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替嫁后被傻子夫君捧上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冷袖(6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贵叔不想得罪崔夫人,便只好让温良和崔安跟着巧姨进了屋,自己却在门外等着。

去,院子外等着去。

巧姨毫不客气地将贵叔赶了出去,崔夫人的小院瞬间就清净了许多。

阿巧,锁门。

崔夫人坐在塌上,全然看不出刚才那般有气无力的模样。只见她神情严肃地打量着温良,又瞟了几眼崔安,秀气的眉毛逐渐拧了起来。

温良被她看的有些心虚。

我他怕崔夫人以为自己是坏人,正想开口解释,却听见崔夫人笑了一声。

虽然模样和声音都变了样,但始终还是骗不了我。崔夫人看着他,眸子里写满了笑。温良是这个名字对吧?

说着,崔夫人还指着崔安:别以为一直低着头我就认不出来你哦。还是我让你从小就跟着少爷的,崔安,怎么你也玩起乔装改扮了?

温良对崔夫人能认出自己这一点感到颇为惊奇。他在家里的时候验证过,连温欣都要看好久才能认出来,怎么崔夫人凭借只言片语和几个眼神,就认出来了?

巧姨也笑道:夫人的记忆力还是那么好,难怪少爷从小就过目不忘,如今更是成了人人羡慕的探花郎,可有出息了!

原来崔呈衍的天赋是源于崔夫人,怪不得崔家人那边资质平平,但到了崔呈衍这,似乎就发生了质的转变?

崔夫人不以为意地摆摆手,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哪里哪里,都是阿衍自己努力。哎,你快说说,阿衍在外面怎么样了?

温良简短地为崔夫人说了下崔呈衍的近况。

阿衍去了容州崔夫人显然是触景生情,想起了她那在容州失踪的夫君。阿衍他爹也在容州他们父子俩唉

崔夫人深深地叹了口气,满目哀愁。

崔员外生死未卜,崔呈衍随军在外,崔家满目疮痍,崔夫人心里担忧。

温良只得安慰她:阿衍生得聪明,一定会好生照顾自己。我已派小玉写信过去,阿衍在容州也会注意崔员外的情况,说不定他们父子俩还会一起回来

希望如此崔夫人忍不住抹了抹眼泪,你这孩子,怎么还叫崔员外呢!

都说患难见真情,崔家都翻天了,阿衍这男妻还不忘潜进府中看望。情深义重,她这个做娘的,又怎么好意思再阻拦呢?

温良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下巴,正打算说什么,却听见崔安小声说了一句:夫人,少爷和少奶奶在京城和离了。

崔夫人刚刚才弯起的嘴角瞬间就凝固在了原地。

她不敢相信地重复了一遍:和离?你跟阿衍

那一刻,温良总算明白平日里崔安为何老挨崔呈衍的骂了。

这可真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嗯是这样的温良硬着头皮解释道。阿衍的婚书上写的其实是我妹妹温欣的名字我妹妹她要成亲,就必须得先在官媒衙门那注销掉之前那份婚书

嗐,吓我一跳。崔夫人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擦了擦额角溢出的冷汗。她瞪了崔安一眼,训斥道:跟了少爷这么久,怎么还是不机灵?

阿衍为了这个媳妇,差点都跟家里闹翻了。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怎么可能说离就离呢?

崔夫人了解自家儿子的脾气,他之所以答应离,估计也是想堂堂正正地再娶温良一次,毕竟之前一个傻一个替嫁,都不作数的。

崔夫人偷偷地看了温良,犹豫道:其实崔家现在这样

崔夫人的话没有说完,但温良却知道她想说什么。

夫人,您是好人。温良轻声说。当初我在崔府,夫人和老夫人都待我很好,现在崔家有难,我不可能袖手旁观。

大爷和二爷觊觎崔家财产已久,夫人想必已经都知道了。但是有一点,夫人可能不知。

温良抬起头,仿佛下定了决心。

大爷和二爷在阿衍很小的时候就想害他,阿衍八岁那年的大火不是意外,是二爷差人做的。我在小花园里听到大夫人和二夫人起争执,二夫人亲口说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给阿衍下毒。阿衍之前的傻病是装的,因为巫大夫发现阿衍身中奇毒,才特意提醒他要小心身边人

而现在,崔员外在容州生死未卜,一起外出做生意的二爷却平安归来

这一切不觉得很奇怪么?

温良的一番话,震惊了在场的三个人。

崔夫人红着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你说的可是真

从自家相公出事,再到被迫休养的这段时日里,崔夫人终于看清楚了崔家两位兄长的真面目。

她以为,一切只是见财起意,可没想到两位兄长的毒爪,原来早就伸到了阿衍这

温良看着崔夫人,重重地点头。

如有妄言,天打雷劈。

第101章噩耗从容州传来

出了崔府,崔夫人的话仍在温良的脑海中萦绕。

我现在虽然被关在内院,但大哥忌惮我娘家势力,尚且不敢对我怎么样。

她交给温良一封信,好孩子,把这封信交给林州城开绣庄的齐员外,他收到信后自然会指点你该怎么做。

崔夫人不是青州城本地人,若是温良没记错的话,林州城是崔夫人娘家所在的地方,而这开绣庄的齐员外,应该就是崔夫人的亲哥哥。

从青州城去林州城,最快也要三天,这一来一回也不知道齐员外这远水能不能止近渴。

温良正在思考着,却听见崔安小声地说:哎公子你看

温良顺着崔安指着的方向看去,才发现街上的人不知何时多了起来。崔家米铺就在前面,门口挤满了想买粮食的人。

上次米铺门口这么多人还是闹饥荒的时候。崔安拧眉想了想。去年的收成很好,大家应该不至于这么缺口粮吧?

近几日风和日丽,雨水充足,并不存在干旱的可能,百姓就更没道理大规模地囤积粮食了。

温良思索片刻,随手拦下一位步履匆匆的大婶。

大娘请留步,温良拱了拱手,温和笑道。请问大家这么急匆匆地都是去哪儿?可是开始赶集了?

谁知大娘连忙摆了摆手,焦急道:这哪是赶集的时候!容州传来消息!说是可能打不过北狄人要退兵!咱们青州城与容州可就只隔了个林州!这要是真打起来了!咱们可不就也跟着遭殃吗!后生仔,你别问那么多了,赶紧的去准备口粮逃难去吧!

大娘说完,就火急火燎地赶去崔家另一间分铺排队了。

崔安拉了拉温良的袖子,不安道:公子,少爷可不就是在容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