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好的狼毫笔也不便宜,要好几两银子,纵使王氏舍得给魏靖花钱,但买一支这样贵的毛笔还是断不可能的,别说她不可能拿这将近半年一年的家庭开销去买笔,就算她肯,家里其他人也未必肯。
桃花村里的先生教不了什么大知识,只能教教认字,魏靖上学是在城里,说实话山村人大多没有什么大志向,只要有田种有饭吃,日子过得去就行了。
田氏最开始送魏靖上学,也是因为从小先生夸魏靖聪明,是块读书的好料子,山村人眼里夸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夸这一点了,因为在他们眼里看来,读书好的就能当秀才公,以后也能出人头地。
所以魏靖这才能一直读下去。
在村里读书,大家都是山村人,知根知底,用的笔墨纸砚都没什么大区别,可城里不一样,富家公子哥偏多,不论是笔还是纸,那都是最好的。
魏靖是学堂里学习最好的那个,先生总是会拿他的文章来夸赞,富家公子哥吃喝玩乐是样样在行,但是学术有的好有的不好,魏靖学习是好,不过在他们眼里看来也只是个书呆子罢了。
课堂上先生夸魏靖,下了学总有那么些人看魏靖不过眼,明里暗里嘲讽他是个穷光蛋,连支好笔都买不起。
魏靖面上不显,心里却不是个滋味,他觉得他比那些人都要强,但老天偏偏就没有给他一个好家世,他也曾叫王氏给他买好笔好纸,只是那些太贵,他显然是没能如愿。
富家公子哥们也有几个想送他一些,想和他拉近关系,可魏靖假清高,怎么着也不肯收,甚至还觉着这些人送他东西是为了折辱他,未必是真好心。
钱翠翠带来的那只狼毫笔,他老早就想要了,左右也收了钱翠翠不少东西,不差这一支笔,又或者说魏靖潜意识里认为钱翠翠给他买笔是应所应当的事儿,想要做他魏靖的人,不付出点什么那怎么行?
魏靖心里高兴,面上却是推辞:这笔看起来不便宜,翠翠你还是拿回去吧。
就五两银子罢了,不过我买支簪子的钱,钱翠翠满不在乎地摆手,说什么都要把笔送给魏靖,而且我觉着这笔都配不上靖哥哥,要不是书局里只有这个,我定要买更好的给你!
钱翠翠是真不把这几两银子放在眼里,她说的也是真话,只可惜魏靖对此并没有半分感激,在城里读书的这几年,他的自尊心已然病态,只觉着钱翠翠送他笔并非出于纯粹的爱意,而是拿钱来敲打他,甚至于侮辱他。
掩下眼里的不悦,魏靖和钱翠翠你来我往地推辞半晌,这才状似无奈地收下了笔,末了还要嘱咐钱翠翠下次不要再破费。
这边上演着各怀鬼胎,屈词倒是提前远离了战场,虽然说这是桃花村,也有个靖哥哥,但他显然不想做桃花岛的黄蓉,更何况魏靖这种眼高于顶心胸狭隘之人,和金庸老师笔下的郭靖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完全没有可比性。
秋收还没过完,又下了一场雨。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两天,河里的水都涨了不少,听说涨水鱼也多,屈词难免有些心痒痒,第三天雨刚刚停,他就往河岸边奔了过去。
好巧不巧,在河岸边他遇到了几天没见的杨虎。
第七章我阿爹抓鱼特别厉害
桃花村是山中村,却也依傍着水源,汩汩泉水从山中渗出,经由地势往下流,到了山脚下时,已然汇成了河流,再加上这几天的雨势浇灌,浅浅小溪已是江河之态。
往日里清澈见底的溪流被土色晕染,放眼望去一片浑浊,好像深不见底,河水甚至都漫上了河岸两边的田地里。
下雨没什么农活干,村子里的汉子不是在家闲着,就是跑出来抓鱼了,得益于小雨未歇,河面上的竹筏并不多,看着三三两两,倒是有种寒江钓鱼翁的既视感。
屈词开始其实没注意到杨虎,毕竟河面上竹筏不是一两个,哪能一眼就从中认出来谁是杨虎,他是先看到了河岸边的杨小虎。
河里的水涌到田里,也带进去了不少鱼,五岁的男娃娃挽着裤腿,正在田里埋头苦抓,一个不留神就栽到了田里。
屈词一手把矮萝卜头拽起来,怀里人还抱着一条鲫鱼,虽说没多大,不过倒是活泛得很,那尾巴可劲地甩,把杨小虎手背都拍红了。
男娃娃喜笑颜开地把那一条鲫鱼放进拴在腰上的鱼篓里,这才回头对着屈词道谢,那声音脆生生:谢谢哥哥。
余青在桃花村的名号响当当,大部分人看到他都把他当傻子看,叫他也都不叫名字,叫傻子,大人这么叫,小孩子有样学样,也都这么叫,一村子小孩,也就只有杨小虎乖巧地叫他一声哥哥。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纵使杨小虎现在还没有七岁,不过从他这一声哥哥,就能看出杨虎的教育要比整个桃花村的人都要强,也能说明杨小虎这孩子的心性。
少年露出担心的神色,伸出双手对着杨小虎摆了摆:小宝宝不能自己一个人抓鱼,危险!
