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好大的生辰惊喜
对哦,崔呈衍之前说过,他是腊月生的。
温良有些意外地手下了叶孤云的锦盒。
叶孤云瞧他神色有异,奇怪道:咦,莫非温兄不知道?
关系那般亲近,却连生辰也不知道,说出去都没人会信。
温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怎么会!就是差点忙忘了,多亏叶大人提醒。
叶孤云也不拆穿他的话,只是神神秘秘地对他说:我的贺礼,子行一定喜欢。
这么笃定?温良也被叶孤云的话给唬住了,顿时对锦盒里的东西好奇起来。
温兄,你这小摊的生意不佳?
叶孤云一碗小馄饨都吃完了,也不见温良等来第二位客人。
他左看右看,想了会说:你这位置不好,白天可能人还多点,现在这个时候,京城里的人都在芳菲楼附近,那边人多。
我看你这小摊东西也不多不如这样,我帮你做个带轮子的推车,到时候把固定摊位变成流动的,想去哪儿摆摊就去哪儿。
叶孤云不愧是热衷于制作家什物件的好大人,说到做推车,他的眼睛都发亮了。
这合适吗?
这有什么不合适。叶孤云不以为意地说,刚好最近有个新想法,温兄若不嫌弃,三日后叫人来我府上拿便是。
哦豁,原来是小白鼠。
温良也笑了:之前在青州城就听说过叶大人乐于助人,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这京城之中我也不熟,还望叶大人多多提点。
叶孤云欣然为他提名了几处可以摆摊的地方,十分热心,也没有因他摊小而轻视他。
温兄,我不明白。叶孤云说。子行家财万贯,买个铺子不是绰绰有余?何必要起早贪黑这么辛苦呢?
叶孤云的疑问,上次柳无言来吃小馄饨的时候也问过。
温良知道,两位大人都只是单纯好奇,并没有任何看不起他的意思他们不会因为人微言轻而轻视任何人,这一点,就与崔大哥有着云泥之别。
嗐,其实也没啥。温良煞有其事地说。子行有他自己的事业,我也有我的事业。现在虽然是路边摊,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
叶孤云听了,明显一愣。
他想当然就将温良与崔呈衍捆绑了,却一点都没考虑过温良的意思。
是我狭隘了,我自罚一杯。叶孤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温兄了,下次咱们去喝酒,悄悄地,不告诉任何人。
悄悄地?温良挑眉:还要瞒着巫大夫?
提及巫雪,叶孤云一脸愁云:阿雪说我酒品差,不让我喝。
哎哟,真是甜蜜的烦恼。
送走叶孤云,温良和小玉收摊回家。
温良把搞流动摊位的想法同她说了说,然后问:少爷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小玉明显被问倒了,但她偏头想了想,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糟糕!我怎么给忘了!小玉懊恼道。腊月二十八,离年关很近,崔安前几天还说过,我怎么就忘记提醒公子了呢?
往年的这个时候,崔夫人都会带她上街去各大宝号给少爷淘贺礼。现在搞起来涮菜生意,竟然把重要事情给忘了。
哎公子你突然这么问
小玉敏锐地抓住了事情的蹊跷之处,不怀好意地打量着温良:莫非公子也忘了?是不是还没准备贺礼?
温良毫不客气地敲了敲小玉的额头:就你怪机灵的。
小玉捂着脑门嘿嘿笑道:从小当丫鬟,不机灵点哪能行!少爷的喜好我摸熟了!公子你尽管问!
送什么呢?他也没想好。
叶孤云的锦盒小巧精致,不像是一般店家的手笔。
难道是叶大人自己做的?
温良想着,越发好奇里面装的是啥。
他甚至大胆揣测,既然这么轻不会这个锦盒就是贺礼吧?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叶大人对自己的作品视若珍宝,分享给崔呈衍也无可厚非。
温良和小玉走进小院,崔呈衍书房的灯还亮着。
崔安在书房外裹着厚厚的袄子打瞌睡,一副惨兮兮的模样。
温良叫醒他,他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唔公子
别在这等着了,快回房睡觉。温良说,小玉,去煮碗姜茶。
不用说,肯定是崔呈衍熬夜苦读又不让崔安跟着。
我啊啾!我没事!啊啊啾!
看把孩子急的,温良觉得有些好笑:都打喷嚏了还没事?这没你的事了,快去歇着吧,我去看看少爷。
崔安这小子,看着挺机灵的,怎么一到崔呈衍这,就只会用笨法子了?
崔安被小玉拉起来,腿有点麻。
你就听公子的吧!快跟我来。
小玉领走了崔安,温良敲响了书房的门。
自从柳无言邀请他们于芳菲楼一见之后,崔小公子就不知怎的,突然开始用功起来。
日日夜夜埋头苦读,颇有种不破楼兰势不还的劲头。
温良敲了几声,都没人回答。
他觉得奇怪,便轻轻推了推,才发现其实根本没有锁门。
灯芯噼啪地响了声,崔呈衍趴在桌上睡着了。
温良蹑手蹑脚地走进房间,随手拿起桌上散落的纸张。
哈,竟然是崔呈衍写的策论。
而且这论的还是青山土匪。虽然柳无言暂时失势,但剿匪功劳却是实实在在的,朝中那些大臣们无不借此机会在歌颂圣上英明,但崔呈衍这篇策论却反其道而行,竟开始追溯青山土匪的成因与天灾人祸的关系。
温良草草地扫了一遍,眼神中的光芒愈盛。
难怪。温良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崔呈衍的恶意揣测,不觉地笑出声来。换我是爹,也该痛骂我这个嫉妒心作祟的臭小子。
这种针砭时事的策论文章,写得不好就如同隔靴搔痒,让人笑话。但要是写得好呢,又要顾忌言辞是否合适,束手束脚,很难发挥。
崔呈衍不亏是温知瑕夸上天的人才,在写文章方面有两把刷子。
唔崔呈衍似乎醒了,他揉了揉眼睛,惊讶道:良良?我我睡着了?
都过了三更天,本来就是睡觉的时候。
来,喝杯水先。
温良将文章放下,去给他倒水。
崔呈衍注意到他看了自己今晚奋笔疾书的成果,眼神一下子就亮起来:良良!你看到了!
嗯,看了。温良端着茶杯走回来。这是打算拿去跟举子们探讨么?
唔还没想好。崔呈衍往后一仰,叹了口气。闭门造车肯定不妥,可这要真拿出去给人瞧瞧,又不太放心。
也是,崔呈衍混入举人圈的时日尚短,对他们的底细也不清楚。万一那些人文采不如崔呈衍,又怕他抢了自己风头,拿去借题发挥就不好了。
要是在青州城就好了,还能让岑夫子看看。岑夫子在朝中那么多年,他对政事的看法一定有参考价值。
可现在在京城温良在收拾崔呈衍扔乱的书籍,忽然说道:要不让柳大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