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见着乔月就喜欢,虽然乔月脸上有一块胎记,但是丝毫不影响她活泼端庄的气质。洪氏看了眼只知道埋头吃饼喝粥的儿子,主动打开了话匣子,与乔月闲聊起来。
原来是这样...洪氏的表情有些怜惜,没想到乔月的亲生父母竟然这么狠毒,七月半出生怎么样,面上有胎记又怎么样,孩子是无辜的呀,若不是苏三郎的母亲,只怕乔月早就不在人世了。
见她面上满是难过,乔月反而无所谓一笑,说道:婶子不必为我难过,就算他们没有扔掉我依他们狠毒自私的性子,我在那个家也是遭罪。
洪氏讶异地看着她这副看开了的洒脱模样,心想只怕是早已伤透了心,乔月又道: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他们,若不是他们把我扔了,我也不能被娘收养,娘亲很疼爱我,还有哥哥嫂嫂们,我在这个家过的很开心。
洪氏点点头,面上也露出笑容。而站在门边的苏彦之在听见乔月说的这番话,心中却升起了复杂的感觉。
若是以前的乔月,她肯定不会这样说,她从来没有觉得在苏家过的有多开心,对他们这些哥哥也从不亲近,娘亲对她的付出也被乔家人挑拨的一文不值,在她心中,她不过是死去囡囡的替代品罢了,娘亲疼爱的并不是她。
而这个失忆的乔月,在她心中竟然这么喜欢苏家吗,她看的这么清,知道乔家那群人的真面目是自私狠毒的。
看着笑盈盈的乔月,苏彦之想到她特地赶来照顾自己,心中不禁对她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好感,周勤说的对,有这样一个敬爱他的妹妹,是他的福气。
她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乔月了,自己也不能一直拿以前的眼光来看她,这几个月她为家做的,为自己做的都历历在目。
三哥,你怎么出来了?乔月一抬头瞧见站在阴影处的苏彦之,站起身快步跑过去接过他手中的空碗道:这碗放着我一会就去拿了,你病了要多休息,不能出来吹风。
苏彦之听她这样说,表情一反常态,有些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喝了药已经好多了,把碗拿出来顺便透透气。
苏彦之拿过乔月手中的碗,你快去吃饭,一会冷掉了。声音是从未有过的温柔,仿佛面对的真的是他疼爱的小妹妹。
乔月一时有些不适应,自从她来这里,苏彦之看她的眼神里总是隐藏着一股厌恶之色,自己努力这么久,送饭、送背篓等等,也不过是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冷淡不再厌恶,可他从没像现在这样露出过真心的笑容,说话的语气也温柔地不像话。
乔月还有些发愣,洪氏喊了一声,她回过神来,只见苏彦之已经拿着碗去厨房了,她应了一声转身回去坐着继续吃。
晚上,乔月拿着衣裳去后面的房间简单地洗了个澡,回到房间的时候苏彦之正坐在床上就着油灯在看书。
三哥,你该休息的,晚上看书伤眼睛。乔月实在不知说什么好,苏彦之太努力学习了,在家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手里永远拿着书,而现在,明明才退烧,就又捧起了书本。
苏彦之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刚要说话一开口又咳嗽起来,乔月赶紧端了水递给他,止住咳嗽,苏彦之道:这是今天夫子讲的课,我特地拜托周勤给我记了笔记,没多少,看完就休息。
乔月嗯了一声,心知他的脾气便也不在劝阻,但在心里不得不佩服。
原书中,乔月看书的时候里面对苏彦之读书的描写都是一带而过,出现的最多的就是挑灯夜读,书院里的测验名列前茅。乔月总觉得拥有男主光环的人就是聪明,学习也是一点即通,根本没有寒窗苦读说的那么辛苦。
但是当她亲眼见到时,只觉得苏彦之比书中所描写的还要刻苦,夫子所教授的书他无一不能背诵,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去书院,生病时也是极力按照夫子教学的印记来自学,他身体不好,在书院的时间远比其他人要短,可是他的成绩却是名列前茅。
这一切都是他刻苦用功得来的。
乔月走到自己的小床边,床上周勤的被子已经被换掉了,乔月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的缝隙看着夜空中的皎洁的月亮,耳边是不知名的虫鸣声。
苏彦之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他看书看了好久,又写了一篇文章,记忆有些模糊了,只记得耳边似乎有人在说着什么,他被轻柔地搀扶着躺在床上,不过片刻便沉入了黑甜的梦乡。
醒过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还没亮,约莫寅正十分,他每天都在这个时辰醒来然后起床看会书。。
点亮了床头的油灯,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乔月不知去哪了。
苏彦之赶紧披了衣服下床,推开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厨房在亮着灯。
苏彦之走到厨房门前,只见乔月正站在小火炉前打着扇子,是在给自己熬药。
听见脚步声,乔月抬起头见苏彦之站在门口,便笑着打了声招呼,三哥,是不是饿了?怎么起这么早?
