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熟悉的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成泊(1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清冷的路上,只有一百多米外的那家早点店冒着热气,亮着白色的灯。那是唯一的选择,她推着车快步走去,借了电话,给父母打过去。可巧不巧,都无人接听。脑中忽然浮现出徐光远的面孔,对,还有徐光远,他身上一般都是带着手机的。

刚在手机按键上拨出去137767,脑中却卡了壳,心底焦急着,陈思闻暗暗懊恼着。刚还完手机离开早点店几步,又扭头转了回去,买了三杯豆浆和两个白菜馅包子,这才又转身往学校走。

附近的修车店也没开门,她只得推着车一步步往学校方向走去。心中丧着气,无所依偎的感觉包裹着她,上半身,是从背部袭到胸部的凌乱感。

枯黄的枫叶踩在脚下,压在车轮下。

每踏出一步,陈思闻的脑中就浮现出无限幻想,她也任由打大脑幻想,没有去局限。几分钟后,她恍然发觉,这些幻想的场景中,徐光远骑着车从这里经过或者赶来帮她的这种幻想可能,要超过来的人是父母的可能。

她吃着惊,说来可笑,她曾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去思考自己对徐光远的感情,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欣赏。

陈思闻。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她转过身去,那人是孟歧,他骑着山地车,孟歧。

怎么推着车?车坏了吗?他问起。

嗯,车胎的问题。

需要帮忙吗?

陈思闻心中一股暖意,嘴上拒绝着:没事不用,你快去吧,要不然迟到了。

孟歧笑了笑,脸上是不在意,没事儿,反正我现在就是骑车过去也是迟到,我陪你一起吧,咱俩做个伴。

陈思闻推脱着,最后还是拗不过他,只得一起。

一路上,孟歧主动找了几个话题,但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在说,陈思闻只是附和着。

学校大门口,是任主任在值班,了解情况后教训了两句,便放他们走了,在楼道口分开的时候,陈思闻为了表达谢意,把原本给自己留的那杯豆浆送给了他。孟歧也不扭捏,笑着收下了。

随后,她把剩下豆浆和包子,小心翼翼放在了书包里,用手托着书包,唯恐豆浆洒了。教室是不允许带吃的。

这会儿,正是语文和英语早读的交替时间,教学楼里的读书声多了几分躁动。当她从楼道转出来时,赵千茴就站在教室的后门口,徐光远就靠着墙站在她的对面。他们说着什么,嘴角是从心底散发的笑,和外面寒冷的天气截然不同。

她没有回去,二是躲在了楼道里,在听到有脚步声时,她不由自主地慌忙上了楼上的楼梯,躲在转角处。

透过缝隙看过去,徐光远跟着她下了楼,等看不到他们后,她才从去楼上的转角处下来,趴在楼层走廊,看着他送着她一直到校门口。

对陈思闻而言,那天早晨发生了好几天的事情,似乎也不只是一个早晨。

鼓中本就是一个艺术气息浓重的学校,走艺术的学生要比同一个等级的多上许多。所以,高三的这个学期,高三的每个班级都缺着好几个人,有的班甚至达到二十人。

这个学期过得也格外快,又是一个寒假。

徐光远这个寒假没有去北柳区找活,只是平常在柏阳路的理发店做着半天的工。剩下半天,不是再忙其他事,就是在家里复习。

陈思闻本来提出过帮他补习,不过他当时说:等我把不会的知识点和类型题整理出来再给你打电话。

15号这天早晨,陈思闻起得很早。陈父今天心情很不错,早起去街上买了些油条和点心,怕她醒来吃的时候会凉,便把她从床上叫了起来。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外面的晨光穿进来,看样子,会是一个天气很好的一天。

吃完早点后,陈父陈母像往常一样和她打了声招呼便开车去了外面办点事情,走之前,陈母还臭美地又试了试昨天买的新衣服,最后还是穿上才离开的。她和陈父在旁边笑个不停。而陈思闻也接到了徐光远的电话,带着书骑车去了他家。

