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第一女讲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张儒秀见他来得早后,自己在顺街铺子里也加快了动作,绝不含糊,生怕漏掉任何一瞬。不过年底百姓也忙,去铺子里的客人也愈发少了起来。

张儒秀不贪心,如今她早赚回了买店面的本钱,还额外挣了不少,够享受一阵子了。配合着司马光的工作调性,廿三便锁了铺,不再开张,对外宣称休年假。

邻家看着那位生意如日中天的讲师关了铺,竞争一少,邻家也投了更多的力。不过照礼正旦放假前三后四,邻家干了两三天,也都关了铺,回家歇息去了。

小年前后祭祖拜灶爷,张儒秀都同司马光一道行着。

这拜礼的具体礼数,张儒秀不太清楚。好在院里那般养娘都上着心,娘子家干活细致,各方面都照料得到,不大叫张儒秀操心。

廿九衙里便歇了假,一直歇到年三十晚,守岁过后,初一便是例会。

林知州自司马光赴任来一直关照着他,今年还办了个新鲜活动,根据手下官员的业绩额外给予月钱奖励。这钱,自然是知州自掏腰包出的。华州的钱一进一出都有人记着,公家的钱知州动不起,不过他为官多年,积蓄也不少。

这一活动明眼人都知道是给司马判官铺路来的,业绩除了知州当然要属判官。同僚心底羡慕,面上还是道着恭贺。

不过司马光都将那些钱用到了书院上去,他是士子出身,自然明白读书对这方子民的作用。

廿八晚,衙里摆了宴,宴请各官,林知州举杯,众人也举杯附和。这些官忙碌一年,难得有了喘气的时候,自然都放荡形骸起来,喝得烂醉的人大有人在。

张儒秀也体谅司马光,早做好了迎接一位满身酒气的人回来。谁知,倒是接来了一位难得的清醒客。

司马光身上不沾一丝酒气,冒着风雪,有侍从打着伞,闲步走了过来。见张儒秀站在冷风中等他,惊喜又怜惜。

“岁岁,怎么出来了?外面冷,快随我回去。”司马光一手接过侍从手中的纸伞,一手牵住张儒秀,往院里走。

“我想着今日赴宴,你应是难得尽兴,该喝的酩酊大醉才是。怎么走近了,一丝酒气都没有?”张儒秀吸着冻得通红的鼻子,好奇地问道。

“我拒了不少盏酒。酒只是一助兴之物,兴致来了,饮一口便可,不必要一直往肚里灌。”司马光解释道。

张儒秀听罢他这话,脑里闪过一幕又一幕。往前婚前居在汴京时,两家聚会不少。张儒秀总是能看见司马光饮着酒,同旁人谈笑风生。原来那都是兴致到了的缘故。

还未等她继续回想,司马光又言道:“少时不懂事,背着阿娘偷饮了许多盏酒。不知是不是这方面的缘故,酒量在同辈一行中,倒是尚可。”

张儒秀当然知道这话是他谦虚了说。尚可,便是极好。

原来司马光不是不能喝,而是存着力度。

仔细想来,不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她似乎从没看见司马光喝醉的模样,更不要提窥见醉后的模样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