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王从不追妻火葬场(穿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山青花欲烧(2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会和这人品茶、下棋、写诗、练刀、赏花舞刀时,绯红的广袖襕袍在风中猎猎飘扬。一个鲜活的、生动的赵清姿,他却像个小偷一样,躲在暗处窥视她,像是在觊觎别人的珍宝。

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渴望占有一颗星辰,这样的企图又有什么错呢?他要她只属于自己。只爱他,或者只恨她,她的喜怒哀乐只能由他一人牵动。

于是他也时时去看余信,眸子幽暗一片,如同掩埋了枯草的沼泽,再也看不出其下隐藏着怎么样阴毒的念头。

赵寒声如一条毒蛇吐着信子,观察着猎物,随时准备用装有毒液的尖牙咬死对方。

余某不才,自诩能护住赵小姐,就不劳侯爷了,这样好的月色,若是要与厌恶的人同赏,未免得不偿失。

余信笑起来,眼睑略微上扬,连眼角那颗小小的痣亦是飞扬的。

你不配与她同赏月色。说得好像只有他配。

赵寒声不看他,只直勾勾地盯着赵清姿,似乎是在等她的回答。

是我不配,不劳侯爷了。她原本有更恶劣的话要说,但是舞刀弄枪在场,她总要顾及她们的感受。

除了你,没有人配。

好,我不去,多派武艺高强的府兵护着你。

不用了,我们是出去逛夜市,兴师动众不好,侯爷既然派了舞刀弄枪她们,便足够了。她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攥紧了拳头。

都听你的,你记得早些回家,外面不安全。

赵清姿尝试着深呼吸,长舒了一口气,接着毫无留念地走出了定远侯府。她本身不是脾气暴躁的人,在赵寒声面前,却隐隐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态势。

等赵清姿和余信一前一后消失在他的视线中时,赵寒声依然站在侯府门口,望着他二人得背影,笑得极为灿烂,如冬日的暖阳一样和煦。

但这笑容却叫一旁的亲卫,不寒而栗,熟悉定远侯的人都知道,只有在战场上,他才会露出这样的笑容。

找些机灵的府兵,装作暴徒,把余信千刀万剐,不要露出马脚,听明白了吗?

不许伤小姐分毫,违者军法论处。

余信死了,她会伤心吗?也许会吧,但没有关系,他会陪着她,永永远远陪着她,总有一日,她会忘记所有人,只记得赵寒声三个字。

赵清姿恨他也好,总归是心里有他,他们的纠葛不是由骨血连在一起的,却是比骨血更深刻的羁绊,谁也无法斩断它。

夜色越来越浓,千灯如昼,辉映着天色,是淡淡的红色琉璃。

西市街上,人头攒动,吆喝声不绝于耳。赵清姿却一眼在人群中认出了卖花的小姑娘,只因先前从她手中买过一捧茉莉。

赵清姿带着余信,越过人群,挤到她跟前。小姑娘身材瘦小,双肩如削,面有菜色,头发如凛冬枯黄的草,稀稀疏疏,一身粗布麻衣打了好几个补丁,但还算干净。

今日她挑的花担里,装的确是应季的桂花,金桂银桂皆有之。

小妹妹,劳烦给我一把金桂,不用找了,我日后恐怕还要多多找你讨花。赵清姿从荷包里拿出一锭银子递给她。

小姑娘眼睛一亮,这一锭银子足够治她阿娘的病了,今年的生计也有了着落。

谢谢姐姐,好人有好报,姐姐一定花好月圆人常在。

赵清姿笑了笑,花好月圆人常在,大约是临近中秋,所以才说这样的吉祥话,但愿真能如此。她从小姑娘手中接过花,便塞到了余信手中。金色的桂花,由于淬了阳光一般,在他手中熠熠生辉。

怎么给我?

既然是先生提出要逛夜市,那便合该出苦力。

也罢,这桂花可做桂花酥,赶明儿,做给你尝尝。话是这么说着,他的耳根却是红了。

圣人说君子远庖厨,先生还会做吃食?

我非君子,自然可近庖厨。

两人一时极有默契地缄默了,只听得远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问了过路人,才知是中元地官圣诞吉祥道场祭祀法会。

永徽朝尊道教为国教,显庆帝对道教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举国兴修道观。时人甚至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上,必有道观。

就连寸土寸金的都城,也是修建了不少道观。

法会持续了好几日,说是要为皇帝陛下祈福。

唉,好好办法会就成了,何苦再增修道观呢?又加赋税,日子没法过了。

神案上的供奉着三官大帝神像,似乎悲悯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人群。烟熏雾绕,许多年光阴摧残下,那彩也有点褪色了,露出了些斑驳的铜色。

余信站在人群之外的桂花树下,月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一阵风吹过,桂花香雨落在他发髻上,好似画中谪仙人。

相处一段时段后,赵清姿发现余信本不是刻薄之人,虽偶有惊人之语,处事离经叛道,为人却是温润仁厚,她不免又生出几分好奇和好感。

你在此处,莫要走动,等我片刻,我有些事要处理。

他察觉到危险正在靠近。

第53章千古苍凉天水碧

赵清姿站在原地等他,等到道场祭祀法会结束,道士们打着哈切回了观中,围观的群众也意兴阑珊,逐渐散去。

夜色更加深重,街上的行人渐少,有人各自还家,有人涌入茶楼酒肆,继续聊些俗世奇事。

等到灯火阑珊,那身熟悉的天水碧,才出现在她眼前。

可是饿了,我们去吃点东西。余信笑言,仿佛他方才只是踏着月色,去哪处赏了桂花。

好,就吃桂花酒酿圆子。

至于余信方才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他不说,她也就不问。

人生在世,谁还没点自己的秘密呢?她就有许多事,并未告诉余信,也没见他问过自己。

赵清姿走在前,余信跟在她身后,遥遥看见前方尚未关门的食肆,点点灯火,微微泛黄,店内还有零散几名食客。

一行人进了店,狭小的铺子里,赵清姿与余信坐一小桌,其余人坐一圆桌,店内瞬间有了些许热闹的意味。

她给舞刀弄枪、侯府的亲卫们也都安排了热腾腾的桂花酒酿圆子和赤豆小圆子。

他们虽然是赵寒声派来监视她的人,但实际上从未害过她,反而保护着她,说来都是身不由己,在恶鬼手下讨口饭吃。

兴许等不到中秋月圆,她和余信就要离开长安了,今日就当作和大家一起祈愿过圆满团圆吧。

见有新客来,本在打瞌睡的店小二,强撑着精神将吃食一碗碗端上桌来,青釉花瓣口碗里盛着小圆子,青碧配洁白,倒有几分相宜。

这样的糯米小甜点,她过去也尝过,除了甜和软糯以外,没有别的风味。这季节,东吴面馆的三虾面和蟹黄面,快要上市了,螃蟹正在进入养肥冲刺期,她开始怀念起自己生活的时代。

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撒上金灿灿的干桂花,桂花的香味中和了赤豆的酸涩,赵清姿尝了一口,不由感叹这家店铺的厨子倒有几分本事。

甜而不腻,这桂花酒酿圆子做得很好。

我其实品不出滋味。余信的神色略有些黯然。

先生是丧失了味觉吗?真可惜。怎会如此,赵清姿不免有些讶异,余信品茶时说的头头是道,品茶鉴水之精到,有几分陆羽在世的样子。没成想,他竟然尝不出个中滋味。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