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丽的惊呼,苏挽好心解释道:宋延说结婚后都要带上戒指,让别人知道自己结婚了。所以特意找人在城里做了一对。说完迷惑的眨眨眼:约莫是这里的习俗吧?
习俗?神他妈的习俗,你看见村里哪个婆娘带了?马丽心里骂娘。
没有女人不喜欢首饰,更别说对于马丽这个从小苏挽有的都要拥有的人来说,看着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再看看苏挽那张红润的脸,一看就不缺吃的,再对比自己脸色蜡黄,马丽更加难受了,瞪了苏挽一眼,气冲冲的走了。
苏挽看着她的背影,眨眨眼,吞吞舌头,两人从小就不对付,怎么应付马丽,苏挽那是驾轻就熟的很。
这件事两人还提起呢,村里面就先传开了。
听说宋小子又看上了一个女知青?
可不,就是砖厂的那个,听说生的也美的很呢。
就是那个女知青,娇滴滴的,说话也好听着呢
那这娇滴滴的女知青怎么进入砖厂的?说话的那人意味深长。
村里娱乐少,这一有点八卦就成了饭后谈资了。
窦晓刚听到这些还一脸懵呢,接着心里就是狂喜,她早就过够了天天在砖厂里搅泥的日子,胳膊酸死了,身上也臭。
她听说宋工的媳妇也是知青,但是却天天只用出去割点草,还能时不时吃上肉,那脸色就不缺油水,她就惦记上了。
那想到那个木头,那么好的机会跑掉了,原本还以为只能重新在想办法了,那知道......真是老天爷都在帮他!
不过,她也没想真要嫁给一个乡下人,她以后还得回城呢,捞点好处就行了,最好能让她在砖厂里什么也不用做,给她带点好吃的。
想到这美好生活,窦晓笑得眉毛的飞起来了。
这边这位当事人真美呢,那边可就惨了。
挽挽,你可得相信我,我都不认识那个女的,我下工的时候看见她在路上说自己脚崴了,我就赶紧跑了,叫的成婆婆去扶的人,我可没和她说话,更没接触过。宋延连忙,解释道。
他可知道,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好多人就是这样离的婚,他看见心里就不妙,没敢往前跨半步。
苏挽始终一言不发,低着头,细看身子还微微发颤,宋延急得不行。
一旁的宋清看着一向成熟、稳重的哥哥这样,心里好笑的不行,同时心里又升起羡慕。
她这段时间可是彻底明白,她哥到底有多稀罕她嫂子,多宠媳妇。
每天早上天不亮她哥就起床,蒸好鸡蛋糕或者打好罐头汤做好饭才叫嫂子起床,看着嫂子吃完,她哥才去上工。
只要不忙就一定会回来做饭,洗衣服。她说她来做,她哥还不让,心里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哄她嫂子多吃点。
家里零嘴什么的也没断过,她嫂子上工去,她哥就塞一把在嫂子兜里,让她休息的时候吃,别饿着自己,糖水什么的也没有断过。
每次有什么事去镇上也都会带点小礼物,头绳,发卡什么的,她嫂子梳妆台都要装满了,就是带小孩都没有这么惯过。
刚开始她还觉得她哥太惯着了,还和她哥说过。
可她哥却目光沉沉,带着沉溺的温柔,眼眸含笑道:她还小,才19。又算是远嫁,我不能委屈她。
想到这里,宋清咂嘴,看她哥还在哄着呢,不由得取笑:哥,我嫂子明显在逗你玩呢。
宋延伸手抬起苏挽的下巴,看着她眉眼的笑意,不由得拍拍她脑袋道:学坏了啊。
苏挽嘟嘟嘴不乐意,摸着自己的头,瞪了他一眼。
这件事,苏挽从头到尾就没信过,她自己最能知道宋延是怎么对她的,怎么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闹脾气。
挨了瞪,宋延又宠溺的揉揉她脑袋。
宋清酸的不行,赶紧起身离开,走到门外,看着外面的天空,她还是早点搬出去吧,不然迟早酸死。
这一刻,宋清升起了斗志。
时间会慢慢抚平她的阴霾,过去的一切都会消散,只要自己坚定,一切都会好起来。
虽然两人感情没出现什么问题,但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那个传的谣言哦,明明是那窦知青脚崴了,宋小子在路上看见了,这男女授受不亲,怕被人看到说闲话,就把我叫过去了,我扶着窦知青回去的。成婆婆听了这些了留言,摆摆手连忙解释道。
人家小两口过得好着呢,可别瞎说话。要是闹起来了,咱们可就是罪人了。成婆子想到家里的两斤白糖,嘴上更来劲了:咱们这砖厂,能卖出那么多砖,可全靠着宋小子,万一给人整生气了,砖厂咋办?
砖厂如今可是全村命根子,家家户户指望着添进项呢,更别说还有好些人家里有人在里面做工,这下,哪里还有人敢开腔?
宋工,大家都知道,我们名声......我......窦晓一脸羞涩。
宋延退了半步,目光沉了沉,眼神清冷道:你抗揍吗?
这是什么意思?窦晓呆愣。
宋延挽挽袖子道:我这人,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打老婆,不知道你抗不抗揍呢?
他生的本就高,身子健壮,面无表情还真像那么回事。
窦晓这彻底傻眼了,看着面无表情的宋延忍不住后退了几步。
一瞬间,她脑海里突然想起来一个片段,有人问苏挽为什么今天不去上工,有人说苏挽病了,莫非?不是病了,是被打的?不然好端端怎么就突然病了?
窦晓忍不住一颤,再也忍不住,赶紧跑了。毕竟她也是想得点好处,不是想找死。
这一招,保管人离得八丈远,再也不会往前凑,苏挽听了,好笑的不行,宋延倒是觉得是个好办法,心里暗暗决定,以后再有这样的事,还这样办。
作者有话说:
最近有些忙~来晚啦~
感谢陪伴~谢谢
第十六章
关于小学建设的通知也都下来了。
每个村都可以建设自己的小学,上面会给予一定帮助,条件好的村自己可以建,实在条件困难就几个村一起建一个,村里的有知青可以当老师,当然不是知青,只要考试通过了也可以。
几乎是一收到通知,宋延就带人运了批砖过去,他们这个村子后面靠着山,山脚下就是是村里的祠堂,小学的位置就选在不远处,哪里很少有人去,安静适合娃娃们念书。
这起房子当小学教室,可没有人说一句不是的话,哪怕没有分到这个活的汉子们,干完自己的活也乐意来帮忙,不要工分都行。
毕竟村里的汉子那个家里没有娃?就算没有以后也会有,这建小学,村里汉子没有一个含糊。大伙们都想赶紧盖好,让村里的娃们早点上学,所以这建小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知青们也收到了通知,都高兴疯了,这可比工人还要体面,至于考试?他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还能不行?反正大家都挺自信,这几天,腰板都挺直了。一有时间大家都捧着书再读。
挽挽,这么晚就不要看书了?宋延将苏挽手里的书抽出来,这个时候没有电灯,点的煤油灯,光线暗,伤眼睛。
苏挽还恋恋不舍呢,平时里一天宋延也不会让她看太久的书,只是今个,宋延进城给外边订了砖的人送砖,她才看的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