苏彦之走进去道:不是,我每天都这个时候起床看书。
哦,真是好辛苦。乔月点点头,转身把淘洗好的米放进锅中准备煮粥。
沉默了一会,苏彦之道:辛苦你了。
乔月动作麻利地引火,笑道:三哥怎么又客气起来了。二人正说着话,洪氏打着哈欠走了过来,小月姑娘,三郎,你们怎么这么早!
客人都起来自己做饭了,她这个做主家的才起来,真是太不礼貌了,洪氏走进去接过乔月手中的柴,让她出来坐着自己来烧火。
婶子,没事。乔月被赶出来,笑着说了一声,转身打点水洗手准备和面。
三哥,你回去歇着吧,一会早饭好了我给你送过去。
嗯。苏彦之应了一声,转身回了房间。
发酵好的面团稍微揉搓几下,口感会更劲道,把它均匀地切成几个小剂子放在那里松弛一盏茶的时间。
乔月擀着手中的小面团,她做的也是葱油饼,薄薄的一张用擀面杖卷着放进刷了油的平底锅中,翻着面烙到两面金黄,最后再刷上洪氏制作的独家酱料。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周大哥,味道怎么样?
堂屋内,众人都坐在桌边吃早饭,苏彦之风寒好些了,也出来和大家一起吃早饭了。
周勤咀嚼着口中的葱油饼,听见乔月问,没有回答反而是表情奇怪的看了眼洪氏。
洪氏笑了一下,说道:照实说就是了,娘不生气。
听见这话,乔月和苏彦之都笑了出来,原来他是担心这个。
周勤嚼了几下吞下去,说道:好吃,又香又脆比娘做的还要好吃,嘿嘿。
洪氏笑了起来,夹了一块吃着,眼睛一亮看向乔月,小月姑娘,你是怎么做的?口感这么好,真厉害!
听她这么夸奖,乔月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我是按照婶子的方法做的,只是稍微改变了一点。
她这样说,洪氏就来了兴趣,端起粥喝了一口,问:哦?稍微改变一下就这么好吃?
乔月丝毫没有隐瞒,婶子做的饼味道上是很好,但是口感差了点,是因为用冷水和面的缘故,面没有发起来。
见几人都在听着,她又道:做这种葱油饼和面的最好方法是一半面粉用开水烫,一半面粉用凉水和,再就是葱花不要包进去,把小剂子擀薄后刷上一层油卷起来醒发一盏茶的时间再擀薄,下锅后烙至两面金黄,最后刷上酱料撒上葱花烙个半盏茶就可以出锅了。
哦!原来是这样!洪氏听了恍然大悟,要用一半热水和面,难怪自己做出来的口感死板呢。
先吃、先吃,吃完饭咱们再聊。洪氏笑呵呵地,把盘子里的咸鸭蛋夹了半个给乔月。
谢谢婶子。
吃过早饭,周勤赶着凉快去书院了,苏彦之则是回到房间休息看书。
乔月怕刘氏在家担心,与洪氏说了一声便骑着元宝赶回家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