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前任上恋爱综艺后我红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免费阅读-格格党(84)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阮颂抬眼看了下四周房间里正规严肃的会议环境,玩笑:这么宽敞的地方就拿来给我们几个开会是不是有点浪费了,要么我们换个地方?

大家一时都有些茫然,不知道阮颂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还是旁听的顾屿洲接上:你想换去哪?

哪里零食多点去哪吧,干开会也挺没意思的。阮颂如是笑笑。

之前在线上大家只用对着电脑,连彼此下半身穿没穿裤子都不知道,阮颂估摸他们也是边摸鱼边开会的,自由散漫惯了。

这一下给他们面对面装进会议室,觉得浑身受束缚不自在也是正常。

与此同时,任钦鸣《黑村》那边也已经迅速开始剧本围读。

剧组里从导演、副导演、制片人、摄影、包括一切数得上号的重要参演演员,全都拿着剧本或站或坐在空旷的房间里。

有点像是以前读书时期上语文课,由王绛主导抛出一篇课文,大家一起顺剧情,阐述各自的观点做阅读理解。

旨在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及时发现调整问题。

其实现在很多剧组图省事,都已经去掉了这个环节。

但王绛是一直相当遵从他内心认为合理的创作流程的,尤其这样梳通每一个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心理活动和状态,加深理解,对后续开机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也有帮助。

比如任钦鸣几年前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有神助,就是在王绛主导的剧本围读上,受益匪浅。

在座能被挑进《黑村》这个组里,就已经从侧面表明了大家实力出不了错。

所有人都认认真真进行着。

直到门外忽得进来个生活制片,一脸为难站在会议室门口敲门,尴尬望着里面一圈大佬小声汇报:乔语姐,外面有人找

生活制片没说找来的人是谁。

但大家太阳穴皆是心照不宣一跳,都明白敢在这个时候来打扰的,必然不会是小人物。

张乔语低头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正正好下午五点整。

她就像是感受不到周围大家投向她异样的眼光,明显从这么多人里单独被点名不是第一次,眉梢都没多抬一下便神色如常起身和大家抱歉打招呼:你们先继续吧,我应该一顿饭的时间就回来,缺的部分我晚上自己补。

这种时候自然轮不上他们出声阻拦。

张乔语也不想王绛难做,故意没怎么看他,只是起身跟在那生活制片身后出去。

偏偏王绛挡在鸭舌帽下的一双眸子直勾勾盯着,状似无意提醒:剧组行程时间紧、任务重,不要离开太久。

张乔语脚下一滞。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她离开时,主动出声和她搭话,咽下了喉结道:知道了,大家想吃什么可以商量好了发在群里,我等会带回来。

随后短短两分钟。

张乔语剧本围读途中被叫走上了大佬车离开的消息,极其迅速在剧组里传开了。

第94章

徐兰在门口从小卢车上下来,丝毫没察觉自己正好和张乔语乘坐的车辆擦肩而过。

上车坐好的张乔语其实看到她了,只是隔着防窥的车窗玻璃没出声喊,压根不认识一样漠然收回视线。

反倒是坐在她身边的男人一眼瞥见有点兴趣:这个是不是任钦鸣新经纪人?

张乔语抱着胳膊,漫不经心答话:我怎么知道。

西装革履的男人笑了笑:虽然任钦鸣之前就很火,但感觉她接手以后形象明显正了很多,我听说现在不少红色题材都对他有意向。

张乔语太阳穴一跳,强行装作不在意挑眉:跟我有关系吗?