她记得去他家的路,曾经在楼下等过他,虽然从没进去过。徐光远似是有点故意拦着他们,就连彭达也很少去过他家。

这一次,他竟然提出,着实让陈思闻有些惊讶。

徐光远是在路口等她的,他上身穿着件厚立领卫衣,下身是没换的灰色毛绒睡裤。当她到的时候,他正在抽着烟,看见她,他面色有些错愕,烟夹在指间,再也没放到嘴里。

怎么了?她问着他。

徐光远道:比我想象的要快,以为你还得一小会儿才能到。手中的烟还在燃着,一缕灰白色烟升起,也一波一波地散开。

陈思闻闻着这烟味,并不反感,更为亲切的感觉。

对面的人突然反应过来,掐灭了烟,你还是别吸到好。

没那么娇气,你倒是少吸点,还是对身体有些害处的。

现在不行了。

有瘾了?

徐光远点头,在外面有时候没办法不吸,现在想戒也戒不掉了。

他们上楼道的时候,徐光远说到:我姥姥在家,待会儿打声招呼就行。

好。她应下,抱紧了怀里的书包。

咔哧,房门打开,她随着徐光远进去。徐光远的家面积其实要比她家大些,家里的环境也不错,屋内采光很好,而且宽敞干净。

徐姥姥此时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姥姥,这就是我说的同学,陈思闻。徐光远主动介绍,列开身来,让徐姥姥能够看见旁边的陈思闻。

姥姥好。陈思闻微微弯腰,心中紧张着。

哎哟,你好,你也好。徐姥姥扭过头来,打量着陈思闻,和善地笑着。

陈思闻慢慢把目光停在了徐姥姥的身上,这位老人面目慈善,耳上是一对老银耳坠,她还是留着长发,银发一丝不苟地盘在后脑勺。衣服也是规矩地扣好,衣角也没有什么褶皱的部分,看样子都是特意熨过的。

这是一位讲究的老人。

陈思闻愣了片刻,手中的包沉甸甸的,让她有点累,她反应过来,慌忙拉开书包拉链,徐光远注意着她的动作,当看到她从里面掏出一个精巧的点心盒子后,不禁笑了。

女孩走到老人的面前,拘谨道:姥姥,第一次来,给您带了些点心,您尝尝。

下次可不用带了,当作自己家,这次就先收下了。徐姥姥说着,语气亲切。

陈思闻紧张感消散许多,徐光远替她接过了点心,放在了茶几上,道姥姥我们先进去了,待会儿等太阳在暖和点,我出来送您去楼下坐坐,走吧思闻。

姥姥,那我们先去了。她说道。

去吧,学习去吧。徐姥姥挥了挥手。

陈思闻跟着徐光远一路朝里走着,他的房间是最里面的一间。打开房门,是和他身上一样的淡淡烟味。他的房间都是些冷色调,房间不朝阳,东西也不多,二胡摆在角落,整体显得很清冷浅淡。唯数不多的色彩,大概就是书架上零散的漫画和基本比较经典的书。

她走上前,拿了一本,随手翻了翻。

小时候看的了。他淡淡解释。

陈思闻放回了那本漫画,浏览着其他书,停在了那本《月亮与六便士》上,男主角很有争议,有人说他放弃了妻子孩子,放弃了安稳的收益,说他可笑,不负责任。

徐光远站在那儿,许久后才认真说道:别人送的,我还没看,等我抽空看完咱再聊。

她无奈地笑了,果真,这才是徐光远。继续往右浏览着,一本粉色调不厚的书在众多书里显得突兀,她定睛一看,刚要走进,徐光远就抢先走过来挡住她的视线,神情有些紧张,思闻,看一下我整理的不明白的知识点吧,咱尽快解决。说着,一只手从桌子上慌乱地拿着一个本子,递给她。

陈思闻猜到了什么,眯起眼昂起头着他,还是故意说道:徐光远,怎么挡着了,我想看看那本书是什么。

没,没什么,思闻,你快坐下看题吧,我去把姥姥送到楼下坐会儿。他目光闪躲,边说边从书架上抽出书放在身后,随后快步走了出去。

她看着这副很少会出现在徐光远身上的模样,坐在椅子上捂着嘴笑得厉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