杨小虎抹了把脸上的污水,指了指河面某处:哥哥不用担心,我爹也在呢,不怕!
屈词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不其然看见了杨虎,不过大约是反派效应作祟,他所处的周边几米,都没有竹筏,看样子像是凭空多出了一条隔离带似的。
余青视力很不错,就算隔了好几米远,他也能看清楚河面的情形,应该是为了方便下水,杨虎没穿上衣而是光着膀子,那强劲的身躯裸露在外,结实肌肉真真是一览无余,还有堆在腰腹间的八块腹肌,看得屈词眼睛都红了。
他脑子里第一个想法是好帅,第二个想法是想摸,第三个想法则是魏靖那小白脸看着就是白斩鸡,一定没有杨虎这样的好身材。
哥哥你也是来抓鱼的吗?不同于杨虎的冷硬,杨小虎一点没继承到他爹的不近人情,小嘴甜蜜蜜不说,一张小脸也白白净净,纵使沾了污水,也能看出精致的五官,惹人怜爱得很。
余青点点头。
杨小虎笑眯眯:田里的鱼不多,加上水浅,都被大家抓得差不多了,你要抓鱼的话,还是得下水。
他往余青身后瞄了两眼,没看见余家人,心里顿时明白余青是一个人来的:河里现在水深,没有竹筏下水的话很危险,哥哥你和我爹一起吧!
说着也不管余青同不同意,他拽着余青的手就往河岸边跑,边跑还吆喝杨虎:阿爹!阿爹!
男娃娃总是活力十足,杨虎又把他养得好,看着是柔柔弱弱,骨子里却和他爹一样强势,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劲,他那么一拽,屈词毫无防备,差点就摔了个狗吃屎,好在踉跄一下后还是稳住了,没一头扎进田里。
瞅着杨小虎拽他跑得飞起的背影,屈词有点呆,现在五岁娃娃都这么猛了吗?他怎么说也是个男人,就这么被拖着跑,怕是有点不合常理吧?
还有,严格来说,他和杨小虎这才是第二次见面,但杨小虎对他的态度显然亲昵得有些过了头,这孩子对一个能堪称陌生人的男人这么热情,要放在现代那就是妥妥的被拐卖对象啊!
杨虎养儿子都不教这些基础性知识的吗?
其实屈词也算是多虑了,杨小虎并非跟所有人都亲近,男娃娃和他亲近,有两个原因。
一是那天他和杨虎一起下山,被杨小虎看见,虽然杨虎什么都没说,但杨小虎早慧,从杨虎身上的伤就能猜出大概一二,知道是他救了杨虎,小孩子对待救了自己父亲的人,总会多几分感激。
第二么,就全得益于那天他塞给杨虎的三个柿子,杨虎不喜欢吃甜,但杨小虎喜欢,所以那些柿子最后进了杨小虎的肚子,而对于柿子的来历,杨虎自然也没瞒着。
拿人手短吃人最短,不管杨小虎之前对余青印象怎么样,经过这两件事后,那势必都会转化成好感。
更何况在杨小虎心里,他是有几分同情余青的。
小娃娃什么都不说,但不代表什么都不懂,村里人对杨虎的排斥和异样眼光,他看在眼里,不光是杨虎,有时候村里小孩对他的态度也是有样学样,这让他对余青的遭遇很是感同身受,他觉得他们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所以比起村里其他人,杨小虎更加愿意亲近被别人叫傻子的余青。
当然屈词也没想到,他妄图用三个柿子刷杨虎好感,效果最后却作用在了杨小虎身上,当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过几个呼吸间,屈词就被杨小虎拽到了河岸边,另一边杨虎听见自己儿子的呼唤,也撑着竹筏划了过来,瞥见杨小虎拽着的少年,男人有些诧异。
他看了眼杨小虎,没说话,像是在等他的解释。
杨小虎还是那副笑嘻嘻的模样:爹,哥哥他也想抓鱼,但是他们家没来人,也没有竹筏,你带着他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