余各城拦截剿灭,但这是建立在京畿安定的基础上。

杭文曜和他的一干同僚都是支持通商的一方,若预想中的事发生,不说贬官,收回兵权简直易如反掌,无人领兵指挥,塔克族想要席卷南下,还有谁能阻拦?

这猜测着实骇人,杭景忍不住嘶了一口气,将信纸拿起来又看了一遍,到末尾时,看见了一开始被他忽略的几句话。

三皇子容敛是由他指使的!

他的声音疑惑,三皇子为什么要这种事?

给陛下和太后造谣、私通塔克族、还想要残杀百姓,到底是为了什么?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