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早文女主觉醒以后(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古早文女主觉醒以后(快穿) 分卷阅读-轻言1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正在脑子里推算接下来秦朗可能会有的动作,那头姜氏突然出现,见了他就皱眉:天气慢慢凉下来了,你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万一吹了冷风,有个头疼脑热的,可怎么好?

汤恒还没反应过来,姜氏看他脸色不好,又道:该不会还在为周家那丫头烦心吧?她家里现在败落了,与我儿已经不太相配,等再过段时日,娘就找个时机过去退亲,我儿一表人才,京城多少闺秀等着给我做儿媳妇呢,到时候娘给你相看个好的。我儿喜欢温柔贤淑的,还是貌美稳重的?

汤恒略有点心浮气躁,口气就不如平日里温和:娘,现在说这些事情还太早了,周伯父还在狱中,我们就提起退亲的事,外面会说汤家过于凉薄,这对我以后在朝堂上也不利。何况华儿本就生的貌美,人也温柔,想再找个比她更好的,也没那么容易

他话未说完,姜氏突然暴怒起来:说来说去,你就是惦记着这个狐媚子!我就知道昨日你对她那般冷淡,不过是因为我坐在那里,专门做给我看的!你今日一下朝就出了门,到现在才回来,是不是偷偷跑去周家了?

汤恒只能软语哄她:我没去周家,只是突然有点事,娘,你不要总是对华儿有那么深的成见

姜氏冷笑:我对她有成见?当年你爹怎么过世的,这才几年,你就忘了?就为了一个门庭败落的女人,你连自己的爹都抛到脑后去了?就不说当年的事情,昨天她来求你救他父亲,你也看到她的态度了,对我是什么样子,对你又是什么样子,可有半分求人的样子?

姜氏是汤父的糟糠妻,是汤父还没中秀才的时候娶的妻子,小户出身,没多少见识。到了汤恒父子二人中进士,终于改换门楣成了京城新贵,她还是从前的样子,甚至添了几分自卑,总觉得京城其他的贵夫人在背地里笑话她,于是每日里不是说这家夫人妖妖娆娆不守妇道,就是吐槽那家小姐爱抛头露面不是良配,总之越是家里有爵位不靠努力富贵的人家,她越是看不起。

周云华这种从小生在大长公主府里,一直锦衣玉食长大的姑娘,正是姜氏最讨厌的一类人。当年要不是汤父官小,想要得到公主府的提携,姜氏是绝不愿意唯一的儿子与周云华定亲的。

这么多年来,随着汤恒越来越得新帝青眼,汤家渐渐显赫,而公主府的境况却每况愈下,姜氏对周云华也越加挑剔。一直到一年前大长公主过世,姜氏拆散汤恒和周云华的念头,终于达到了顶峰。

没想到第一次跟儿子提起退亲的事,儿子就那么抵触,姜氏一时间接受不能,竟然悲悲切切哭了起来。

恒儿,娘知道自己没见识,帮不上你的忙,但娘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你好啊!

汤恒很头疼,打起精神哄了母亲半天,才终于脱身,回到了书房,重重喘了口气。

思索了半夜,把秦朗每一步可能有的举动都推算了一边,汤恒自以为已经万无一失,只需等着云华重新上门求助即可。

但不过短短两天时间,事情就急转直下。

你说什么,庄子里那几个人不见了?汤恒脸色铁青地盯着跪在地上的小厮,只觉得脑子一阵阵发晕。

我千叮咛万嘱咐,那几个人都是重中之重他双手撑着桌案,不太抱希望地重新问了一遍,四个人都不见了,一点线索都没有?

小厮的身体微微发抖,却还努力回想当时的情景:头一天晚上还在,小的亲自盯着庄头把门锁好的。第二天一早,人就不见了,小的进去看了,那里头什么东西都好好的,就只有锁开了

汤恒冷冷道:周家那边如何?

小厮一愣,摇了摇头:庄子里一出事小的马上赶回来了,周家那边,小的不知道,想来周家人都不是傻的,不至于

不至于?汤恒一脚踹在小厮身上,脸颊扭曲,怒吼道,前两天你还跟我保证,那处庄子偏僻得很,一般少有人去,把人关在那里安全得很,现在呢,人呢?