男人盯在她脸上大概端详了几秒,很快笑起来,说:没关系,只是想着如果你喜欢,可以把她从任钦鸣那挖过来,你现在这个经纪人我看着也没什么大用。

张乔语心中顿时暗自松气,言笑自若说:我觉得我现在这个挺好,你不要总因为你自己玩腻了就一天到晚想着换。

像他们这种地位的人,碾死她就像碾死一只蚂蚁,没人会花功夫了解她的过去,自然也不会知道徐兰曾经是她的经纪人。

男人果然又是一阵笑,看起来多光明磊落一样,没脸没皮袒露自己的恶行:我还以为你不知道我跟你经纪人的事。

徐兰过来探班,手里拎着小蛋糕和新鲜的蓝莓,东西太多,小卢一路跟在她身后帮忙。

只是两人从刚刚踏进剧组,就觉得氛围不大对。

虽然这份不对不是冲着他们,但工作人员们好像走两步就要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两句。

徐兰当了这么多年经纪人,对这种氛围熟得不能再熟,多半是剧组内有哪个明星出了八卦,大家争相传阅。

她心头涌上不好的预感。

小卢跟了任钦鸣这么久也有些为他捏汗,低头凑近徐兰小声:不会是钦鸣哥不小心又让谁不高兴了吧

尽管任钦鸣不会自己主动惹事。

但每当有心人过来和他套近乎、打招呼,热脸贴冷屁股的状况倒是时有发生,心生不满是常事。

理智告诉徐兰这里是王绛的剧组,乌七八糟和拍戏没关系的事应该很少。

可实在是大家议论得热火朝天,让徐兰心里很没底。

等见到就知道了,应该还在剧本围读。徐兰说着便和迎面过来认识她的几人笑笑打了招呼。

两人满心满眼惦记着任钦鸣好不容易和阮颂上完恋爱综艺,总算把以前偏负面的定位形象扭回来,就怕他和阮颂一分开立马被打回原形。

哪会想到他们敲开房间门,得知的第一个消息是张乔语缺席。

任钦鸣主动帮着他们给大家分发蛋糕,也不提张乔语跟谁走了,只是言简意赅:你们可以留下来吃晚饭,她说回来帮我们带。

由于阮颂他们剧本和开始拍摄同时进行,相当于敲定一集剧本拍一集。

更像是顾屿洲熟悉的国外,和国内现在惯用的所有剧本全部敲定再统一开始调配拍摄的模式不一样,相当大胆的尝试。

好处是这是个悬疑推理剧,等到时候剧播了为了防止被观众猜到后续,他们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实时调整剧情。

不好的地方自然是这样一来,放眼全剧组,阮颂他们几个编剧成了压力最大的。

毕竟以往写剧本如果碰到卡住,或者不够精彩的地方,还能暂时空出来,跳过去先写后面,有感觉了回头再找补。

可现在一旦有拍摄的压力在后面追着,他们敲定完就不能改了,什么伏笔、钩子都不能再调试,对构思和完成度的要求很高。

这样的模式,阮颂几个组员是第一次,阮颂自己也是。

其实他和大家一样心里都很没底,只是他作为把关的那个得努力镇住场子,至少气势上不能乱。

好在是自从他建议把开会地点搬到隔壁有吃有喝的休息室,氛围果然有了好转。

没了冷硬宽敞的房间,没了将大家间隔甚远的会议长桌。

几人各自抱着电脑和草稿本围坐到了休息室的圆桌上,中间堆得满满全是各种零食大礼包,手边还放着顾屿洲特地让生活制片帮他们订来的咖啡、奶茶。

滋滋润润,说是开茶话会也不为过。

阮颂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放飞,特地要来了拖鞋,说他不喜欢穿着出门的鞋子思考,非常束缚灵魂。

有他这一波带头,剩下几人果然纷纷表露出了自己创作的怪癖。

都是之前隔着电脑在线上无所谓,现在面对面顾忌形象不好意思的。

比如有人喜欢抖腿,有人喜欢脱了鞋子盘腿在椅子上坐,有人则喜欢抠东西

只是这么把外部环境稍微一调整,整个会议瞬间回到大家之前熟悉的顺畅。

甚至比线上氛围更轻松。

时不时还能打打岔、开开玩笑,并不用一直干巴巴盯着手下的剧情资料。

哪怕顾屿洲在旁边看着,也不用像被领导视察一样担惊受怕,总考虑应该做出认真专注的模样。

虽然顾屿洲主导过的项目不多,但他跟过的组不少,各种创作氛围都见识过。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