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后我有了三个废柴却权倾天下的姐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免费阅读(7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遗诏?!既然内阁首辅季泽烨不在,在场朝臣中资格最老的内阁次辅,曾任太子太傅和国子监祭酒的宋韫宋大人先站了出来,敢问郡王是在何处得到的遗诏?既然是先帝遗诏又是如何到了郡王您的手里?

宋韫宋大人就是卓禹霜初入京城是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谢家世子夫人宋宜嘉的父亲。

能将自己的女儿教导的如此落落大方,知书达理,可见宋韫也是个刚正清廉的好官。

即便他曾经是先帝给太子奚叶秋钦点的老师,可季泽烨和卓禹霏夺得帝位后,依然是把他留在了内阁辅佐朝政。

可也正因为宋韫的正直,所以在当年季泽烨一力推举一个三岁的奶娃登基为帝时,他心里也不是没有过猜疑的。

先帝虽称不上什么千古一帝的明君,可一生勤政,也算是个头脑清醒的帝王。

当年他缠绵病榻,可脑子却不糊涂。

在明知道太子位悬空,卓禹霏这个贵妃联合季泽烨把持后宫和前朝的时候,没理由不会留个后手。

可当年先帝崩逝后,却一直没有人站出来提过半句先帝留下过什么传位诏书的事。

宋韫不过一介书生,也不敢在朝廷妄言。

如今睿郡王突然提起这件事,虽然也是疑点重重,可他更愿意相信确有其事。

本王如何得到的诏书,就不细说了,宋大人更应该关心的,是这诏书的内容才是!

这奚叶涵一句话让宋韫根本接不下去。

我看这诏书八成是伪造的。奚叶秋姗姗来迟,一进门便已经表明态度。

他隐忍了这么多年,前朝后宫,一步步的算计,不可能临到头被这个身世不明的奚叶涵给得了便宜。

是真是假,在座的很多都是历经三朝的老臣了,自然有以辨真伪的能力。卓禹霏看该来的人都到齐了,也不多废话,各位卿家不如先看看诏书。

宋韫率先从奚叶涵手中接过那份所谓的遗诏。

本以为他们今天聚集到此,只是为了帮着辨别遗诏的真假,可在他看完遗诏的全部内容后,彻底被震惊了。

握着诏书的双手开始颤抖,甚至整个人踉跄了一下,后退了一大步,站都站不稳。

作者有话说:

哭唧唧,我错了,我以为我一万多字能写完大结局,结果还是没玩。

然后这章节太长了,我觉得看着累就分了一点先发上来了。

117.结局(下)[V]

第一百一十八章

宋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宋韫如此反常的状态,边上其余官员也立刻上前来一探究竟。

就连一直在状况外的武顺王也忍不住问了句,先帝遗诏都写了什么?难道不是传位给承亲王?

武顺王柯家一直都是武将世家,又常年居住在漠北这样的偏远地区,算是有勇无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型。

当年季泽烨也是看上了他这点,才拉拢他帮着自己和奚以轩夺位。

所以在武顺王眼里,若是先帝临终前真的有什么遗言,八成也是想重新复位他那个唯一的嫡亲太子。

要不然季泽烨早应该把遗诏拿出来让那个三岁奶娃娃名正言顺的登基了,何必搞那么多事。

可心里清楚是一回事,当着这些朝廷重臣皇亲国戚的面说出口,却是另一回事。

一时间,众人的注意力都从那份遗诏转到了武顺王爷的身上。

你你们看本王做什么!武顺王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连忙改口,本王就随口一问,朝政上的事,你们知道本王一向不懂不问的,你们商量你们的!

他说完这句,还后退了一步,企图把自己魁梧的身形隐没到人群里,降低存在感。

小插曲终于过去,满屋子的人又重新将中心放回到那份遗诏上。

事实上武顺王的疑问,也是他们所有人的疑问。

本以为先帝如果有什么临终遗言也最多就是传位给奚叶秋这个正经的嫡长子,哪只到还能突然冒出来个从来没人知道的私生子?

还是康亲王的儿子?

这么大的皇室丑闻,一屋子的朝廷重臣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论辈分除了刚才口不择言的武顺王爷外,在场的就属卓禹霏这个太后了,她及时开了口:承王爷你怎么看?

事关皇室血脉,不得马虎大意!奚叶秋自然不可能轻易承认奚叶涵这个便宜弟弟,父皇一生清明正直,断然不可能与弟妻做出这种苟且之事!遗诏的真伪还不能确定,睿郡王是否为父皇血脉,更不能妄下判断!

卓禹霏:那几位卿家呢?

宋韫到底是跟随先帝多年,直言道:这遗诏的笔迹、印信确实都是先帝所有,一时还不好分辨,还需要些时间。

还需要什么时间?奚叶涵失去耐心,既然笔迹、印信都没问题,你还要分辨什么?

宋韫秉承着他的原则:事关国体,自然是要谨慎些的。

奚叶秋点头,的确,遗诏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要仔细查验,不可错失半点。

在奚叶秋眼里,这遗诏八成是假的。

先帝生前是不是真的和康王妃有一腿他不敢确定,可他至少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先帝自始至终都把大周朝的江山社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哪怕自己这个太子已经不再得到他的信任,皇位后继无人,他也不可能选一个从未被当成一个正经皇子,经受过正统的治国之策教育的私生子,来继位。

这昏招还不如直接没了遗诏,让那个奶娃娃上位靠谱。

有那帮子内阁重臣把持朝政,大周朝好歹也不会乱。

是啊。卓禹霏跟着道,这事确实不得不慎重。她看了眼奚叶涵的方向,此事毕竟因你而起,睿郡王意下如何?

虽然滴血认亲是卓禹霏她们最后的打算,可这话却不能由她嘴里说出来。

毕竟按照事实推论,卓禹霏才应该是最不愿意滴血认亲的那个人,如果是她先开口,必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既然这样本王倒有一个提议。奚叶涵不想再听这群人继续废话,你们无非怀疑本王不是先帝血脉,既然如此,不如他看了眼奚叶秋,缓缓说出那本该由他嘴里说出的四个字:滴血认亲。

奚叶秋却立刻提出质疑,事关父皇清誉,今日有这么多人在场,本王觉得不妥。

滴血认亲这事,本来是奚叶秋想要扳倒卓家母子的王牌,可如今奚叶涵也同样可以利用这件事来一举达到自己的目的。

奚叶涵和先帝是否为亲父子,他虽然也没有真凭实据,可当年康王妃和先帝的关系,他作为太子也不是没有耳闻。

甚至那一年康王爷带着王妃和睿郡王入京探望慧太妃的时候。也可是亲眼瞧见那女人单独进入父皇的寝殿,足足半日才离开。

所以奚叶涵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的身世,必然会拉着自己和那小奶娃一同验证。

这结果不是反而便宜了他?

那众位卿家绝的呢?卓禹霏又问着其他人。

兹事体大,太后娘娘还请三思。依然是宋韫领头回答。

先帝早年间还是皇子之时,与康王妃交往甚密,这件事虽然年代久远,可朝廷中那些历经三朝的老臣,多少还是听到过些传闻的。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