第53章追妻火葬场之PUA大师

小厮趴伏于地,挨了一脚的胸口闷闷的痛,但他不敢出声,只能双手捂着头,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汤恒没理会他,打开门吩咐人去周家瞧瞧,心却已经沉了下去。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消息就传回来了,周家那几个饭桶,被人一锅端了,这会儿已经失去了踪影,谁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

汤恒在书房里拧着眉转了半天,实在不愿意承认,事情就是这么巧,秦朗就是有这么大本事,不管他把人藏得多隐秘,最后还是会被此人找出来。

小厮还趴在地上,努力保持着不晕过去,只是剧烈的疼痛让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汤恒将要出门的时候,终于想起了他,冷笑两声道:还在这里做什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自己去找汤管事领十板子,然后到庄子上去吧。

小厮已经跟了他三年,从来小心谨慎就怕做错事,没想到一着不慎,到底还是被厌弃了。他吃力地从地上爬起来,看着远去的那个背影。

他家公子看上去永远风流潇洒,运筹帷幄,但谁知道公子的内心,有多么凉薄呢。

想起三年前,上一任贴身小厮的惨烈下场,他突然狠狠打了个寒噤,快步走了出去。

好歹还没丧命,在庄子上也好,累就累吧,不必每日提心吊胆,兴许还是因祸得福了呢。

皇宫,勤政殿。

万和帝正襟危坐在椅子上,下方的青石砖地上,秦朗跪资笔挺,正条理分明地说起自己这几日查到的,有关宜阳伯周启生被诬陷入狱一事的实情。

周家原不过是京城的普通人家,族中偶尔有出仕的,也顶多做到七八品。尚了新安大长公主以后,周家人虽然看上去也能与世族豪门相交,其实依然被排挤在那个圈子之外。新安大长公主一向与驸马关系不好,一生也不过只有一子,对于周家得寸进尺想要凑上去的举动,更是从不姑息,以至于两家关系越来越差。自从大长公主过世以后,宜阳伯照例不肯对周家人假以颜色,正因如此,惹恼了周家人。周家人之前就有打着大长公主府的旗号,与乡邻为恶,不过是有公主府的震慑,不敢太过分而已。这一回公主府少了镇山太岁,他们这一年间自然变本加厉,直至为了兼并土地,逼死人命。当时周家人为了掩盖此事,特意行贿数千两银子,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后来之所以被翻出来,不过是有心人想要以此对付宜阳伯罢了,还请皇上明察。

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当年新安大长公主没把宝压在万和帝身上,以至于让他登位多了不少波折,所以他早就看公主府不顺眼,明知道周启生是被构陷的,也不愿意过问,就是想要周启生一家人吃点苦头罢了。

但秦朗这般追本溯源,娓娓道来,声音清朗而平和,自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气势,万和帝听完,也不由在心里暗暗点头。

只是皇帝总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他沉吟了片刻,才问:朕记得秦爱卿以往与公主府并无交情,似乎也不是爱管闲事的人,这办案子的事,也不归兵部管,怎么今日竟会特意为了这点小事,专门要求面君?朕记得,这个案子刑部还在查,并未定罪,秦爱卿为何不直接去刑部?

秦朗表情都没变一下,淡淡道:微臣确实与公主府无甚关系,只是既然刚好发现了这个案子的疑点,不查个水落石出,实在是心里不安。而查出了问题所在,却还由着无辜之人蒙冤受屈,就更加不该了。之所以不去刑部,只因有人不想要周启生这么快脱罪,把苦主和真正的杀人凶手都藏了起来,刑部只怕未必能找出真凶。

万和帝的眼神陡然凌厉起来:你说什么?

秦朗微微垂着头,没再说话。

万和帝微微眯了眯眼,突然笑道:秦爱卿说的冠冕堂皇,朕却听说,爱卿只是觊觎周家的小姐,才会这般尽心尽力,不知爱卿对此,如何解释?

听到这话,秦朗也并没有万和帝预料中的慌乱,依然不紧不慢道:微臣确实对周家小姐一见倾心,正准备等宜阳伯洗清冤屈之后,就去周家提亲。但这与宜阳伯受了冤屈,是两码事,微臣分得很清楚。

听他的语气,是铁了心要保周启生,万和帝的语调突然冷了下去:去周家提亲?朕怎么记得,那周家丫头,跟大理寺汤爱卿,早有婚约?

一个周启生微不足道,万和帝不爽的,是他明明露出了话头,但秦朗完全不肯顺着他,这样叛逆,却是为君者最讨厌的。

谁知道都到这时候了,秦朗居然还敢反驳:成婚是结两姓之好,微臣相信经此一事,只怕周家已经不愿把小姐嫁进汤家了。倘若他们婚约尚存,微臣自然不会强夺□□,否则,那就各凭本事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