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零年代之宠老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免费阅读-萌萌的月饼(3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生活条件好了,村民脸上红润,精神劲头足,干着各家的农活,时不时直起身子和别人聊两句,侃两句,其乐融融,欣欣向荣。

自从村里建了厂,买了拖拉机,大家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人瞧着都很精神,一看就能吃饱肚子。书记笑着道。

领导背着手点点头,后面跟着的人瞧着也的纷纷赞同的点头,谁都喜欢看这场面,瞧着心里都舒服。

他们是从首都一路视察过来的,去过很多镇,很多村,大多都是面黄肌瘦,被沉重的农活压的脸上表情很少,大多都是愁苦的模样

这个村一看就大家就过的不错,精神气是骗不了人的。

村里还有个小学呢,里面老师都是首都大学教授,当年下放到这个村里,后来平反也没回去,就在村里教书呢,让娃娃们都能认点字。书记对这个村也很满意,要不然也不会专门带工作组来这里转。

哦?那我们可要去拜访拜访,说不定还是老朋友呢。领导惊讶,要去看看村里小学。

就在这边,当初宋延这小子说再穷也得让娃儿们认识点字,砖厂专门烧了砖盖的屋子,老教授们当时下放过来就刚好能教娃儿们认字,老教授们心底好,后来也没回去,留在了村里,教书。张大根带路,边走边说道说道。

说得好,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你们这个村做得很好。老干部赞扬道:看来这个宋延,不简单啊,一路上我都听到了好几次了,我可得专门见见人。

书记带着人过来的时候也把宋延夸了个遍,如今又听到了,领导哪能不好奇?

这小子厉害着呢,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立马就响应号召,建了个厂子,现在可赚了不少钱呢。书记想到这个小子就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那可真是没话说。

不错不错,国家就需要这样的人才。领导跟着夸赞道。

小学到了,大学生走了之后,如今只有四个老教授在教书,三个班,四个教师,基本都是轮着转,好在四位老教授身体健朗,也是真的爱这些孩子。

林老早就接到消息知道工作组好来这边的消息来,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林老?领导看到林老一惊,连忙走上去,两人握了握手。

没想到林老躲在这里教书呢,我都听大学那边痛心疾首提了好几次您了。领导和首都大学校长关系不错,可没少听他感叹大学少了老教授坐镇。

当年林老经常登报发表文章,可没有不认识的。

林老摆摆手道:我老了,担不了重任了,在这边教教孩子们读书,正好养老了。

林老大义。领导举个大拇指,夸赞道。

嗨,这算什么?孩子们愿意学,我们趁着还能动弹多教教他们,我带你们去看看。林老想到孩子们,笑得和蔼,热情邀请他们进去。

高考恢复了,村里条件也好些了,大家有那个闲钱闲心,都乐意把孩子们送进来,就算考不上大学,识识字也好。

孩子们都听得认真,老师们讲课各有风格,对付他们很有一套,两方配合默契。

真好啊。领导在窗户前看了看,发自内心感叹道。

他自个就是穷苦出身,靠着读书一步步爬到现在,看到这一幕,感触很深。

旁边跟着有带着胶卷拍照的,看到这一幕举起相机拍了一张

教室里,老教授带着孩子们读着课文,孩子们坐的端正,跟着老教授一字一句一起慢慢朗读。

作者有话说:

大家注意防疫~

第六十一章[V]

看过小学后,张大根又带着人去看了砖厂。

砖厂如今由张大根和姚越两个人负责,每个月都能拉出去两三批砖,赚的不算很多,但也不少了。

工作组的人瞧着直点头,不愧是先进村,其他村如今都还在靠着土地为生,这村子厂子都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怪不得生活水平不错。

这位就是宋延同志了吧?我可是听说你很厉害听了一路,如今一看真是英年才俊啊。领导见宋延这么年轻,诧异了一下,但到底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没有表露出来,笑着和宋延握手夸赞道。

您缪赞了。宋延谦虚地道。

走吧,带我们瞧瞧你的厂子?领导道。

宋延点头做了个请的手势。

食品加工厂,最重要的就是食材的质量和环境的卫生,宋延建厂第一天就和所有人强调了,口罩、手套和头套是必须的,每天消毒也是必备的。

谁要是做不到就扣工钱,再不行就辞退,大家伙知道严重性,再加上也知道这都是要入口的,不能马虎,坚持久了,工人们也就习惯了。

工厂里,工人各司其职,自己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完成自己的步骤

两个技术指导就负责最重要的步骤,时不时还要来回转悠,瞧瞧有没有出错。

大家都知道这是首都来的领导,没有人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喘,深怕自己出错,埋头做着自己的事。

只是眼神时不时抬起来瞄几眼,想看看这大领导都是什么样,看到人神态都很激动,等出去谈起,他们也是见过大领导的人了,说起来都有面儿。

哟,这大家伙都带着口罩,手套,很卫生嘛。领导一看,道。

这些东西都是要进人肚子里的,马虎不得,口罩、手套和头套都是工人每天必须的带的,做食品的干净卫生是关键。宋延回答道。

大家伙赞同的点点头,毕竟吃是每个人都要吃的嘛,要是食品都生产的这么健康,大家吃的也安心。

高鑫,拿几个咸蛋过来给领、导们尝尝。宋延对着身后的高鑫说道。

高鑫连忙点头,不等领导们拒绝就噌的一下去搬了一纸箱子咸蛋过来。

工作组的人见推脱不掉,而且确实也好奇这是什么味,见领导接过来了也都道谢拿了一个。

哟,这么香,还冒红油呢。领导咬了一口,看看大家伙,竖个大拇指表示好吃。

这比我以前吃的可好吃多了。

这时候再配个咸菜稀饭,啧,一个字,绝。

我家老母亲也会做咸鸭蛋,不过没这够味。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满脸赞同,拿照相机的那位一进工厂就拍了好几张照片,如今吃着咸蛋没忍住举着咬了一半的咸鸭蛋,咔咔咔又是一顿拍。

高鑫看着激动坏了,宋延也勾勾唇,回头看了高鑫一眼,两人对视一眼,眼里都是欣喜。

视察完厂子都已经中午了,工作组自然而然留下来吃饭。

张婶子掌厨,就在张大根家里,张婶子宰了鸡鸭,从自家地里采了时蔬

宋延从厂子里拿了香肠腊肉咸蛋和菌菇,凑了两桌子菜。

这太丰盛了。

自从出来走访视察,这还是第一次这么丰盛,还是在个小村子里。

这都是自家养的还有宋小子自个厂里拿来的,不值多少钱。张大根和书记陪着几个领导坐一桌,笑着说道。

领导客气了几句,才开始松快。

照相机对着这一桌子丰盛的菜,又是一顿猛拍。

宋哥,咱这次是不是得出名了?高鑫拉拉宋延的袖子,激动的压低声音说道。

他俩坐在旁边的桌上的,宋延肯定都点点头:只要他们发了报纸,咱们村,咱们厂子就算是出名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